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落叶松龄组划分

龄组是什么?

(age groups)

(陈霖生)

林分或小班根据主伐年龄龄级的不同,划分的年龄组别。又称林龄组。通常分为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五个龄组。亦有将成熟林和过熟林合并称为成过熟林的。在利用航空象片判读进行森林资源抽样调查时,亦有划分为三个龄组的,即幼龄林、中(壮)龄林及成过熟林。这里的中龄林龄组,包括了近熟林的龄级。龄组根据主伐年龄或轮伐期所属的龄级划分:规定为主伐年龄(或轮伐期)的那一个龄级和超过主伐年龄一个龄级(即总共二个龄级)的林分属于成熟林龄组,简称成熟林;比成熟林龄组更高龄级的林分都为过熟林;比主伐年龄低一个龄级的林分为近熟林;其余剩下更低龄级的林分,前一半的龄级数为幼龄林,后一半为中龄林,如所余龄级数为奇数,则幼龄林多占一个龄级。例如中国北部天然生落叶松林,主伐年龄规定为V龄级(81~100年),每一龄级的期限为20年,按上述标准划分,则幼龄林为Ⅰ、Ⅱ龄级,中龄林为Ⅲ龄级,近熟林为Ⅳ龄级,成熟林为Ⅴ、Ⅵ龄级,过熟林为Ⅶ及其以上龄级。又如杉木人工林,主伐年龄为Ⅵ龄级(26~30年),每一龄级为5年,则幼龄林为Ⅰ、Ⅱ龄级,中龄林为Ⅲ龄级及Ⅳ龄级,近熟林为Ⅴ龄级,成熟林为Ⅵ、Ⅶ龄级,过熟林为Ⅷ龄级及其以上的龄级。

划分龄组的标准,世界各国不尽相同。苏联的划分标准和中国相同;日本分为幼龄林、壮龄林及高龄林(老龄林),有时也用成熟林的名称,但无近熟龄组。

划分出龄组后,成熟林及过熟林构成利用资源或利用蓄积量(但是否均可采运出来,还需另行考虑),近熟林、中龄林及幼龄林构成经营资源或后备资源,这就为森林资源统计分析、计算年伐量、规划设计森林经营利用措施提供了依据。不同的龄组,经营措施亦应不同。例如对幼龄林应实施透光伐、除伐和疏伐,中龄林及近熟林实施生长伐,成熟林实施主伐,过熟林实施主伐及卫生伐等。

见龄级。


航空象片龄组判读是什么?

(age class interpretation of aerial photographs)

(马建维)

利用航空象片测定林分龄组的作业。有目视、回归和影象密度分析等方法。目视法是根据年龄判读因子在立体影象中目视观察确定年龄。回归法是在以象片上量测与实际年龄相关的测树因子——树高、树冠直径等为自变量,年龄为因变量配制回归方程用以确定年龄。影象密度分析法是用扫描显微密度计,在象片上量取测微密度曲线,根据它的波形、平均值和空间频率等确定年龄。

龄组目视判读是常用的方法。首先要熟悉判读地区树种的生物学特征、分布和它们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生长情况,然后根据年龄判读因子,在象片上判读不同树种的龄组。龄组的主要判读因子是树冠的形状、大小、高度、色调和它们的可辨程度。这些因子随林龄的增长而变化。同一树种在不同年龄阶段有明显差别。森林判读中一般将同一树种年龄划分为3个龄组。①幼龄林的判读:在大比例尺象片上,天然幼林树冠影象颗粒小,郁闭度较大,树冠间空隙小,影象颗粒比较均匀紧密,立体影象高度很低。在中、小比例尺象片上,幼龄林显示不出单个树冠的颗粒,在立体影象观察中颗粒不明显。②中龄林的判读:在与幼龄林相同的大比例尺象片上,中龄林树冠的影象颗粒和树冠间空隙比幼龄林大,影象颗粒比较稀疏。郁闭度比幼龄林小,立体影象高度较高。在比例尺1∶25000的象片上,中龄林可以显示出单个树冠影象,立体观察中影象的高度可明显看出。③成熟林的判读:在同中幼龄林相同的大比例尺象片上,成过熟林树冠影象颗粒和树冠间的空隙比幼、中龄都大,影象的颗粒更稀疏。立体观察中影象颗粒非常明显。在比例尺1∶25000的象片上,单个树冠的影象颗粒清晰可辨。例如:落叶松幼龄时树冠很小,在郁闭度很大时树冠联在一起,分辨不开。中龄时,林内的单株树冠为圆锥形,可以区别开;树冠由受光面转向背光面的界线看得很清楚;树冠间空隙较大,在夏季摄影的全色象片上色调深灰;在立体镜下观察林分时可看到树高的一半。成熟时,林内树冠互相分离,并且大小也不同;树顶呈平形,树冠轮廓为齿状;由受光面转向背光面的界线不明显;树冠间的空隙大小和形状都不一样;在立体影象中观察树木高差不明显,在1∶25000的象片上成熟林的树冠看得很清楚,影象颗粒均匀,在全色片上浅灰或深灰色。

