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槐家系-1

刺槐的栽培方法与注意事项

刺槐的栽培方法与注意事项

刺槐的栽培方法与注意事项,刺槐在农村或者公园经常能见到,绿植不但可以美化环境,还能怡养情操,不同的绿植,要讲究不同的养殖的方法,要掌握植物的不同习性。下面请看刺槐的栽培方法与注意事项相关介绍。

刺槐的栽培方法与注意事项1

品种选择

刺槐的品种还是蛮多的。有专门作为蜜源植物的,有固土作用的,还有作为景观绿化的,用途不同,栽培上品种的选择会有不同的。

在农村最常见的是开白色花儿的,山坡、沟边很多野生的,抗旱,固土作用很强。人们夏天作为野菜采摘回来的,就是这种白色的。作为矿区绿化、行道树、固土作用的,可以选择这种较常见的.类型。

近年来,在道路旁边、公园里会经常看到一些开粉红色花的刺槐。碧绿的叶子中耷拉着,很是惊艳。除此之外,刺槐还有那种黄色品种的金叶刺槐,枝干扭曲的曲枝刺槐,作为景观绿化植物,都是不错的选择。

土壤和气候类型

刺槐适应能力强,农村河边、山坡上的很多刺槐树,基本不需要怎么管的。有心人会在秋季“刌树”,就是把下部的树枝砍掉,让它长高。更多的,就那样任其自己生长。

刺槐种植,对于土壤类型没有太多要求,选疏松、透气性好,易于排水的土壤类型,会长得更好。

刺槐怕寒,一些寒冷的地区一般不要种植。幼苗培育宜选择光照条件好的地方。

刺槐育苗

农村很多刺槐,基本都是分蘖苗自己生长的。长出来都是一些小灌木,挨挨挤挤的,不多高就会开花。

园林育苗一般是采用种子播种的,种子需要温水浸泡4-5小时催芽。幼苗怕涝畏寒不耐盐碱,育苗选择地势高,易于排水的土壤类型。谷雨前后的气候比较适合刺槐播种育苗。

幼苗期注意氮肥及磷钾肥的施用,第一年冬季注意防寒,第二年秋冬季节差不多可以移栽了。

刺槐生命顽强,相对较易管理一些。栽培过程中注意刺槐尺蠖和种子小峰的防治。

刺槐的栽培方法与注意事项2

刺槐又名洋槐,为豆科、刺槐属落叶乔木,树皮灰褐色至黑褐色,浅裂至深纵裂,稀光滑。刺槐原生于北美洲,现被广泛引种到亚洲、欧洲等地。刺槐树皮厚,暗色,纹裂多;树叶根部有一对1~2mm长的刺;

花为白色,有香味,穗状花序;果实为荚果,每个果荚中有4~10粒种子。刺槐木材坚硬,耐腐蚀,燃烧缓慢,热值高。刺槐花可食用。刺槐花产的蜂蜜很甜,蜂蜜产量也高。栽培变种有红花刺槐、金叶刺槐等。

形态特征:刺槐我落叶乔木,高10~25米;树皮灰褐色至黑褐色,浅裂至深纵裂,稀光滑。小枝灰褐色,幼时有棱脊,微被毛,后无毛;具托叶刺,长达2厘米;冬芽小,被毛。羽状复叶长10~25(~40)厘米;叶轴上面具沟槽;

小叶2~12对,常对生,椭圆形、长椭圆形或卵形,长2~5厘米,宽1.5~2.2厘米,先端圆,微凹,具小尖头,基部圆至阔楔形,全缘,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幼时被短柔毛,后变无毛;小叶柄长1~3毫米;小托叶针芒状。

荚果褐色,或具红褐色斑纹,线状长圆形,长5~12厘米,宽1~1.3(~1.7)厘米,扁平,先端上弯,具尖头,果颈短,沿腹缝线具狭翅;花萼宿存,有种子2~15粒;种子褐色至黑褐色,微具光泽,有时具斑纹,近肾形,长5~6毫米,宽约3毫米,种脐圆形,偏于一端。花期4~6月,果期8~9月。

生长习性:刺槐温带树种,在年平均气温8℃~l4℃、年降雨量500~900mm的地方生长良好;特别是空气湿度较大的沿海地区,其生长快,干形通直圆满。抗风性差,在冲风口栽植的刺槐易出现风折、风倒、倾斜或偏冠的现象。

刺槐对水分条件很敏感,在地下水位过高、水分过多的地方生长缓慢,易诱发病害,造成植株烂根、枯梢甚至死亡。有一定的抗旱能力。喜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湿润的壤土、沙质壤土、沙土或黏壤土。

在中性土、酸性土、含盐量在0.3%以下的盐碱性土上都可以正常生长,在积水、通气不良的黏土上生长不良,甚至死亡。喜光,不耐庇荫。萌芽力和根蘖性都很强。

刺槐的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和施肥:刺槐幼苗畏寒、怕涝、怕碱,所以育苗地应选择地势较高、便于排灌的肥沃砂壤土为宜。土壤含盐量要在0.2%以下,地下水位大于1米。选用水浇地,或土质深厚、平坦的熟土地。

不要在涝洼地和土质瘠薄的山地育苗。刺槐不宜连作,可与杨树、松树等轮作,以防立枯病,切忌黏重土壤育苗。整地要求精耕细作,秋季整地施肥,春季耙耱保墒,5月上旬灌水后播种。

田间管理:在剌槐育苗中,掌握幼苗耐旱、喜光、忌涝的特点,是保证育苗成活的关键。

灌水:播种后到幼苗出齐以前不能灌水。出苗后,土壤湿度适中时,要及时松土中耕,提高地温,有利发芽。灌水过早,土壤湿度过大,地温低,容易坐苗或出现黄叶病。

在反复中耕松土的基础上,6月初可以灌第1次水,以后在正常情况下每隔20d灌水1次。7月上旬灌水后暂停一段时间.以促进苗木提高木质化程度、增强越冬能力,11月下旬最后灌1次冬水。

