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桑树桑黄

西藏桑树桑黄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功效

活血,止血,化饮,止泻。

主治

用于血崩,血淋,脱肛泻血,带下,经闭,症瘕积聚,癖饮,脾虚泄泻。

扩展资料

桑黄为多孔菌科真菌火木层孔菌的子实体,以子实体入药。子实体就是我们俗话所说的菌体,菌体为木质,多为半球形、或其他不规则形。菌体背部呈黑色,年份久后背部会龟裂,菌腹部褐色或黄色,边缘呈黄色。

菌体多寄生于桑、杨、柳、桦、栎等阔叶树干上,其中寄生于桑树上的桑黄最珍贵,药效更好,本文也是介绍桑树桑黄。主要生长于我国的西藏、四川、云南、东北、华北等地。

桑黄无毒,性微寒、味甘,归肝、肾经,正常人与病人均可长期服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桑黄


桑树桑黄的鉴别小技巧
正宗西藏野生桑树桑黄是所有产地中最好的桑黄,备受广大朋友的青睐。
随着西藏桑黄的野生资源越来越少,市场上假冒西藏桑黄的货也越来越多,那么正宗的西藏野生桑树桑黄怎么识别真假?接下来本文详细介绍正宗西藏桑黄的鉴别方法。
西藏桑黄特指西藏纯野生桑树桑黄,除了西藏,像秦岭、大巴山、武陵山这些产地的桑树桑黄都差不多,区别不大,我们下文统一叫内地桑黄。
看背面年轮,内地桑黄的背面多为黑灰色,只有极少数的背面为黄色。内地桑黄年轮之间的间隔深刻,轮纹粗糙坚硬,年轮一圈一圈比较清晰。
西藏桑黄的背面多为黄紫色,只有极少数的背面颜色较深。西藏桑黄年轮之间的间隔很浅,轮纹细密,一圈一圈挨得很紧,很难看清晰。
桑黄的功效与作用
软坚,排毒,止血,活血,和胃止泻。有助于治淋病,崩漏带下,症瘕积聚,癖饮,脾虚泄泻。
桑黄用途是?怎样利用更好。
桑黄,又名:桑臣、桑耳。菌盖木质,扁半球形或马蹄形,规格在2~12x3~12cm,厚1.5~10cm,浅肝褐色至暗灰色或黑色,老时常龟裂,无皮壳,初期有微绒毛,后变无毛,有同心环棱;边缘钝,淡咖啡色,下侧无子实体;菌肉深咖啡色,木质;菌管多层,层次不明显,年老菌层充满白色菌丝;管口褐色;孢子近球状,光滑,5~6x4~5微米;菌丝不分枝,无横隔,直径3~5微米。 味甘辛,无毒 功能药用:血崩、血淋、脱肛泻血、带下、经闭 药性论:治女子崩中带下,月闭血凝,产后血凝,男子痃癖,兼疗伏血,下赤血。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2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选方】1.治血淋,脐腹及阴茎涩痛:岗谷树根皮一两半,桑黄一两半(微灸)。上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2.治脱肛泻血不止:香附一两(焙),桑黄一两(微灸)。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粥饮下二十丸。 3.治妇人劳损,月水不断,血竭暂止,小劳辄剧:桑黄捣罗为末,每于食前,以温酒调下二钱。 4.治瘰疬溃烂:桑黄菇五钱,水红豆一两,百草霜三钱,青苔二钱,片脑一分。为末,鸡子白调敷;以车前、艾叶、桑皮煎汤洗之。 此物生于杨、柳、桦、栎等树干上。分布东北、华北、西北及四川、云南等地。
来源:本文由百花居原创撰写,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