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苦楝

怎样区分川楝子与苦楝子

一、分布区域不同


1、苦楝子分布区域:分布北至河北,南至广西、云南,西至四川等地。分布于甘肃、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2、川楝子分布区域:主要产于中国的南方各地,以四川的产者最为上乘。

二、形态特征不同


1、苦楝子形态特征:核果圆形至近球形,长1.2-2厘米,直径1.2-1.5厘米。外表面为棕黄色至灰棕色,稍有光泽和褶皱。花柱残余偶尔可见在先端和果柄在基部。果肉是柔软的,黄色和粘性时,湿。核椭圆形,硬,4-5棱,分为4-5室,每个室含1粒种子。气特异,味酸、苦。


2、川楝子形态特征:呈类球形,直径2~3.2cm。表面金黄色至棕色,稍有光泽,有一些凹陷或缩小,有深棕色的圆点。顶部的样式刮痕,底部的凹陷,和花梗刮痕。外果皮革质,常与果肉间质。果肉又软又黄。

遇水润湿显黏性。细胞核为球形或椭圆形,坚硬,两端扁平,有6-8个纵向边缘和6-8个隔室,每个隔室含有1个黑褐色长圆形种子。气特异,味酸、苦。



三、成熟时间不同


1、苦楝子成熟时间:秋、冬两季果实成熟呈黄色时采收,或收集落下的果实。晒干、阴干或烘干。


2、川楝子成熟时间: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苦楝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川楝子


中草药名方:川苦楝散的功效与作用

川苦楝散
【来源】《医学发明》卷五。
【组成】木香30克(另为细末)茴香30克(拣净,用盐1匙,同茴香炒至黄色,去盐不用)川楝子30克(锉碎,用巴豆10个,微破皮,与川楝子一起炒黄,不用巴豆)
【用法】上药为极细末。每服6克,空腹时用温酒适量调下。
【主治】瘢疝。

提醒您:川苦楝散 此中草药名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印楝,苦楝,川楝的植物学特性的异同。
川楝 苦楝 印楝
楝属 楝属 印楝属
乔木,树高10余米; 落叶乔木,高达20米。 15-20米
幼枝密被褐色星状鳞片,; 幼枝有星状毛,
花瓣淡紫色,匙形,长9-13毫米, 花淡紫色,长约1厘米; 花白色,0.5-0.6厘米
果实6-8室 4~5室,每室具种子1枚 单室,或2-3室
花期3-4月, 花期4~5月。
楝花的介绍
楝花为楝科植物川楝或苦楝的花。苦楝落叶乔木,高达10余米;小叶对生,卵形、椭圆形至披针形,圆锥花序约与叶等长,花芳香;裂片卵形或长圆状卵形,花瓣淡紫色,倒卵状匙形,雄蕊管紫色,无毛或近无毛,花药着生于裂片内侧,且与裂片互生,长椭圆形,子房近球形,无毛,花柱细长,柱头头状。花期恰处农历春尽夏来之时(阳历4-5月),是二十四番风信花的最后一花。《江南靖士诗稿·送春》“饯离时节楝花丛”正反映楝花繁盛季节。


来源:本文由百花居原创撰写,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