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花的传说

有哪些关于木棉树的传说?


1、传说五指山有位黎族老英雄,名吉贝,经常带领族人打败异族的侵犯。然而在一次战斗中,由于被叛徒出卖,老英雄被抓。他被敌人绑在木棉树上进行严刑拷打,最终被残忍杀害。相传后来老英雄就化作了那高大挺拔的木棉树,该地人民就将木棉树叫做“吉贝”来纪念这位民族老英雄。


2、英雄树还有一个传说:有人说广州是座英雄的城市,是英雄的鲜血染红了红棉花。因此,广州又称木棉花为英雄花、称木棉树为英雄树,近现代革命的策源地广州也被叫做英雄城了。



扩展资料

木棉树形态特征:木棉树花落后长出长椭圆形的蒴果,钝,长10~15厘米,粗4.5~5厘米,密被灰白色长柔毛和星状柔毛;种子多数,倒卵形,光滑。夏季成熟后果荚开裂,果中的棉絮随风飘落。朵朵棉絮飘浮空中,如六月飘雪一般,别有一番情趣。

木棉棉絮质地柔软,可絮茵褥,是古代中国的重要织衣材料。一般在棉絮团中,藏有一颗黑色的种子,棉球随风滚动,一遇到潮湿的土地便吸水而落地生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木棉树


木棉花的由来是什么?
木棉花传说:
木棉最早见载于晋葛洪的《西京杂记》:西汉时,南越王赵佗向汉帝进贡烽火树,“高一丈二尺,一本三柯,至夜光景欲燃”,据说此烽火树即木棉树。
花语:英雄之花
科属:木棉科 落叶大乔木
别名:斑芝树、英雄树、攀枝花
原产地:中国、印度、印尼、菲律宾,又名攀枝花,落叶大乔木,树高可达25米。树干基部密生瘤刺,枝轮生,叶互生。每年3-4月份先叶开放,花冠五瓣,橙黄或橙红色。花萼黑褐色,革质。花后结椭圆形硕果,内为卵圆形的种子和白色的棉絮。
 木棉花的花语:珍惜身边的人,珍惜身边的幸福.
因为木棉花通常在
3、4月份开花,所以4月11被定为木棉花的日子。
攀枝花即木棉。木棉花是我国广东省广州市、台湾省高雄市、四川省攀枝花市的市花。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树干直立有明显瘤刺;侧枝轮生作水平方向开展;掌状复叶,叶柄很长;花朵大型,橙黄或橙红色;果实为蒴果,成熟后会自动裂开,里头充满了棉絮,棉毛可做枕头、棉被等填充材料。木棉外观多变化:春天时,一树橙红;夏天绿叶成荫;秋天枝叶萧瑟;冬天秃枝寒树,四季展现不同的风情。花桔红色,每年2~3月树叶落光后进入花期,然后长叶,树形具阳刚之美。
木棉花的故事

关于木棉花的故事

关于木棉花的故事1

  在遥远的南方的绿帆山上长着一种稀有的树种木棉树。传说这种木棉树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可是这种魔力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每当娇艳的木棉花盛开的时候,就会有人帮助别人,没有人的困难解决不了的。在北方的鸟国,鸟儿们都很向往去那里观赏神奇的木棉花。

  又是一年的冬天,鸟国的鸟儿又飞往南方过冬了。这时南方的木棉花早已凋谢了,所以鸟儿们并不知道他们停留在绿帆山上的木棉树旁过冬。有一天,一只小鸟不小心被刺扎到受伤了,唧唧地大哭,站在它旁边的一只鸟就热心地帮它把刺拔掉,这下小鸟不疼了,也停住了哭声。一只鸟拍着翅膀惊讶地欢呼道:你们看,你们看,那树上火红火红的东西,不就是我们一直想见到的木棉花吗?就是它,就是它,那个就是神奇的木棉花!鸟前辈激动地说。

  夜晚来临了,鸟儿们找来了许多的木头烧火取暖,烤食物,照亮四周,并让年龄小的和岁数老的'先休息,而年轻的鸟儿就在旁边当守卫,守在一旁,轮流休息。

  第二天天亮了,木棉树上的花全开了,一树的火红,漂亮极了!鸟国的鸟王很希望在北方也有这样神奇的树,让北国充满生命力,让北国的生活多姿多彩,充满友爱。第三天,它们在木棉树周围的土地上,发现了许多的种子。鸟儿们想收集一些种子,把它带到北国去。但鸟儿们并不贪婪,只是收集了一些种子,把它们当成奇珍异宝收藏起来。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

