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叶花怎么养,佛手掌花期,佛手掌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图)

舌叶花怎么养目录

舌叶花怎么养

佛手掌花期,佛手掌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图)

佛手怎么种植(佛手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舌叶花怎么养

    舌叶花的养殖方法如下:

    1. 光照与温度:生长期适宜放在半阴和通风良好的环境中。生长适宜温度18-22℃,超过30℃时生长缓慢,进入半休眠状态。夏季炎热时要遮荫,放在阴凉、通风处,避兔强阳光直射。冬季应入温室,放在向阳处,温度保持10℃以上,最低不能低于8℃。

    2. 浇水与施肥:春、秋季正值生长旺期,应注意浇水,保持盆土湿润,但不能过湿、积水,浇水应掌握“干透浇透”的原则。夏季炎热,温度高,植株处于半休眠状态,应控制浇水,盆土宜保持干燥。否则,高温过湿容易引起烂根。冬季要减少浇水,停止施肥。生长期每月可施1-2次稀薄液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使叶片肥厚。春季开花期,要增加浇水量,并增施含磷、钾的肥料。

    3. 土壤:舌叶花喜欢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壤,可以选择泥炭土或者腐叶土等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在种植舌叶花时,可以在土壤中加入一些腐熟的堆肥或者腐烂的叶子,以提高土壤的肥力。

    舌叶花在养殖时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要点:

    1. 在光照与温度管理方面,需要注意的是,冬季放在向阳处温度要保持在10℃以上,最低不能低于8℃。

    2. 在浇水与施肥方面,春、秋季正值生长旺期应注意浇水,保持盆土湿润但不能过湿、积水。夏季炎热时植株处于半休眠状态应控制浇水盆土宜保持干燥。冬季要减少浇水停止施肥。生长期每月可施1-2次稀薄液肥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使叶片肥厚。春季开花期要增加浇水量并增施含磷、钾的肥料。

    3. 在土壤方面,舌叶花喜欢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壤可以选择泥炭土或者腐叶土等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在种植舌叶花时可以在土壤中加入一些腐熟的堆肥或者腐烂的叶子以提高土壤的肥力。

    4. 在病虫防治方面最常见的是萎蔫病病菌从根颈部侵人后扩展至全株。病部初呈黄褐色至褐色后根颈部起皱变软地上部分全面菱蔫干枯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病。另外浇施有机肥时不要将肥液溅落于叶片上以免引起病斑和腐烂。

    总的来说,养殖舌叶花需要给予适当的温度、光照、水分和肥料等条件,并注意防治病虫害。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植物养殖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佛手掌花期,佛手掌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图)

图:佛手掌

佛手掌花又叫舌叶花,花朵是金黄色的,春节过后不久(3-5月份)就可以开花了,花朵会从叶腋中抽出,很漂亮,知道了它的花期后,你还需要知道它的养护方法,下面跟花匠大叔一起了解一下佛手掌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吧!

1、选盆配土

佛手掌是一种多肉植物,宜在排水良好的肥沃沙壤土中生长,可以选用中型花盆进行定植,用砂质壤土做栽培基质。

有条件的也可以自制盆土,比如用腐叶、细砂、园土按体积计以0.5:2:1的比例配制。

2、浇水问题

佛手掌因性耐干旱,平时要等植株叶片发蔫时再进行浇水,否则叶片易徒长,花芽分化也较少。

要是较长时间没有给佛手掌浇水,它的叶片就会发蔫,遇到这种情况不用着急,只需浇上些水,用不了多久发蔫的叶片就会恢复正常,重新挺实起来。

图:佛手掌

3、施肥掌控

佛手掌不需要太多的肥料,夏秋两季里每隔半个月,追施一次稀薄的液体肥料就可以了,如果施肥太多,会导致佛手掌的土壤盐分含量过高,另外要记住的是,如果施用有机肥料,一定要经过充分的发酵才能使用。

4、光照条件

佛手掌要保证充足光照才能正常生长,特别是在低温阶段应该保持全日照,在缺少光照的环境里,佛手掌的新叶呈白绿色,叶片开始徒长,开花数量减少,花色变得暗淡。

因此,最好将佛手掌放在南向窗户着阳光照射下,它的叶片看起来才显得青翠可爱,表面好像打了蜡那样发亮。

其忌高温、怕低温、在栽培中一定要注意此点。

图:佛手掌盆栽

5、温度控制

佛手掌在16℃~28℃的温度范围内生产良好,越冬温度不宜低于5℃,当环境温度超过30℃以上时,植株便会处于半休眠状态,在阳台栽培中,佛手掌通常不易罹病,亦很少受到有害动物的侵袭。