林龄判读应注意下列各点:①林木生长的立地条件和林龄的关系。同一树种林龄相同的树木,由于生长的立地条件不同,其影象高度、颗粒大小等因子有显著不同。②树种和年龄的关系。同一林龄树种不同的林木,它们的影象大小、色调等有很大差别。③局部比例尺变化引起影象颗粒大小的差异。


太行之秋(行政区划)-百花居

山  西


人工落叶松主伐年龄是多少年以上
支持一下感觉挺不错的

落叶松属是什么?

(l么备arch)学名:Larix Mill.。松科。因针叶在冬季凋落,故名落叶松。本属约18找增种,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高山与寒温带、寒带地区。中国有10种,1百花居变种。特征和用途落叶乔木。有长枝和短枝。叶条形,柔软,在长枝星言层远上螺旋状排列,在短枝上簇生,扁平,上面平或中脉隆起。雌雄同株,球花单生短枝顶青数困宁端;雄球花具多数雄蕊,声盟活湖里时星三同飞花药2室,花粉无气囊;雌球花直立,珠鳞多数,每珠鳞腹面具2枚胚珠;苞鳞显著。球果当年成熟,直立;种鳞革质,宿存。种子上端具翅。木材较重,硬度中等,纹理通直,结构粗,颇难加工,钉钉易开裂,且不易钉入。抗弯,耐腐朽,耐水湿,是优良的水工用材,适宜做桩木、桥梁、排水区香激语叫抗河可完涵洞等。也常作电柱、桅杆、枕木走训鸡慢角目、坑木,以及船舶、车辆、建倍原律振过筑等用材。松脂可制取松会游异约格房执溶和宁香、松节油,是橡胶、冶金等互区时看现多种工业的重要原料。十喜束破从树皮是良好的栲胶原料。有些种的茎皮可入药。主要种类①怒江红杉(L.speciosa Cheng et Law):小枝褐色或淡紫褐色。叶长2.5~5.5厘米。球果长7~9厘米;苞鳞长,显著露出,并向后弯曲溶环朝。产中国云南西北部及西藏东南部海拔2600~4000米地带。②四川红杉(L.mastersiana ***.et Wils.):1年生枝淡黄褐色或棕褐色,疏生毛。叶长1.2~3.5厘米,上面中脉隆起。球果椭圆状圆柱形,长2.5~4厘米,成熟时打渐华取及记部策内季褐色;种鳞背密被柔毛;苞鳞长,露出并反折。产中国四川灌县、汶川、宝兴、平武等地海拔2300~3500米山地。为中国二级重点保护植物。③太白红杉(L.chinensis Be态孙广委issn.):小枝下垂,1年生枝淡褐黄色至管应督富划淡灰黄色。叶长1.5营八合原准抓述支~3厘米,上面中脉隆起。球果卵状长圆形,长2.5~5厘米;苞鳞长,显著露出。产中国陕西秦岭太白山、玉皇山及佛坪、户县等地海拔2600~3500米山地。为中国二级重点保护植物。④红杉(L.potaninii Batal.):小枝下垂,1年生枝红虽地室解获例褐色或淡紫褐色,初有毛,后脱落。叶长1.2~3.5厘米,上面中脉隆起。球果圆柱形,长3~5厘米;种鳞背部有细小瘤点和短毛;苞鳞长,露出,不反折。产中国甘肃南部、四川北部岷江流域上游,大小金川流域至康定附近海拔2500~4000米高山地带,上部组成纯林,下部与鳞皮冷杉、四川云杉等混生成林。⑤新疆落叶松(L.sibirica Ledeb.):1年生枝淡黄色至淡黄灰色,初被柔毛,后脱落。叶倒卵状条形,长2~4厘米,上面中脉隆起。球果圆卵形或长卵形,长2~4厘米;苞鳞先端微露出。花期5月,球果9~10月成熟。产中国新疆阿尔泰山西北部海拔1900~3500米、东南部海拔1000~2600米山地,天山东部海拔2100~2800米山地。⑥华北落叶松(L.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乔木,高达30米,胸径1米。1年生小枝淡黄褐色,有白粉。叶窄条形,长2~3厘米,宽约1毫米,上面平,下面有4~8条气孔线。