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葫芦什么时候种

葫芦什么时候种?

俗话说三月三,种葫芦。一般葫芦是3月下旬-4月上旬种植的。

葫芦的生长适和温度为:15℃-28℃。开花期为:6-7月

培育方式:首先选肥沃壤土,再用育苗盆或在温室地面进行育苗。育苗播种选择籽粒饱满的种子。用70℃热水烫种并迅速搅动,水温降至30℃时浸种12小时,然后在28℃—30℃条件下催芽。3-4日即可发芽。芽长0.5-1cm时,把它种在育苗盆里,土壤使用育苗培养土。

播种方法:种子平放,盖上1cm的土,然后浇水,一直到发芽为止用报纸盖上,以免水份蒸发掉,放在不能淋雨的半阴外。保持土表湿度,十余天即出苗。选晴朗无风天播种,苗床先浇底水。移植培育:培育30—40天后,幼苗长出4片真叶,这时就可移栽露地定植。

同时选取肥沃,向阳,排水良好的地方,施足基肥,适当深翻,株行距50公分左右栽一株,浇足水,成活后及时施肥,每月1-2次,同时要及时搭建棚架,以利攀爬。嫩果表皮有粘毛,遇到触摸即停止生长,可利用这一特点生产出整齐一致的葫芦。

扩展资料:

主要变种

瓠子(变种)扁蒲

与葫芦(原变种)不同之处在于:子房圆柱状;果实粗细匀称而呈圆柱状,直或稍弓曲,长可达60-80厘米,绿白色,果肉白色。全国各地有栽培,长江流域一带广泛栽培。果实嫩时柔软多汁,可作蔬菜。 

小葫芦(变种)

与葫芦(原变种)的区别在于:植株结实较多,果实形状虽似葫芦,但较小,长仅约10厘米。我国多栽培。

本变种果实药用,成熟后外壳木质化,可作儿童玩具。种子油可制肥皂。

瓠瓜(变种)

本变种与葫芦(原变种)的主要区别在于:瓠果扁球形,直径约30厘米。各地栽培。

本变种的果实可制作水瓢和容器;古代和近代许多少数民族也供作乐器,为“八音”的一种,西南少数民族用作葫芦笙或葫芦丝,音调优美。

一年生攀援草本;茎、枝具沟纹,被粘质长柔毛,老后渐脱落,变近无毛。

叶柄纤细,长16-20厘米,有和茎枝一样的毛被,顶端有2腺体;叶片卵状心形或肾状卵形,长、宽均10-35厘米,不分裂或3-5裂,具5-7掌状脉,先端锐尖,边缘有不规则的齿,基部心形,弯缺开张,半圆形或近圆形,深1-3厘米,宽2-6厘米,两面均被微柔毛,叶背及脉上较密。卷须纤细,初时有微柔毛,后渐脱落,变光滑无毛,上部分2歧。雌雄同株,雌、雄花均单生。

雄花:花梗细,比叶柄稍长,花梗、花萼、花冠均被微柔毛;花萼筒漏斗状,长约2厘米,裂片披针形,长5毫米;花冠黄色,裂片皱波状,长3-4厘米,宽2-3厘米,先端微缺而顶端有小尖头,5脉;雄蕊3,花丝长3-4毫米,花药长8-10毫米,长圆形,药室折曲。

雌花花梗比叶柄稍短或近等长;花萼和花冠似雄花;花萼筒长2-3毫米;子房中间缢细,密生粘质长柔毛,花柱粗短,柱头3,膨大,2裂。

果实初为绿色,后变白色至带黄色,由于长期栽培,果形变异很大,因不同品种或变种而异,有的呈哑铃状,中间缢细,下部和上部膨大,上部大于下部,长数十厘米,有的仅长10厘米(小葫芦),有的呈扁球形、棒状或构状,成熟后果皮变木质。种子白色,倒卵形或三角形,顶端截形或2齿裂,稀圆,长约20毫米。花期夏季,果期秋季。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葫芦