  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天就要来了,北方的冰开始融化了,冬眠的动物苏醒了,天气渐渐暖和起来了。鸟儿们不远千里带着它们收集的木棉花种子,飞回了北方的家。它们小心翼翼地种下了从南方带回来的种子,大家轮流浇水、施肥,细心照料着木棉花种子。过了一段时间,种子真的发芽了,鸟儿们开心极了,继续不厌其烦地精心地为木棉花树苗浇水、施肥、松土。小树苗被鸟儿们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动了,努力地生长着阳春三月,又是一个木棉花开的季节。鸟儿们成群结队地在天空飞舞。这时,领队的大雁惊喜的大喊:你们快看,我们种的木棉树开花了,它们全都开花了!一树树木棉花立在灿烂的阳光下怒放着,那一树树的火红,茂密错交的树丫上密密层层开满了成千上万的花朵,像燃烧的一只只火炬,昂首挺胸立足半空,不伴风飘,不随风舞,朵朵向上,它那特有的灵气和迷人的美丽,给鸟儿带来了许多跃动的惊喜,让鸟儿感受到了一种热烈和激情。它们欢呼,它们雀跃!它们感觉世界充满了爱。

  春到深处,就如美人之韶华。木棉花红得那么奇特,红得那么坚定。原来,这种神奇的木棉花是需要团结、友爱、英雄的力量,就能开出耀眼的花朵。它不正告诉我们:从小就要有善心,乐于助人,团结友爱吗?

关于木棉花的故事2

  清晨,太阳慢慢地透过云层,露出了通红的脸庞,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张望着大地。灿烂的阳光从木棉树的缝隙间射下来,形成了一束束粗细各异的光柱,树下这里还有许多不知名的野花、野草。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一切都是那么的宁静,那么的和谐。一位不知名的小姑娘就生活在这里。

  那姑娘有一双晶亮的眸子,明净清澈,灿若繁星。不知她想到了什么,对自己兴奋地一笑,眼睛弯得像月牙儿一样,仿佛那灵韵也溢了出来。一颦一笑之间,高贵的神色自然流露,让人不得不惊叹于她清雅灵秀的光芒。

  这位小姑娘很受大家欢迎,蜘蛛为她做华丽的衣服,猴子为她摘可口的果子,熊猫为她做安全的树洞这天晚上,天空像穿着黑衣,到处都是黑蒙蒙一片,连一个亮点都看不见,蝙蝠打算趁这个时候吸小姑狼的血。幸好,专门在夜间保护森林的猫头鹰警察赶走了吸血蝙蝠成功保护了小姑娘。可是,蝙蝠不甘心就这样被赶走,它想放把火,到时候就可以趁火打劫了。

  说干就干,蝙蝠放了一把火,火一下子就把蝙蝠给包围了,愚蠢的蝙蝠就这样被自己放的火烧死了。只见火借风势,大火瞬间扩散到了整个森林。小动物们都争先恐后逃跑,脚下像生了风似的四处乱窜,有的甚至被火烧得在地上直打滚。大象消防队们累得满头大汗,却没有一点效果。仿佛整个森林都要被大火覆盖。就在这儿千钧一发之际,小姑娘飞上天空,身上散出金色的光芒,她闭上眼睛说道:地球啊!请赐予我力量,拯救这些无辜的生命吧!只见她手摆十字形,发射出水流光线,拯救了这片森林。

  可是,她却以化身成木棉花为代价。为了纪念小姑娘人们又称木棉花为英雄花。


木棉花的传说
木棉花的传说

  据《西汉杂记》记载,西汉时南越王赵佗向汉武帝进贡烽火树,据说呢种烽火树就是木棉树了,所以呢它最早是叫烽火树既。木棉花不但只名多,而且的名仲有典故添。好似吉贝呢条名是由一个传说而来,传说五指山有位黎族老英雄名叫吉贝,常常带领人民打败异族的侵犯。一次因叛徒告密,老英雄被捕,敌人将他绑在木棉树上严刑拷打,老英雄威武不屈,最后被残忍杀害。后来老英雄化作一株株木棉树,所以木棉树叫“吉贝”,以纪念这位民族老英雄。甘英雄树的名又是点来的呢?那,你看下它的树身,高大自立的树干上长满刺瘤,不准闲杂人等乱爬,树枝轮生平伸,像是向天空宣告主权,开花时没叶子,花掉光后再生叶子,真有气魄,所以,又有“英雄树”的美称。不过最早称木棉为英雄的是清人陈恭尹,他在《木棉花歌》中形容木棉花“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自此之后人们就称木棉花树为英雄树了。而木棉花呢条名的来由就较象形了——木棉花谢左之后,结出了棉絮,棉絮系结在大树上的。树上的棉花,所以叫木棉花。木棉,南国特有的木中豪杰:树形挺拔,木质坚韧;花开时火红热烈无需丝毫绿叶的衬托,花期一过绝然落土不容半点凋零的颓势,花朵入食却又能清热解毒给人温淳的关怀。
木棉花花语的由来
木棉的花语是珍惜身边的人以及身边的幸福。

