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生法桐天牛防治

如何防治天牛

我国为害柑橘的天牛主要种类有星天牛、褐天牛和光盾天牛等,是昆虫纲鞘翅目天牛科害虫,以蛀食枝干为害。防治措施:①人工捕捉成虫,刮除卵粒及低龄幼虫。于5~7月间成虫盛发期趁成虫晴天中午交尾产卵捕杀之,并据产卵处特征(裂口稍隆起或树皮现浸润状点,为害处有流胶)用利刀刮除虫卵及初孵幼虫。②药杀和钩杀蛀道幼虫。对有虫粪的枝干,用钢丝沿孔插入钩杀幼虫,并用脱脂棉蘸药塞入虫孔,或用注射器灌药入虫道。药剂可用80%敌敌畏、40%乐果乳油5~10倍液,或用1/8~1/6片磷化铝塞入虫孔,再用湿泥封堵虫孔。③生物防治。近年应用昆虫病原线虫,对消灭天牛幼虫也有较好效果。另外,如有条件繁殖、释放天牛肿腿蜂,对星天牛幼虫防效明显。

星天牛

褐天牛


法国梧桐主要有什么害虫,怎么防治
悬铃木,即可专称“三球悬铃木”,也是悬铃木属植物的通称,俗称梧桐树,包括一球悬铃木(美国梧桐)、二球悬铃木(英国梧桐)、三球悬铃木(法国梧桐)三种。喜光。喜湿润温暖气候,较耐寒。适生于微酸性或中性、排水良好的土壤,微碱性土壤虽能生长,但易发生黄化。根系分布较浅,台风时易受害而倒斜。抗空气污染能力较强,叶片具吸收有毒气体和滞积灰尘的作用。本种树干高大,枝叶茂盛,生长迅速,易成活,耐修剪,所以广泛栽植作行道绿化树种,也为速生材用树种;对二氧化琉、氯气等有毒气体有较强的抗性。

主要虫害:有星天牛、光肩星天牛、六星黑点蠹蛾和褐边绿剌蛾等害虫。

防治方法:


1、多采用人工捕捉或黑光灯诱杀成虫、杀卵、剪除虫枝,集中处理等方法。


2、大量发生时在成虫及初孵幼虫发生期,可用化学药剂喷涂枝干或树冠,40%氧化乐果乳油、50%辛硫磷乳油、90%敌百虫晶体、25%溴氰菊酯乳油等100~500倍液。用注射、堵孔法防治已蛀入木质部的幼虫。对于多数天牛、木蠹蛾幼虫可采用:用注射器或用药棉沾敌敌畏、氧化乐果、溴氰菊酯等1~50倍液塞入虫孔;用磷化铝片或磷化锌毒签塞入虫孔,外用黄泥封口,效果均很好。

主要病害:霉斑病。

防治方法:


1、可采用换茬育苗,严禁重茬。


2、秋季收集留床苗落叶烧去,减少越冬菌源。


3、 5月下旬~7月,对播种培育的实生苗喷1∶2∶200倍波尔多液2~3次,有防病效果,药液要喷到实生苗叶背面。
怎样防治法桐蛀杆虫害
蛀虫是要吃新鲜的木质,是沿法桐树最新鲜的方向运行,在法桐树身打一洞。现在用毒签防治天牛之类蛀杆的害虫效果很好。或者用采取输液的形式,把农药打进树体。也可以把适合植物内吸的农药灌注法桐树根。
如何防治法桐上的病虫害?
这是被天牛危害所致。

天牛 Cerambycidae;longhorned beetles

鞘翅目叶甲总科天牛科的通称 。全世界已知25000种以上,中国已知2000多种。天牛是植食性昆虫,大部分危害木本植物,如松、柏、柳、榆、柑橘、苹果、桃和茶等,一部分危害草本植物,如棉、麦、玉米、高粱、甘蔗和麻等,少数危害木材、建筑、房屋和家具等,是林业生产、作物栽培和建筑木材上的重要害虫。
形态特征 成虫体呈长圆筒形,背部略扁;触角着生在额的突起(称触角基瘤)上,具有使触角自由转动和向后覆盖于虫体背上的功能。爪通常呈单齿式,少数呈附齿式。除锯天牛类外,中胸背板常具发音器。幼虫体粗肥,呈长圆形,略扁,少数体细长。头横阔或长椭圆形,常缩入前胸背板很深。
生活习性 天牛生活史因种类而异,有的1年完成1代或2代,有的2~3年甚至4~5年才能完成1代。在同一地区,食料的多寡以及被害植物的老幼和干湿程度都影响幼虫的生长发育和发生的代数。一般以幼虫或成虫在树干内越冬。成虫羽化后,有的需进行补充营养,取食花粉、嫩枝、嫩叶、树皮、树汁或果实、菌类等,有的不需补充营养。成虫寿命一般10余天至1~2个月;但在蛹室内越冬的成虫可达7~8个月,雄虫寿命比雌虫短。成虫活动时间与复眼小眼面粗、细有关,一般小眼面粗的,多在晚上活动,有趋光性;小眼面细的,多在白天活动。成虫产卵方式与口器形式有关,一般前口式的成虫产卵时将卵直接产入粗糙树皮或裂缝中;下口式的成虫先在树干上咬成刻槽,然后将卵产在刻槽内。天牛主要以幼虫蛀食,生活时间最长,对树干危害最严重。当卵孵化出幼虫后,初龄幼虫即蛀入树干,最初在树皮下取食,待龄期增大后,即钻入木质部为害,有的种类仅停留在树皮下生活,不蛀入木质部。幼虫在树干内活动,蛀食隧道的形状和长短随种类而异。幼虫在树干或枝条上蛀食,在一定距离内向树皮上开口作为通气孔,向外推出排泄物和木屑。幼虫老熟后即筑成较宽的蛹室,两端以纤维和木屑堵塞,而在其中化蛹。蛹期约10~20多天。
天牛的幼虫蛀食树干和树枝,影响树木的生长发育,使树势衰弱,导致病菌侵入,也易被风折断。受害严重时,整株死亡,木材被蛀,失去工艺价值。

