木棉花的功效和吃法

木棉花有什么作用 木棉花如何食用
功能主治
木棉花为木棉科植物木棉的干燥花朵,木棉花别名斑芝树、英雄树、攀枝花,木棉花有清热利湿、解毒止血的功效,木棉花有治疗泄泻、痢疾、血崩、疮毒的作用,木棉的树皮在广东作海桐皮入药,称广东海桐皮,味苦,性平,有宣散风湿的功效。
治霍乱中恶,赤白久痢,除甘匿、疥癣。牙齿虫痛,并煮服及含之,水浸洗目,除肤赤。
木棉花能消肿,散瘀,止痛。疗咳嗽,止产后瘀血作痛。
木棉花能红者去赤痢,白者治白痢,同武彝茶煎常饮。
木棉花治肺癌、肠癌:木棉根15~30克,水3碗煎取大半碗温服。
木棉花治能清热利湿,治肠炎,菌痢。
木棉花能行经络,达病所,又入血分及去风杀虫。
鲜木棉能当食材,晒干可以当药材。春天湿气重,食用新鲜木棉煲汤有除湿的功效。除此之外,木棉花晒干之后可以当药材。用绳子将木棉花串起来,倒挂在阳台上晒干,然后可以用来煮水泡茶,同样有除湿利脾的作用。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木棉花。有中医提醒,一些肠胃不好、大病初愈、体质较弱或经常拉肚子的人要慎食木棉花。木棉花本身会有刺激肠胃的功效,肠胃差的患者食用木棉花会加重肠胃负担,引起潜在病症的发生。用干木棉花制作的茶中大部分材料偏凉,通常适合一些阳气较盛且体质好的青壮年人士饮用,一些体质弱、脾胃虚的人,应应少喝。
木棉花的食用方法,木棉花怎么处理才能吃
1.木棉花一般用于煮粥或做汤。