追肥:当刺槐定苗后,结合第1次灌水进行第1次追肥,施入尿素45~75kg/hm^2,6月底结合灌水追施以氮、磷肥为主的复合肥2次,施肥量为75~195kg/hm^2,8月初停止施肥。

最好是冬耕早春耙地,每亩施腐熟的基肥3000斤至5000斤。春季整地应提早,深翻(25厘米以上)、细耙、整平。在整地的同时,每亩用15斤黑矾(硫酸亚铁)粉拌入5%辛硫磷1斤,再掺入40倍的细土,撒入地中,以进行土壤消毒。

松土除草:育苗地要在灌水后或雨后及时中耕,经常保持疏松无草。防寒越冬:刺槐一至二年生苗易遭秋霜冻及春风干的危害,致使苗木地上部分干枯,故一年生苗应在秋后挖出进行秋季造林或越冬假植,第2年春季提供造林。

移植培育大苗:培育道路、庭院、城市绿化等需要的大苗,原州区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进行移植,移植密度主要取决于苗木培育规格和年限.一般四年生移植苗株行距以50cm×100cm为宜。培育苗木年限越长移植的株行距越大。

剌槐移植多采用穴植,移植前应剪去地上部分,并将劈裂损伤的根条剪掉。根系长度应保持在20~30cm,苗根蘸浆栽植,栽苗深度应使根颈顶端与地表持平。移植后的苗木要及时进行浇水追肥、松土除草、防寒越冬等抚育工作,尤其对平茬苗应做好去梢、抹芽、修枝等工作.选留健壮直立的枝条作为主干。


槐树和刺槐的区别是什么?

一、归属不同


1、刺槐归属:刺槐属于槐树的一种。


2、槐树归属:槐树的种类包括刺槐。

二、分布范围不同


1、刺槐分布范围:原产美国。北纬23°~46°、东经86°~124°都有栽培。18世纪末,中国从欧洲引进青岛栽培技术,现已在中国各地广泛种植。

在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种植业相继集中,生长旺盛。华北平原垂直分布在400~1200米,有甘肃、青海、内蒙古、新疆、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山东等省(区)耕地。


2、槐树分布范围:中国北部较集中,辽宁,广东,台湾,甘肃,四川,云南也广泛种植。


扩展资料:

刺槐温带树种。在年平均气温8℃~l4℃、年降雨量500~900mm的地方生长良好。特别是在空气湿度较高的沿海地区,其生长速度快,干态平直,令人满意。风口种植刺槐抗风性差。风口种植刺槐易发生风折、风落、倾斜或树冠偏位现象。

刺槐对水环境非常敏感。在地下水位太高、水太多的地区生长缓慢。容易引起病害,引起腐烂的根、枯枝甚至植物死亡。具有一定的抗旱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刺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槐


找一篇农业规划改革的调查报告
林木种苗是林业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林业要发展,种苗是关键。为进一步搞好我省的林木种苗建设,推动我省林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们组织力量对全省的林木种苗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并据此提出了几点意见,现分述如下:   一、我省林木种苗建设基本情况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省不断加大种苗工作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建立了一批林果良种繁育基地   七十年代以来,我省采取自筹和部省联营等多种形式,先后建设了油松、落叶松、毛白杨、刺槐、板栗和金丝小枣等良种基地10处,共13889.5亩。其中优树采穗圃365.5亩、母树林7403.9亩、种子园2866.5亩,年产种子园种子600公斤以上。其中:油松良种基地三处,面积5297亩。其中,优树收集圃(兼采穗圃)55亩,收集优树资源662个。种子园2019.18亩,母树林2404.3亩,对比试验林819.49亩。通过子代测定评选出21个优良无性系,年产油松种子园种子100公斤以上;落叶松良种基地一处,面积6598.5亩。其中,优树资源收集圃100.5亩,收集800个无性系(家系)。种子园847.5亩,母树林4999.9亩,&127;试验林651亩。通过子代测定评选出40个优良家系和37个优良无性系,年产落叶松种子园种子500公斤以上;毛白杨良繁基地两处,面积844亩。其中,收集圃50亩,收集毛白杨优良无性系265个。采穗圃50亩,繁殖圃694亩,测定林250亩。已选育出毛白杨优良无性系14个,杂交培育出三倍体毛白杨7个系号。年产良种苗木100万株,种条、接穗等300万根以上;白榆良繁基地一处,面积200亩。其中,收集圃30亩,收集优良无性系131个。测定林150亩。已选育出白榆优良无性系9个,并育出抗虫榆1个;刺槐良繁基地一处,总面积300亩。其中,收集圃50亩,收集271个无性系。采穗圃50亩,&127;种子园100亩,测定林100亩。选育出25个优良无性系;板栗良繁基地一处,总面积750亩。其中,收集圃50亩,收集板栗品种(优系)136个。良种示范园150亩,繁殖圃100亩,试验林450亩。已选育出6个优良品种。可年产良种接穗15万根,良种苗木10万株;金丝小枣良繁基地一处,总面积600亩。其中,收集圃30亩,收集枣树品种203个。采穗圃261.2亩,示范园50亩,良繁圃90亩,决选圃100亩。已初选出30个优良品种,可年产良种接穗300-400万条,良种苗木10万株。这些基地的建立,为选育、引进、繁育和推广林果良种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转自网学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yeducs.cn/mianfeilunwen/diaochabaogao/1415134/index.htm
来源:本文由百花居原创撰写,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