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树的简单资料介绍,柳树的资料

柳树的简单资料介绍目录

柳树的简介,他是什么季节的

柳树的资料

关于柳树的资料

柳树是杨柳科柳属乔木植物,同时也是一类植物的总称,包含多种灌木和乔木。柳树的得名源自其头木作业法,这种方法保留了树干以便持续利用枝干,“柳”字与“留”字读音相同,因此得名。柳树原产于中国,以中国黄河流域为栽培中心,广泛分布于东北、东北平原、黄土高原等地。

柳树的适应性非常强,喜欢温暖至高温、湿润、向阳的环境,同时也耐寒、耐热、耐旱,甚至极耐潮湿。繁殖方式主要是扦插繁殖。根据本草纲目现代释用手册记载,柳枝、柳根、柳皮、柳叶、柳花、柳籽均可入药,有祛风、止痛、利尿、消肿等功效。

柳树的形态特征也十分独特,其枝条呈圆柱形,髓心近圆形,无顶芽,侧芽紧贴枝上。叶子多为狭而长的披针形,叶柄短,叶脉羽状,边缘有锯齿或全缘。花序直立或斜展,苞片全缘。蒴果2瓣裂,种子小而暗褐色。

此外,柳树的种类繁多,包括旱柳、腺柳和垂柳等。旱柳的树皮为暗灰黑色,树冠广圆形;腺柳的幼枝有光泽且无毛,叶柄有腺点;垂柳则小枝细长下垂,淡褐黄色或带紫色,无毛。

总的来说,柳树不仅具有优美的形态和广泛的用途,还展示了其强大的适应性。从中药材到园林绿化,柳树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柳树的简介,他是什么季节的

柳树是旱柳 、腺柳、垂柳等柳属植物的总称。

柳属多为灌木,稀乔木,无顶芽,合轴分枝,雄蕊数目较少,虫媒花等特征表明,较杨属与钻天柳属进化。

本属世界约520多种,主产北半球温带地区,寒带次之,热带和南半球极少,大洋洲无野生种。

我国有257种,122变种,33变型。

各省区均产。

[1]

中文学名

柳树

拉丁学名

Salix babylonica L.

别 称

水柳、垂杨柳、清明柳

二名法

Salix babylonica

植物界

种子植物门

亚 门

被子植物亚门

双子叶植物纲(木兰纲)

亚 纲

五桠果亚纲

金虎尾目

杨柳科(Salicaceae)

柳属 (Salix)

亚 种

垂柳

分布区域

主产北半球温带地区,寒带次之,热带和南半球极少

原产地

中国大陆南方

英文名

willow

柳树的资料

柳树 Salix 杨柳科(Salicaceae)柳属植物的通称。

全世界有500多种,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地区。

中国有257种,120个变种和33个变型。

特征和特性 落叶乔木或灌木,稀匍伏小灌木。

小枝无顶芽,芽鳞1枚。

单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叶缘有锯齿,稀全缘,叶柄短,是托叶。

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葇荑花序不下垂,无花被,苞片全缘,雄蕊 2、3、5或多数,花丝基部具腺体。

雌花无花被,子房无柄或具柄,1室。

蒴果,2裂。

种子小,有毛。

为喜光树种。

耐水能力强,在遭受水淹时,能生出许多不定根,漂浮水中,有吸收和运输养分的机能。

有些柳树也耐干旱。

旱柳对气候和土壤的适应性均强。

生长快,萌芽力强,寿命短,10~20年即可成材。

种类和分布 在中国,柳树以西南高山地区和东北三省种类最多,其次是华北和西北,纬度越低种类越少。

多为灌木,乔木较少。

造林树种的主要有:①旱柳(S.matsudana)。

又名柳树、河柳、江柳。

乔木,高约20米,胸径80厘米;小枝斜向上,节间长不超过1.5厘米,无毛。

叶披针形,叶缘有明显锯齿,叶背无毛,叶柄长0.5~1.3厘米。

雄蕊2,有背腺和腹腺,雌花子房无柄(图1)。

分布东北、华北、西北、华东诸省(自治区),以黄河流域最多。

垂直分布在华北达海拔1600米。

常见栽培类型有馒头柳(S.matsudana f.umbraculifera)、龙爪柳(S.matsudana f.tortuosa)和绦柳(S.matsudana f.pendula)。