2.日常我们可以用它来当饮品来喝,用热水冲开即可。

3.还可以烹饪,和鲫鱼同煮。

4.但是长期食用或是一次吃的太多的话会引发胀气以及没有食欲等症状。

5. 木棉花的功效主要体现在木棉花的药用价值之上,木棉花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例如木棉花的陈皮可以用来治疗风湿、痢疾、疥癣;在很多医药书中都有记载木棉花的药用处方,治疗麻痹疼痛、目赤、止咳、活血化瘀等症状木棉花都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
木棉花有什么作用 木棉花如何食用
功能主治
木棉花为木棉科植物木棉的干燥花朵,木棉花别名斑芝树、英雄树、攀枝花,木棉花有清热利湿、解毒止血的功效,木棉花有治疗泄泻、痢疾、血崩、疮毒的作用,木棉的树皮在广东作海桐皮入药,称广东海桐皮,味苦,性平,有宣散风湿的功效。
治霍乱中恶,赤白久痢,除甘匿、疥癣。牙齿虫痛,并煮服及含之,水浸洗目,除肤赤。
木棉花能消肿,散瘀,止痛。疗咳嗽,止产后瘀血作痛。
木棉花能红者去赤痢,白者治白痢,同武彝茶煎常饮。
木棉花治肺癌、肠癌:木棉根15~30克,水3碗煎取大半碗温服。
木棉花治能清热利湿,治肠炎,菌痢。
木棉花能行经络,达病所,又入血分及去风杀虫。
鲜木棉能当食材,晒干可以当药材。春天湿气重,食用新鲜木棉煲汤有除湿的功效。除此之外,木棉花晒干之后可以当药材。用绳子将木棉花串起来,倒挂在阳台上晒干,然后可以用来煮水泡茶,同样有除湿利脾的作用。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木棉花。有中医提醒,一些肠胃不好、大病初愈、体质较弱或经常拉肚子的人要慎食木棉花。木棉花本身会有刺激肠胃的功效,肠胃差的患者食用木棉花会加重肠胃负担,引起潜在病症的发生。用干木棉花制作的茶中大部分材料偏凉,通常适合一些阳气较盛且体质好的青壮年人士饮用,一些体质弱、脾胃虚的人,应应少喝。
木棉花的药用价值是什么?怎样吃?
药用价值 来源 本品为木棉科植物木棉Gossampinus malabarica(DC,)Merr,的干燥花朵。 原植 物木棉为落叶大乔木,高可达25米;茎和大枝有短而粗的圆锥形硬刺,树皮灰白色。叶互生,掌状复叶具5~7片小叶;小叶长圆形或椭圆形,长1O~20厘米,宽5~7厘米,顶端渐尖,基部阔或稍狭,边全缘。花早春先叶开放,红色,直径约10厘米或更大,簇生于枝的近顶处;萼杯状,长3~4.5厘米,顶端5浅裂,裂片阔而钝;花瓣5片,肉质,长圆形,长8~1O厘米,两面被星状柔毛;雄蕊多数,排成多轮,花丝基部合生。果大,木质,长10~15厘米,果瓣内面有丰富的绵毛;种子多数,倒卵形,黑色。 喜生于气候干热的山地。分布海南、台湾、广西、云南和四川南部;广东及福建中部以南广为栽培。印度、中南半岛、马来西亚至热带澳洲均有。 采收加工 春季采摘或拾取盛开花朵。晒干。 药材性状 花朵全长5~8厘米,干时皱缩,呈不规则的块状,多不具子房和花柄。花萼杯状,长2.5~4厘米,直径2~3厘米,顶端3~5裂,厚革质,甚脆,外表棕黑色,有纵皱纹,内面被灰黄色短绒毛。花瓣5片,皱缩或破碎,面棕黄色或深棕色,被星状毛,内面红棕色,星状毛较少;雄蕊多数,排成多列,基部合生,花药肾形,卷曲。气微,味淡微甘。以朵大完整,色棕黄者为佳。 性味和功用 淡、涩,平。清热,利湿,解毒。用于泄泻,痢疾,血崩,疮毒。常用量5~10克。 附注 木棉的树皮广东作海桐皮入药,称广东海桐皮。味苦,性平,功能宣散风湿。 功用: 清热,利湿,解毒。用于泄泻,痢疾,血崩,疮毒。 性味 :淡、涩,平。 各家论述 1.《生草药性备要》:治痢症,白者更妙。 2.《本草求原》:红者去赤痢,白者治白痢,同武彝茶煎常饮。 3.《岭南采药录》:消暑。 4.《中药新编》:利尿及健胃。 5.《南宁市药物志》:去湿热。治血崩,金创。 6.《广西中药志》:去湿毒,治恶疮。 7.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治肠炎,菌痢。 药用植物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气候,为热带季雨林的代表树种,不耐寒,喜光,耐旱,生长迅速,萌蘖性强,深根性, 抗风力强。在土层深厚肥沃的酸性、中性土壤中生长最好。 栽培技术 用播种、扦插和分株繁殖。蒴果未开裂前采集, 种子发芽力保存期短,故多随采随播,也可用湿沙短期贮藏,条播,覆土2cm,平均气温20℃以上,一般4-5d可出齐苗;扦插多在2-3月或雨季进行,用长80-100cm,横径1-2cm的大枝,插入苗床10-15cm深,经常保持床上湿润;分株是自母株根部萌蘖处,连一段母根和须根截断分栽更易成活。 田间管理 实生幼苗不需移栽,苗过密时经1次间苗后,可任其生长,每月追肥1-2次。幼苗怕霜冻,第1年入冬小苗应浇水井用草覆盖,防霜冻。扦插苗栽后应遮阴、喷水,缓苗后半个月可追施薄肥,其后常中耕除草。 吃法; 把现在捡拾回去的新鲜木棉花,拿几朵,加上瘦肉和两颗蜜枣加水去煲汤,这效果比晒干的功效更好,而且味也不错。呵呵~各位若想尝尝的,不妨一试喔~
来源:本文由百花居原创撰写,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