球果长卵形或圆卵形,长2~4厘米,径约2厘米,熟时淡褐色,有光泽;种鳞26~45,近五边状卵形,先端平圆或微凹,边缘微有齿,不反曲,无毛;苞鳞不露出,仅球果基部的苞鳞先端露出。种子斜倒卵状椭圆形,连翅长1~1.2厘米。花期4~5月,球果10月成熟。产中国河北雾灵山海拔1400~1800米、山西太行山1800~3000米地带,形成小片纯林或与白杄、青杄、白桦、山杨等混生成林,在低山与油松、栎类混生。⑦兴安落叶松〔L.gmelini(Rupr.)Rupr.〕:又称落叶松。落叶乔木,高达35米。树皮鳞块状剥落。1年生枝淡黄褐色。叶线状条形,长1.5~3厘米,宽不及1毫米,上面平,中脉不隆起,下面中脉两侧有2~3条气孔线。球果圆卵形或椭圆形,长1.2~3厘米,熟时黄褐色;种鳞14~30,五角状卵形,先端平,圆或微凹;苞鳞不露出。种子斜卵圆形,长3~4毫米,连翅长1厘米。花期5~6月,球果9月成熟。产中国大兴安岭、小兴安岭海拔300~1700米地带。苏联也有分布。生于山坡、山麓、沼泽、草甸等各种生境。在大兴安岭海拔500~1200米地带为大面积纯林,1500米以上呈灌木状;在小兴安岭常与白桦、山杨混生。⑧黄花落叶松(L.olgensis Henry):又称长白落叶松。1年生长枝淡红褐色或淡褐色。叶长1.5~2.5厘米,上面平。球果长卵形,长1.5~2.6厘米,稀达4.6厘米;苞鳞不露出。产中国东北长白山和老爷岭海拔500~1800米湿润山坡及沼泽地,干燥瘠薄山坡亦有分布。组成纯林或与红松、长白鱼鳞云杉、红皮云杉、臭冷杉、沙冷杉、白桦、水曲柳、色木、紫椴等混生成林。⑨日本落叶松〔L.kaempferi(Lamb.)Carr.〕:原产日本。中国东北、华北、山东等地引种栽植,生长良好。(朱政德)生物学特性喜光,能耐寒、耐水湿。在土壤水分不足的干燥南坡和干旱沙地、土壤水分过多的沼泽化和泥炭质重粘壤土上,生长不好;在山区水源沿岸,土壤水分充足、通气良好、具有大粒结构的冲积土上,生长良好。落叶松基本上是浅根性树种,但根系发育有较大的可塑性,不同的立地条件上,根系的发育状况不同。生于冲积粗沙土上的植株,侧根发达,支根多,有许多不定侧根,主根有向深层生长的能力。落叶松生长速度较快,寿命长达200年以上。(黄家彬)育种落叶松木材易劈裂、干型弯曲、苗期易遭冻害、早期落叶病严重和抗旱性差等,是育种工作急待解决的问题。在这方面,不少国家已进行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效。①引种:落叶松的引种已有悠久的历史。英国于17世纪20年代引进了欧洲落叶松、日本落叶松。在20世纪初日本落叶松引入中国,迄今已成为中国东北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②杂交育种:早在19世纪前就有了美洲落叶松X欧洲落叶松杂种的报道。1905年苏格兰获得过既速生又抗溃疡病的日本落叶松X欧洲落叶松的杂种。1934年苏联作西伯利亚落叶松、欧洲落叶松和日本落叶松的杂交试验,杂种明显地表现出生长优势。日本在日本落叶松×兴安落叶松的杂交中获得了耐寒性、抗鼠害性强的杂种,并在日本北部大量繁殖。中国从60年代开始进行落叶松的杂交试验,日本落叶松和兴安落叶松正反交、日本落叶松×长白落叶松和兴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的杂种苗有明显的优势。1965年开始选优,并建立了初级无性系种子园。③种源试验:日本选出了日光地区的优良种源,既速生又抗病。(吕航 张颂云)造林技术①采种:落叶松一般12~15年生时开始结实,但不同的种,开始开花结实有差异。