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的种植

香椿怎么种植方法

香椿树种植前要选好种子,选择优良品种,从中挑选出籽粒大、饱满的当年生种子。先将收集好的香椿种子轻轻搓一搓,然后浸泡到温水中,清洗干净后捞出沥干水,放在干净的容器中催芽。准备好苗床,将种子播种下去,覆土等待发芽。等小苗生长稳定后,将香椿苗移栽到土壤中。

一、种植方法


1、选择种子:香椿树种植之前要选好种子,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优良品种,从中挑选出籽粒大,并且颗粒饱满、发芽能力强的。注意储藏时间久的种子发芽率会降低,最好采收当年生的新鲜种子。


2、浸种催芽:先将收集好的香椿种子轻轻搓一搓,然后准备好温热的水,将种子浸泡到温水中,种子清洗干净后捞出来沥干水分,然后放在干净的容器中催芽,温度保持在25-30度左右,大约2-3天左右就能发芽。


3、播撒种子:等到种子大多露白后就能播种了,准备好苗床,在土表面挖出小坑,将香椿种子播到小坑中,然后覆盖上土壤掩盖种子。


4、移栽定植:香椿树适合生长在肥沃的土壤之中,要求所含的有机质丰富,还要具有透气、疏,提前在土壤中施入腐熟的有机肥或者沃叶微生物菌剂。然后把香椿苗移栽到土壤中,温度保持在20-28度左右,给予充足的光照,及时浇水补充水分。


如何种植香椿树?

1、播种育苗:选排水好、光照足的地块,按照20厘米的行距开沟,直接将种子撒在沟内,覆盖薄土薄膜即可。

2、苗期管理:及时破膜放苗,幼苗长出2片真叶需间苗,还要加强肥水管理。

3、移栽定植:冬季落叶后到早春萌芽前移栽,带土团移栽,栽后浇灌透水。

4、后期管理:生长期及时追肥、补水,采收两三次后还要矮化处理。
香椿苗怎么种植方法
知识扩展
一、播种育苗
选方便排水、光照足的地块播种,提前施足底肥,并耕地处理。地块整理好后就可按照20厘米的行距开沟,将种子均匀的播种在沟内,3厘米一粒种子即可,大概每亩地用2-3千克种子。播种后覆土覆盖薄膜,大概4-7天出苗。
二、苗期管理
香椿苗开始拱土时要及时破膜放苗,当幼苗长出2片真叶时要结合中耕松土进行间苗,若有杂草及时清理掉,避免争养。另外,间苗之后还要加强肥水管理,肥水充足才可培育出壮苗。
三、移栽定植
香椿苗的定植时间在冬季落叶后到早春萌芽之前,每亩地大概栽种3000株左右。冬季大棚用苗通常都是选在秋季落叶后移栽,带土团移栽,每亩地大概栽种6000株。栽后需及时浇灌透水,促进生长。
四、后期管理
香椿新梢生长期间要及时进行追肥,每采收一次要追肥一次,若是天气干燥需补水处理。采收两三次还要进行矮化处理,喷洒多效唑溶液就行,半月一次,连续喷洒两三次,避免徒长。
香椿树大面积植播方法
护坡砖好吧,这种时间长久,耐用,您可以百度博世彩砖问问有护坡砖
香椿树怎么种
香椿树种植技术:

1、温度调节
据观察,棚温在25℃左右,24小时嫩芽可长3—4厘米;而15℃情况下,只长1厘米;棚温超过35℃时,影响椿芽着色和品质。扣膜后10—15天是缓苗期,应着力提高气温,白天棚温可在30℃左右。经过1个多月的自然光温积累,芽子萌出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夜间控制在13—17℃,采芽期间气温以18—25℃为宜。视情况加盖草苫、纸被以增温或保温。


2、湿度调节
温棚中栽的苗木,根系吸水能力差,因而初期宜保持较高的土壤湿度和空气湿度,栽植后要浇透水,以后视情况浇小水。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以上,晴天还要向苗木喷水,以防失水干枯。萌芽后,空气相对湿度以70%为宜,湿度过大,不仅发芽迟缓,且香味大减,应及时放风排湿。

3、光照调节
香椿喜光,应尽量选用无滴膜,白天及时揭开草苫、纸被,还要经常清扫膜上杂物,以增加光照,若光照过强,可适当盖草遮阳。

4、打顶促分枝
在采摘第2茬香椿时,将顶部同时摘掉定干(从离地面40厘米处打顶)。定干后喷洒15%多效唑溶液,浓度为200—500ppm,以控制顶端优势,促进分枝迅速生长,达到矮化栽培。此后根据树型发育情况,及时打顶、打杈,确保树冠多分枝、多产椿芽,达到高产优质。