木棉的传说
据说五指山有位黎族老英雄,名吉贝,经常带领族人打败异族的侵犯。然而在一次战斗中,由于被叛徒出卖,老英雄被抓。他被敌人绑在木棉树上进行严刑拷打,最终被残忍杀害。相传后来老英雄就化作了那高大挺拔的木棉树,该地人民就将木棉树叫做“吉贝”来纪念这位民族老英雄。

木棉这个名称最早被记载在晋代葛洪的作品《西京杂记》中。西汉时期,南越王赵佗向汉武帝进贡了烽火树,这个烽火树就是我们所说的木棉树,并且同时留下了“高一丈二尺,一本三柯,至夜光景欲燃”的关于它外形的文字记载。

木棉英雄树的别名又是如何得来的呢?首先看一下它的外形,树身高大,树干长满刺瘤,有一定的威慑力,树枝轮生平伸,宛若向着天空宣告主权,极具气魄,再加上木棉花鲜红的颜色,仿佛是用英雄的鲜血所染成的,花开无叶,鲜红热烈无需绿叶的衬托,因而有着“英雄树”的美称。清人陈恭尹最早将木棉比作英雄,他的《木棉花歌》中这样形容木棉花“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
请问木棉花节的来历是什么啊
植物名称 木棉花 科目 木棉科 落叶大乔木 别名 斑芝树、英雄树、攀枝花 原产地 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 用途 诱蝶种类 形态描述或特征 树干直立有明显瘤刺;侧枝轮生作水平方向开展;掌状复叶,叶柄很长;花朵大型,橙黄或橙红色;果实为蒴果,成熟后会自动裂开,里头充满了棉絮,棉毛可做枕头、棉被等填充材料。木棉外观多变化:春天时,一树橙红;夏天绿叶成荫;秋天枝叶萧瑟;冬天秃枝寒树,四季展现不同的风情。 花桔红色,3~4月开花,先开花后长叶,树形具阳刚之美。 摘录一些有关木棉花的文字: 每年元宵节刚过,木棉树就开始开花。木棉树产于热带亚热带诸地,分布在我国南部广东、云南、台湾中南部,以及印度、缅甸、爪哇、苏门答腊等地。木棉,棉,又作绵。古代又叫斑枝花、古贝,或有称攀枝花、吉贝者,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乃斑枝花、古贝之讹。 木棉最早见载于晋葛洪的《西京杂记》:西汉时,南越王赵佗向汉帝进贡烽火树,“高一丈二尺,一本三柯,至夜光景欲燃”,据说此烽火树即木棉树。广州人对木棉有着特殊的情感,这是因为木棉一直造福岭南。 粤人以木棉为棉絮,做棉衣、棉被、枕垫,唐代诗人李琮有“衣裁木上棉”之句。宋郑熊《番禺杂记》载:“木棉树高二三丈,切类桐木,二三月花既谢,芯为绵。彼人织之为毯,洁白如雪,温暖无比。”木棉花还可以做药,每逢春末采集,晒干,经拣除杂质和清理洁净后,用水煎服,可清热去湿。 木棉花较大,色橙红,极为美丽,可供欣赏。古代广州木棉树种植甚广,其中以南海神庙前的十余株最为古老。每年旧历二月,木棉花盛开,每天来观者达数千人,场面热闹,清屈大均以《南海神庙古木棉花歌》颂之。现在南海神庙仍有两棵古木棉,久经风霜,挺拔依然。 木棉树属于速生、强阳性树种,树冠总是高出附近周围的树群,以争取阳光雨露,木棉这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及鲜艳似火的大红花,被人誉之为英雄树、英雄花。最早称木棉为“英雄”的是清人陈恭尹,他在《木棉花歌》中形容木棉花“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1959年,广州市长朱光撰《望江南·广州好》50首,其中有“广州好,人道木棉雄。落叶开花飞火凤,参天擎日舞丹龙。三月正春风”之句。
来源:本文由百花居原创撰写,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