危害法桐的主要天牛为光肩星天牛。

星天牛
Anoplophora malasiaca

星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星天牛体翅黑色,每鞘翅有多个白点。它体长50mm,头宽20mm。

分布与为害 星天牛又名,俗名花角虫、牛角、虫、水牛娘、水牛仔、钻木虫、铁炮虫、倒根虫、柳天牛、白星天牛。中国辽宁以南、甘肃以东各省(区)都有分布。国外分布在日本、朝鲜、缅甸。为害多种花木。幼虫蛀害树干基部和主根,严重影响到树体的生长发育。

为害状 幼虫一般蛀食较大植株的基干,在木质部乃至根部为害,树干下有成堆虫粪,使植株生长衰退乃致死亡。成虫咬食嫩枝皮层,形成枯梢,也食叶成缺刻状。

形态特征

成虫:漆黑色具光泽,雄虫触角倍长于体,雌虫稍过体长。

卵: 长圆筒形。长5.6-5.8毫米,宽2.9-3.1毫米,中部稍弯,乳白色,孵化前暗褐色。

幼虫:老龄幼虫体长60-67毫米,前胸背板前方两侧各有1黄褐色飞鸟形斑纹,后半部有一块同色的凸形大斑,微隆起。

蛹: 长28-33毫米,乳白色,羽化前黑褐色。

生活史及习性 星天牛在各地一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树干基部或主根木质部蛀道内越冬。多数地区在次年4月化蛹,4月下旬至5月上旬成虫开始外出活动,5-6月为活动盛期,至8月下旬、个别地区至9月上、中旬仍有成虫出现。5月至8月上旬产卵,以5月下旬至6月是旬产卵最盛。产卵25-32粒。低龄幼虫先在韧皮部和木质部间横向蛀食,3龄后蛀入木质部。10月中旬后幼虫越冬。

成虫飞出后,白天活动,以上午最为活跃。阴天或气温达33℃以上时多栖于树冠丛枝内或阴暗处。成虫补充营养时取食叶柄、叶片及小枝皮层,补充营养后2-3天交尾,成虫一生进行多次交尾和多次产卵。产卵前,成虫先用上颚咬1个椭圆形刻槽,然后把产卵管插入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产卵,每刻槽产卵1粒,产卵后分泌胶粘物封塞产卵孔;每产1粒卵,便在干皮上造成约1平方厘米的韧皮层坏死。

防治方法


1、 捕捉成虫:5-6月成虫活动盛期,巡视捕捉成虫多次。


2、 毒杀成虫和防止成虫产卵:在成虫活动盛期,用80%敌敌畏乳油或40%乐果乳油等,掺和适量水和黄泥,搅成稀糊状,涂刷在树干基部或距地在30-60厘米以下的树干上,可毒杀在树干上爬行及咬破树皮产卵的成虫和初孵幼虫,还可在成虫产卵盛期用白涂剂涂刷在村干基部,防止成虫产卵。


3、 刮除卵粒和初孵幼虫:6-7月间发现树干基部有产卵裂口和流出泡沫状胶质时,即刮除树皮下的卵粒和初孵幼虫。并涂以石硫合剂或波尔多液等消毒防腐。


4、 毒杀幼虫:树干基部地面上发现有成堆虫粪时,将蛀道内虫粪掏出,塞入或注入以下药剂毒杀:

1) 用布条或废纸等沾80%敌敌畏乳油或40%乐果乳油5-10倍液,往蛀洞内塞紧;或用兽医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

2) 也可用56%磷化铝片剂(每片约3克),分成10-15小粒(每份约0.2-0.3克),每一蛀洞内塞入一小粒,再用泥土封住洞口。

3) 用毒签插入蛀孔毒杀幼虫(毒签可用磷化锌、桃胶、草酸和竹签自制)。

4) 钩杀幼虫:幼虫尚在根颈部皮层下蛀食,或蛀入木质部不深时,及时进行钩杀。

5) 简易防治:利用包装化肥等的编织袋,洗净后裁成宽20-30厘米的长条,在星天牛产卵前,在易产卵的主干部位,用裁好的编织条缠绕2-3圈,每圈之间连接处不留缝隙,然后用麻绳捆扎,防治效果甚好。通过包扎阻隔,天牛只能将卵在编强袋上,其后天牛卵就会失水死亡。

6) 治疗受害树:在清明至立夏期间根系生长高峰期,选择晴天,挖开受星天牛为害树的根颈部土块,用锋利小刀刮除伤口残渣,使伤口呈现新鲜色泽,在伤口处涂上生根粉(不涂也可),然后将肥土堆放在伤口周围,并盖上薄膜块,薄膜块上端紧贴树干用麻绳捆扎牢实,下端铺开在肥土上,最后盖上挖出的泥土并压紧。不久,伤口即产生愈伤组织,重新发出新根,植株恢复生机。
来源:本文由百花居原创撰写,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