5、水肥管理
香椿为速生木本蔬菜,需水量不大,肥料以钾肥需求较高,每300平方米的温棚,底肥需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2500公斤左右、草木灰75—150公斤或磷酸二氢钾3—6公斤、碳酸二铵3—6公斤。每次采摘后,根据地力、香椿长势及叶色,适量追肥、浇水。

6、套隔光薄膜袋
谷雨后地温在18℃以上即可撤掉棚膜,让树苗自然生长。此后树苗虽发育较快,但容易老化,应及早准备黑红2层2色聚乙烯薄膜袋,当香椿芽长到5厘米时,即可套上隔光薄膜袋。这样既可增加产量,又能保证椿芽不老化。当椿芽长到15厘米时,连袋一起采下,然后去袋销售,这种薄膜袋可多次利用。

7、病虫防治
(1)香椿白粉病
白粉病产区均有分布,主要危害香椿叶片,有时也侵染枝条。发病初期在叶面、叶背及嫩枝表面形成白色粉状物,后期逐渐扩展形成黄白色斑块,白粉层上产生初为黄色,逐渐转为黄褐色至黑褐色大小不等的小粒点,即病菌闭囊壳。严重时布满厚层白粉状菌丝,影响树冠发育和树木的生长。严重时叶片卷曲枯焦,嫩枝染病后扭曲变形,最后枯死。
防治措施:
1)物理防治:及时清除病枝、病叶,集中堆沤处理或烧毁,减少初次侵染来源。
2)生物防治:加强抚育管理,重视培育壮苗,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树体的生长势和抗病能力;合理密植,及时整枝打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抗病能力;合理施肥,底肥需增施磷、钾肥,生长期间避免氮肥的过量使用。
3)化学防治:香椿萌动和柚梢期可喷1次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高脂膜1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每10d喷1次,连续喷2 ~ 3次。在发芽前或发病初期也可选用40%福星乳油8 000 ~ 10 000倍液或用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6%乐必耕可湿性粉剂4 0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均匀喷洒枝叶;10 ~ 20d防治1次,发病期喷洒15%粉锈宁1 000倍液,或高脂膜与50%退菌特等量混用,视病情连续喷2 ~ 3次。
(2)香椿叶锈病
香椿叶锈病产区多有发现,苗木发病较重,感病后生长势下降,叶部出现锈斑,受害植株生长衰弱,提早落叶,影响次年香椿芽的产量。初期叶片正反两面出现橙黄色小点(病菌的夏孢子堆),散生或群生,以叶背为多,严重时可蔓延全叶,后期叶背面出现黑褐色小点(病菌的冬孢子堆),受害后使叶变黄、脱落。
防治措施:
1)物理防治:冬季清除病叶,携带林外集中烧毁,减少初次侵染来源。
2)生物防治:及时排灌,以降低湿度,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的条件;合理施肥,避免过晚或过量施用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促进香椿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能力;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透光,改善林内小气候,减轻病害。
3)化学防治:发现香椿叶片上出现橙黄色的夏孢子堆时,初春向树枝上喷洒1~3波美度石硫合剂与五氯酚钠350倍液的混合液1~2次或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用15%可湿性粉锈宁600倍液喷洒防治,喷药次数根据发病轻重而定。当夏孢子初期时,向枝上喷1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每隔10d喷1次,每次每667m2用药100kg左右,连喷2~3次,有良好的效果。
(3)桑黄萤叶甲
桑黄萤叶甲又称黄叶虫、黄叶甲、蓝尾叶甲,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越冬,于次年4月上旬化蛹, 4月下旬开始羽化,羽化后成虫先在发芽较早的香椿、朴树、榆树上危害,当桑叶新梢长到8 ~ 10片叶时,转到桑叶上,成虫都咀食叶片,大发生时将全部叶片吃光,残留叶脉,植株生长发育受阻,危害后叶片全部发黄,如同火烧。
防治措施:
1)物理防治:利用成虫的假死性进行捕杀;在清晨敲打树干,振落地,迅速捕杀。
2)化学防治:利用植物源农药0.63%烟苦参碱500倍、生物农药BT2 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来源:本文由百花居原创撰写,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