喜温暖,较耐旱,但畏高温,不耐寒。

生长适温18-22度,超过30度生长迟缓,并进入半休眠状态。

【小贴士】家庭养殖佛手掌在冬季和夏季的时候要别重视越冬和过夏管理,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保持良好的通风,注意防范病虫害等,最后,每一两年佛手掌就要挖出来,去除老根并重新扦插,不然有老根的佛手掌不爱开花哦。

佛手怎么种植(佛手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佛手掌是番杏科、舌叶花属多年生多浆肉质草本植物,又叫舌叶花、宝绿。

佛手掌植株小巧玲珑,舌状形的肉质叶光滑,肥厚,嫩绿而有光泽,宛如翡翠。

花大、金黄色,并且紧贴叶面开放,黄绿相衬,格外醒目诱人。

用小盆栽植,陈设在室内书桌、几案上观赏,小巧玲珑,非常雅致,是一种栽培非常容易的室内理想的盆栽观赏花卉。

佛手掌主要是指它的肉质叶很象舌头,而整个植株的形态又象佛手,因此得名佛手掌。

他的肉质叶嫩绿,半透明而有光泽。

秋冬季开黄色花

佛手掌原产于南非,属亚热带干早地区植物。

喜温暖、湿润气候和半阴环境。

畏高温,不耐寒,忌强阳光直射,耐干旱,怕积水。

适宜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中生长。

一、佛手掌的繁殖方法:佛手掌的繁殖方法非常简便,一般采用分株繁殖、扦插繁殖和播种繁殖等方法,家庭栽培一般是采用扦插繁殖,佛手掌扦插是很容易生根的。

1、扦插繁殖:一般多在早春换盆时剪取插穗进行扦插,扦插后尽量少浇水,保持土壤稍微潮湿就可以,很容易生根。

也采用叶插繁殖。

春季萌芽生长前,用刀切取含2—3片叶的叶丛,经稍微晾干后扦插在沙床或盆内素沙中,放在阴凉处,控制浇水,并且插前对沙进行消毒。

一般扦插后30天左右生根。

2、分株繁殖:早春可结合换盆换土进行分株。

将母株从盆中倒出,去掉泥土,直接切割成几个小丛株,分别上盆栽植。

栽后放阴凉处,少浇水,保持盆土湿润偏干状态。

经过15天左右恢复后再移至有阳光处,并且在长出新根后才能正常浇水。

3、播种繁殖:在4-5月进行。

用细沙50%、园土30%和马粪20%配制床土。

采用撒播,播种后覆盖细沙,保存土壤稍微潮湿,温度保持在22℃左右,一般8-10天出苗。

在幼苗当长出3-4片真叶时就可以移入小花盆,放在荫蔽处养护,10天后逐渐见光。

二、培养土的配制,家庭种植佛手掌通常都是采用盆栽,盆栽首先就要配制栽培土,配制栽培土是比较重要的,花盆是一个特殊的小环境,无论单独采用哪一种土壤,都不能满足佛手掌对土壤各个方面的需要,佛手掌的根系很浅,可以用比较小的浅盆栽培,所以,盆栽佛手掌必须人工配制培养土壤,用来代替土壤将花卉固定在花盆内,并且要具有一定的保水性、排水性,要求疏松、肥沃、透气性良好的沙质土,盆栽佛手掌的培养土要用70%的沙子与30%的壤土配制而成。

配制好的培养土使用前最好高温(用铁锅炒一下或者蒸)消毒后使用,也可以在太阳下曝晒杀菌。

三、上盆,首先在花盆底部放碎瓦片,再放一些腐熟的饼肥、粉碎的骨头、鱼刺、鸡毛等基肥,然后填入培养土,栽时剪去佛手掌植株过长的侧根、伤根及多余的须根略加修剪,注意栽培时根系要舒展,填土至花盆的一半处将佛手掌植株轻提晃动,压实培养土,栽种时不宜过深,保持根茎与盆口平就可以。

浅了影响成活,深了影响佛手掌移植以后的生长,栽植后浇一次透水。

初定植的植株,因根系尚未发育好,应避免在强光下长时间照射。

上盆后先放在遮阴环境中培养一个星期左右,等根系恢复后移到阳光充足的地方养护。

四、日常管护

佛手掌的生长期主要是在4—6月份,5月份以后,最好放到室外或者阳台上一个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到夏季高温炎热时,佛手掌植株出现半休眠状况,这个阶段就要注意适当遮阴,并且控制浇水,高温加上过度潮湿容易引起腐烂。

佛手掌一般不用施肥,肥水太多,不仅容易长成畸形,而且对越冬也不利。

冬季要求冷凉条件,保持室内温度在5—10℃的条件就可以了。

来源:本文由百花居原创撰写,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