长白落叶松人工林20年生左右开始结实,大量结实于35年生以后。每100公斤球果可出种子3~4公斤。②育苗:地表温度在10℃以上时即可播种。经雪藏处理的种子发芽快,出苗整齐。播后5~7天开始出土,10~15天全部出齐。播种量依种子质量和不同种而定。长白落叶松,种子发芽率50%,播种量每公顷70~90公斤,播种前苗床要灌足底水,覆土后要镇压一次。幼苗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水、肥条件要求不同,灌水施肥应因时制宜。播种后到幼苗长出新梢前,灌水要少量多次,经常保持床面湿润,以利种子发芽、幼苗扎根。在幼苗长出新梢,苗木进入高生长期,气温逐渐增高,要增加日灌水量,多量少次,保持苗木的水分平衡,并开始追施氮肥,以防出现早期封顶现象,影响苗木的正常生长。当苗木生长趋向迟缓时,停止灌水,及时施磷、钾、氮,促进苗木木质化。苗木出齐后一个月左右进行间苗,过半个月再间苗一次,每平方米约保留450~550株。要及时除草,幼苗出真叶前后开始松土。松土前先少量灌水,松土后要灌足水。③造林:造林地最好选择具有良好结构、湿润、肥沃的沙壤土,疏松的粘壤土或河谷冲积土及滩地。排水良好的草甸土、山地棕色森林土也适于落叶松生长。一般均采用植苗造林。春季造林时,要防止主根卷曲和侧根缠结。降水量大和地势平坦的采伐迹地,土壤含水量过大,容易发生冻拔危害,可不整地,而采用窄缝栽植法。这种方法,在中国东北林区称为保土防冻更新法。造林密度要因地制宜。在土层薄、干燥的地区应进行密植,以培育小径级材和发挥森林的水土保持作用为主,每公顷4400株。在土层深厚、肥沃、湿度较高的坡地和谷地,以培育大径材为目的的,每公顷2500~3300株。④抚育管理:造林当年及第二年除草、松土2~3次,第三年2次,第一至二年结合除草在幼树根部培土踏实,防止苗木露根影响成活。造林后4~5年时需要进行除伐。抚育间伐开始年龄、间伐间隔期以及间伐强度与初植密度、立地条件及经营强度等因素有密切关系。造林密度每公顷为2500~4400株的林分,一般在10~15年开始间伐。砍伐时应注意不要造成林中空地,对偏冠位于林缘的,或干形弯曲位于林中空地的立木,可暂时保留待后期间伐。对个别影响周围树木生长的“霸王树”应伐除。第二次间伐与前一次间伐的间隔期一般为5~10年,间伐后林分郁闭度保持0.6~0.7。主要病虫害有落叶松早期落叶病、落叶松种子小蜂、落叶松枯梢病、落叶松干枯病、落叶松心材褐斑、落叶松癌瘤病、西伯利亚松毛虫、落叶松花蝇、落叶松球蚜等。(黄家彬)参考书目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东北落叶松松林》,中国林业出版社,1962。



青松和落叶松一不一样?

注达便义英斤尔攻落叶松有华北落叶松和兴安落叶松之分。华北落叶松原产山次京章场反井赵西、河北;兴安落叶松原产居素二就第例粉求月孩黑龙江、内蒙东北部。 落叶松属于松科落叶松属,性喜光,耐寒,叶条状扁平,散生或簇生,适应性强。寿命长,生长快,木材经济价值高,是人工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的一种好树种。黑龙江省落叶松主要树种有兴安次飞料速少响汽倍落叶松、长白落叶松和日本落叶松,广泛分布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东部山区等地。 好多的松树都可以叫青松,所以青松应该不是一个单独的种类。


来源:本文由百花居原创撰写,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