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槐尺蠖天敌

...在许多城市市区内的槐树上出现了大量的槐尺蠖(俗称“吊死鬼...
(1)、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分析题中的资料可知,
市区造成槐尺蠖泛滥的原因是缺少槐尺蠖的天敌,如食虫鸟等动物.
(2)、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大致可以分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三大类.它是降低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种群密度的一种方法.它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成本低,防治面广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所不能比的.因此用姬小蜂来对付椰心叶甲的方法叫做生物防治.
故答案为:(1)缺少槐尺蠖的天敌,如食虫鸟等动物.
(2)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
怎样防治国槐尺蠖?

国槐尺蠖为害严重,常把叶片吃光,影响苗木长势。一般一年发生3代,以蛹在树木附近的松土中越冬。5月上中旬第一代幼虫孵化出来进行为害。6月下旬第二代幼虫孵化为害。8月上旬第三代幼虫孵化为害。每一代都入土化蛹。9月后最后一代入土化蛹,之后当年不再为害。

防治方法:

①药剂防治要狠抓第一代。当第一代幼虫将叶片咬出零星白点时,喷1000倍的20%灭幼脲1号。8月上旬喷600~1000倍Bt乳剂,在杀死越冬前幼虫。

②突然振荡苗枝,使幼虫受惊下垂,集中消灭。

③黑光灯诱杀。成虫有夜晚趋光性,可利用黑光灯诱杀。

④保护天敌。如麻雀、土蜂等。

⑤在卵孵化期喷洒3000倍50%辛硫磷、4000倍20%菊杀乳油或4000倍20%灭扫利。


提供至少3种关于槐尺蠖的防治方法
1.成虫羽化前,在树干基部挖蛹。 2.在树干绑15厘米宽的塑料薄膜带,然后集中捕杀。 3.在卵孵高峰到1-2龄幼虫,喷洒有机磷或菊酯类杀虫剂。
“吊死鬼”(尺蠖)为什么会从树上掉下来?
“吊死鬼”平常是呆在树上的,未老熟前也不能吐丝。但是到能吐丝了以后,它们并不立即钻入土中化蛹,还会在树上呆一段时间,这时它们一但受惊就会采取自我保护的措施——吐丝把自己悬在空中,脱离树枝。
一般突然来的大风吹过树的时候就会有不少“吊死鬼”垂下来。

另外,说明一点,它们入土化蛹的时候,并不是从树上垂下来的,而是直接爬到地面上去。

以下,尺蠖资料。

尺蠖(chihuo)无脊椎动物,昆虫纲,鳞翅目,尺蛾科昆虫的统称。幼虫身体细长,行动时一屈一伸像个拱桥,休息时,身体能斜向伸直如枝状。完全变态。成虫翅大,体细长有短毛,触角丝状或羽状,称为“尺蛾”。全世界约有12000种,我国约有43种。幼虫为害果树,茶树、桑树、棉花和林木等。如茶尺蠖的幼虫食害叶片,严重时造成光秃现象。静止时,常用腹足和尾足抓住茶枝,使虫体向前斜伸,颇像一个枯枝,受惊时即吐丝下垂;又如枣尺蠖的幼虫,不仅食害枣树,酸枣的叶片,并食嫩芽、花蕾。雌成虫无翅,雄成虫全体灰褐色,前翅有褐色波纹2条。我国南北各地最常见的桑尺蠖,其幼虫常作为“拟态”的典型代表。

生活史及习性:
每年发生1代,以蛹在树下土中8~10厘米处越冬。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羽化。雌蛾出土后,当晚爬至树上交尾,卵多产在树皮缝内,卵块上覆盖有雌蛾尾端绒毛。4月中下旬枣树发芽,幼虫孵化为害,为害盛期在5月份。5月下旬至6月上旬幼虫先后老熟,入土化蛹越夏越冬。
天敌: 有枣尺蠖肿跗姬蜂和寄生蝇。
防治方法:
1.成虫羽化前,在树干基部挖蛹。
2.在树干绑15厘米宽的塑料薄膜带,然后集中捕杀。
3.在卵基本孵化结束时,喷洒有机磷杀虫剂或菊酯类杀虫剂。
来源:本文由百花居原创撰写,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