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桕籽有毒吗

乌因子是什么样的中药

是不是“乌桕籽”?用于杀虫的,有小毒。乌桕籽,中药材,为大戟科植物乌桕的种子。

性味

甘,凉,有毒。

①《日华子本草》:"凉,无毒。"

②《纲目》:"甘,凉,无毒。"

③《天宝本草》:"有大毒。"

功用主治

杀虫,利水,通便。治疥疮,湿疹,皮肤皲裂,水肿。便秘。

①《本草拾遗》:"桕油,服一合,令人下利,去阴下水气。炒子作汤亦可。" ②《纲目》:"桕油,涂一切肿毒疮疥。"

③《天宝本草》:"通肠利便。治大便秘结,水肿病,寒火结胸。"


乌桕籽的不良反应及治疗

《南方主要有毒植物》:乌桕,乳白色树液、树叶和果都有毒。误食种子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干等症状。也可能出现头痛,眼花,耳鸣,失眠,心慌,严重咳嗽,喉痒,出冷汗等症状。解救方法:洗胃,必要时可导泻;内服后性炭;能口服的可饮淡盐水,否则就静脉滴注5%葡萄糖盐水。对症治疗:适当给予止痛剂(颠茄酊或阿托品)或针刺上脘、中脘、足三里等穴位;循环系统衰竭时则给予兴奋剂。广州草药医师建议:用冬蜜糖冲水饮服。


民间叫乌鹫子的中药在书上叫什么

乌桕子

杀虫,利水,通便。治疥疮,湿疹,皮肤皲裂,水肿。便秘。 外用:榨油涂、捣烂敷擦或煎水洗。内服:煎汤,1~2钱。

甘,凉,有毒。


乌桕读音是什么
乌桕读作[ wū jiù ]。
wū:声母是w,前鼻韵母是u,第一声。
jiù:声母是j,前鼻韵母是iu,第四声。
乌桕也叫蜡子树。落叶乔木。叶子互生,略呈菱形,秋天变红,花单性,雌雄同株。种皮外有白色蜡层,可用于制肥皂、蜡烛等;种仁榨的油叫梓油,可用于制油漆、油墨、润滑油等。
分布于中国黄河以南各省区,北达陕西、甘肃。日本、越南、印度也有;此外,欧洲、美洲和非洲亦有栽培。模式标本采自广州近郊。



扩展资料:
乌桕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木材、乳汁、叶及果实均有毒。中毒报道较多,食人中毒,出现腹痛、腹泻、腹鸣、头昏、四肢及口唇麻木、耳鸣、心慌、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等症状。
此外木材白色,坚硬,不翘不裂,纹理细致,可作车辆、家具和雕刻等用材。叶为黑色染料,可染衣物。根皮治毒蛇咬伤。白色之蜡质层(假种皮)溶解后可制肥皂、蜡烛;种子油适于涂料,可涂油纸、油伞等。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乌桕
来源:本文由百花居原创撰写,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