②垂柳(S.babylonica)。

又名水柳、垂枝柳、垂杨柳。

乔木,高约18米,似旱柳,但小枝细长,下垂,节间长1.5厘米以上,叶基楔形,两面无毛或微有毛。

雄花苞片线状披针形,雌花子房仅腹面具一腺体(图 2)。

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各省区,华北、东北也有栽培。

垂直分布在海拔1300米以下。

也见于欧洲、美洲和非洲的许多国家。

③白柳(S.alba)。

乔木,高达30米,胸径 1.5米,幼枝有白色绒毛。

叶披针形或宽披针形,幼时两面被绢毛,成叶无毛,叶缘有锯齿,叶柄长不过0.2~1厘米。

雄蕊2 ,有背腺和腹腺,子房卵状圆锥形,具一腹腺,苞片内侧有白绵毛。

分布于新疆、西藏等地,伊朗、巴基斯坦、苏联、印度、阿富汗及欧洲各国也有分布。

关于柳树的资料

柳树 学名:Salix babylonica 别名:水柳、垂杨柳、清明柳 科名:杨柳科 开花月份:不知 原产地:中国大陆南方 有无毒性:有 用途:不知 叶 :形状为缐状披针形或狭披针形,长约6~14cm,宽约5~11公厘,边缘有细锯齿。

花 :每年的2~3月开花,花序是属於葇荑花序,雄花序长2~4cm,雌花序长约2cm。

果实:蒴果。

种子:上面有毛。

其它特性:落叶大乔木,柳枝细长,柔软下垂,性喜湿地,高可达20 -30 公尺,径50 -60 公分,生长迅速;树皮组织厚,纵裂,老龄树干中心多朽腐而中空。

枝条细长而低垂,褐绿色,无毛;冬芽线形,密着于枝条。

叶互生,线状披针形,长7 -15 公分,宽6 -12 公厘,两端尖削,边缘具有腺状小锯齿,表面浓绿色,背面为绿灰白色,两面均平滑无毛,具有托叶。

花开于叶后,雄花序为葇荑花序,有短梗,略弯曲,长1 -1.5公分。

果实为蒴果,成熟后2 瓣裂,内藏种子多枚,种子上具有一丛绵毛。

插枝繁殖。

台湾,约于明朝末年时引进,迄今已有三百余年历史。

对空气污染及尘埃的抵抗力强,适合于都市庭园中生长,尤其于水池或溪流边。

有毒部位:叶及皮。

中毒症状:误食后引起冒汗、口渴、呕吐、血管扩张、 耳鸣、视觉模糊,严重时呼吸困难、昏睡 终日、丧失知觉、呼吸深而慢、脉博则变 快等症状。

柳树分垂柳和旱柳。

垂柳又叫杨柳,为落叶乔木;旱柳又称杞柳,亦为河柳,是落叶灌木。

柳树枝柔韧,叶狭长,春天开黄绿色花,种子上有白色毛状物,成熟后随风飞散。

柳可以进行无性繁殖,以须柳根生长为主。

“无心插柳柳成萌”,柳树无与伦比的适应性使之成为我国古往今来国土绿化最普遍的树种 之一。

许许多多的须根深深地扎在泥土里,伸向四面八方,紧紧地拥抱大地,为主干提供丰富的营养。

柳树没有松树的伟岸挺拔,也不像杨树那样正直不屈。

主干通常在二三米处就长出分枝,光滑柔软的枝条状若丝绦,纷披下垂。

柳叶是单叶互生,叶片狭长但宽窄相宜,形如少女细长的眉毛,正如“鞭蓉如面柳如眉”。

柳树是我国的原生树种,据考证,在第三纪中新世的山旺森林里即有柳属。

山东青岛地 区孢粉分析得知,“在距今11000~8500年间,青岛胶州湾附近就有柳属植物。

”柳树也是 我国被记述的人工栽培最早、分布范围最广的植物之一,史前甲骨文已出现“柳”字。

阿斯匹林是人类常用的具有解热和镇痛等作用的一种药品,它的学名叫乙酰水杨酸。

阿斯匹林的发明起源于随处可见的柳树。

在中国和西方,人们自古以来就知道柳树皮具有解热镇痛的神奇功效。

在中药里,柳树入药亦多显功效。

柳絮:亦名柳子,性凉柔软,作枕芯有安神催眠之功。

若将柳絮研细,可治疗黄疸、咯血、吐血、便血及女子闭经等,外用尚可治牙痛。

柳叶:柳叶功同柳絮,它含有丰富的鞣质,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之功。

水煎服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膀胱炎、腮腺炎、咽喉炎。

捣烂外敷,可治疗足跟疼痛。

柳枝:柳枝是中医传统的接骨妙药。

水煎服,可治疗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尿路感染、烧烫伤等,水煎熏洗,对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明显疗效。

柳根:能祛风利湿、消肿止痛,可治疗乳痈、牙痛、中耳炎、黄疸等疾病,酒煮饮服,其祛风、消肿、止痛作用更佳。

柳皮:能除痰明目、清热祛风,水煎熏洗尚可治疗疥癣顽疾。

柳屑:是柳树虫蛀孔中的蛀屑,煎水洗浴或炒热布包温熨,可治疗痒疹、皮炎

来源:本文由百花居原创撰写,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