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草为萤每句话的寓意

“腐草为萤于青萍之末”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萤火虫和腐草之间的变化在于悄无声息之间。原句出自于西汉戴圣的《礼记·月令· 季夏之月》和战国宋玉的《风赋》。

一、腐草为萤

释义:古人认为萤火虫是由腐草本身变化而成。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月令· 季夏之月》

原文:季夏之月.日在柳.昏火中.旦奎中.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虫羽.其音征.律中林钟.其数七.其味苦.其臭焦.其祀灶.祭先肺.温风始至.蟋蟀居壁.鹰乃学习.腐草为萤.

白话译文:

季夏六月,太阳的位置在柳宿;傍晚火星,黎明奎星,现于南方天中。日属丙丁行。炎帝是其主宰,祝融为神官。其代表虫为羽类,其代表音是徵,律应在林钟。

以七为数。味主苦,嗅主焦。祀祭在灶,祭品以肺为先。这个时候,暖风开始吹了,蟋蟀还只是躲在墙罅里,雏鹰开始学习飞,腐草堆里生出萤火虫。

二、青萍之末

释义:青萍这种水草的末梢。

出处:战国·宋玉《风赋》

原文:王曰:“夫风,安生始哉?”宋玉对曰:“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缘太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飘忽淜滂,激飓熛怒。耾耾雷声,回穴错迕,蹶石伐木,梢杀林莽。

至其将衰也,被丽披离,冲孔动楗,眴焕粲烂,离散转移。故其清凉雄风,则飘举升降,乘凌高城,入于深宫。”

白话译文:

楚襄王说:“风最初从哪里开始发生呢?”宋玉回答说:“风在大地上生成,从青萍这种水草的末梢飘起。逐渐进入山溪峡谷,在大山洞的洞口怒吼。然后沿着大山弯曲处继续前进,在松柏之下狂舞乱奔。

它轻快移动,撞击木石,发出乒乒乓乓的声响,其势昂扬,象恣肆飞扬的烈火,闻之如轰轰雷响,视之则回旋不定。吹翻大石,折断树木,冲击密林草丛。等到风势将衰微下来时,风力便四面散开,只能透入小洞,摇动门栓了。大风平息之后,景物鲜明,微风荡漾。”

扩展资料:

《风赋》写作背景:

襄王的父亲怀王昏庸无能、刚愎自用,他听信谗言,疏远贤臣,拒谏饰非,始而为秦使张仪的花言巧语所惑,背齐联秦,继而轻举妄动大举伐秦,丧师失地,最后为秦昭王所诱,客死于异国。襄王继位后,不仅没有改弦更张,远小人而亲贤能,反而变本加厉,至于忘记君国大仇,与秦联姻结好,其腐朽愚昧有甚于怀王。

楚国的国势虽然日趋式微,可是作为国君的襄王却沉湎于骄奢淫佚的生活中。他带着侍臣们到处游赏,或登高唐之台,或游云梦之浦,想入非非,乐而忘返(见宋玉的《高唐赋》与《神女赋》)。襄王如此追求享受而置国家衰败于不顾,身为侍臣的宋玉感到忧虑,于是便借风为题,写了这篇赋。


腐草为萤 是什么意思

腐草为萤的主要意思是腐草能化为萤火虫,这是中国古代的传统说法。

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多半潜伏土中,次年草蛹化为成虫。古人误以为萤火虫是由腐草本身变化而成。



扩展资料

古人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1、一候腐草为萤 :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古人认为,萤火虫乃腐草所变,萤火虫又名“烛宵”、“耀夜”,是大暑迎接立秋的诗意之虫,轻罗小扇扑流萤,萤火虫在静夜里穿梭时,其实凉爽的秋已经不远了。


2、二候土润溽暑 :天气开始闷热,土地也很潮湿。溽是湿,大暑时,湿气浓重,湿热令人难耐。东汉刘熙的说:“暑是煮,火气在下, 骄阳在上,熏蒸其中为湿热,人如在蒸笼之中,气极脏,也就称‘龌龊热’。”。


3、三候大雨时行 :大暑时节,因湿气积聚而时常大雨滂沱,经常有大的雷雨。


一个女生给你留言腐草为萤是什么意思?
应该是取《腐草为萤》这歌的意思,歌结尾是“恋恋不舍”
请问“腐草为萤”是什么意思呢?
腐草化为萤:腐草能化为萤火虫是传统说法。

据《礼记·月令》篇:“季夏三月……腐草为萤”。
又《格物论》说:“萤是从腐草和烂竹根而化生。”

其实萤火虫是产卵在水边的草根,多半潜伏土中,次年草蛹化为成虫,这就是萤火虫
来源:本文由百花居原创撰写,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