小葫芦什么季节种植合适

小葫芦种植季节与时间
小葫芦的种植通常时不分季节的,一般都是在春季的3-4月份进行播种,但是具体的种植时间还是要根据当地的气候而定,葫芦种皮较厚,播种前一定要进行催芽才行。
我国的小葫芦品种是非常多的,比较常见的就是六大品种,分别是亚腰葫芦、长筒葫芦、异型葫芦、瓢葫芦、长柄锤葫芦、花皮观赏葫芦等等,不同品种间的种植时间没有太大差异。
小葫芦收获季节
小葫芦这种植物大多集中在7-8月份收获,它是一种攀援草本,植株的花期在6-7月,花期过后一个月左右葫芦就可以成熟了,北方地区的小葫芦成熟时间会在9月份左右。
小葫芦种植步骤与方法

1、选择环境
小葫芦自身环境适应性很强,但是也怕冷,种植地点最好时向阳的地区,所用土壤最好是富含腐殖质。

2、整地施肥
播种前要深翻土壤,并且每亩地要施一些有机肥和复合肥,之后耙细整平即可。

3、进行播种
整好地后进行播种,种子的深度不要超过1厘米,后期注意保湿,这样种子在7天左右就可以出苗。

葫芦四月中下旬种晚不晚?
葫芦5月种是偏晚了。
在谷雨前后种植最好。一般只要气温稳定在15度以上就可以种了,宜早不宜晚。
葫芦,拉丁学名:Lagenaria siceraria(Molina) Standl。属葫芦科、葫芦属植物,它是爬藤植物,一年生攀援草本,有软毛,夏秋开白色花,雌雄同株,葫芦的藤可达15米长,果子可以从10厘米至一米不等,最重的可达一千克。
葫芦喜欢温暖、避风的环境,种植时需要很多地方。幼苗怕冻。新鲜的葫芦皮嫩绿,果肉白色,果实也被称为葫芦,可以在未成熟的时候收割作为蔬菜食用。
葫芦各栽培类型藤蔓的长短,叶片、花朵的大小,果实的大小形状各不相同。果有棒状、瓢状、海豚状、壶状等,类型的名称亦视果形而定。另外古时候人们把葫芦晒干,掏空其内,做盛放东西的物件。
葫芦籽什么时候种最好
一般是在清明前后中,在2到4月之间种都是可以的。

葫芦
  • 介绍:
    瓠瓜,为 葫芦科 葫芦属一年生蔓性草本。瓠瓜幼果味清淡,品质柔嫩,适于煮食。 在河北一带的某些地区,“瓠瓜”专指 西葫芦,“ 瓠子”则用来专指瓠瓜。 中国古时以其老熟干燥果壳作容器,也作药用。《诗经》中已有记载。瓠瓜是可消肿结、润肌肤的药用瓜菜。中国自古就有栽培,嫩果可供食用,老后不能食用,是民间夏令常吃的佳肴。相对其他 果蔬,营养价值较低。其食用部分为嫩果。瓠瓜品质细嫩柔软,稍有甜味,去皮后全可食用。可炒食或 煨汤。瓠瓜在中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南方栽培普遍,近几年北方也开始引种栽培。
  • 形态特征:

    1、瓠瓜根系发达,茎为蔓性,长可达3~4米,分枝性强。 单叶,互生,叶片呈心脏 形,上面有茸毛。雌雄异花同株。有时也产生两性花,但所结的果实常为畸形果,无食用价值。花白色,多在夜间以及阳光微弱的傍晚或清晨开放,故有别名“夜开花”。 雄花多生在主蔓的中、下部, 雌花则多生在主蔓的上部。侧蔓从第1~2节起就可着生雌花,故以侧蔓结果为主。


    2、瓠果,开花后10~20天即可采收,其幼嫩的果皮及胎座柔嫩多汁,可食用;老熟后果皮硬化,胎座组织也干枯,不可食。 观赏葫芦或称 小葫芦。果实长仅10厘米左右,有一细腰或一长果颈。5个变种的 染色体数均为2n=22,可相互杂交。

  • 来源:本文由百花居原创撰写,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