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花怎么养护最好

牡丹花怎么养?
牡丹花如何养护:调配土壤,提供光照,施加肥料。
养护牡丹花时,要将其栽种到腐叶土、园土和河沙搅拌均匀的土壤中,再将栽种好的植株放置在通风的散光环境下,为牡丹花每天提供不少于6小时的光照,若想植株生长的更加旺盛,可以在孕蕾期、生长期和花期分别施加一次肥料。
调配土壤:
牡丹花喜欢疏松、肥沃且养分含量较高的土壤,可以使用腐叶土、园土和河沙,按照2:2:1的比例混合调配,调配好的土壤,要放置在阳光下晾晒三天,消灭其中的细菌,避免牡丹花在生长的过程中,产生病害。
提供光照:
牡丹花是一种喜光的植物,在养护时要将其放置在向阳的窗边或者阳台,为植株每天提供6-8小时的光照,促进花叶分化,注意夏季的光照较为强烈,需要将牡丹花放置在半阴的环境下,以防强光灼伤花苞。
施加肥料:
想让牡丹花生长的更加旺盛,可以在春季植株孕育花蕾的时候,为其施加一次氮磷钾肥,促进枝叶的生长,等到牡丹花盛开后,则要施加以磷钾肥为主的肥料,而秋季植株生长的时候,还要施加一次复合花肥,延长牡丹花的花期。
牡丹怎么养

牡丹花的养护方法:要注意浇水、修剪、施肥和遮阴。


1、浇水

春季气温回升快,但仍有寒潮侵袭,早浇春水很有必要;可有效降低地温,延缓植株萌芽,避免牡丹遭受晚霜和倒春寒的危害。若浇水过晚,不仅起不到防寒、防冻的作用,还会影响开花质量。

因此,浇春水宜早不宜迟,在早春浇最为适宜,此时浇水还应本着见干见湿、浇则必透的原则,以土表不积水为宜,不可水过地皮湿。但牡丹盛花期则应控制浇水,浇水过多会缩短花期,使花朵过早凋谢。


2、修剪

春季牡丹往往在基部萌发大量底芽,适时修剪十分重要。对牡丹进行修剪,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要对牡丹修脚。除用作更新枝或矫正冠形的枝条保留外,其余新生的土芽应全部剪除,以避免其生长消耗大量养分,影响开花质量和夏季花芽分化。

二是要将过多花蕾疏除。本着去弱留强的原则进行疏蕾,每个枝条只可保留一个健壮花蕾。三是将不打算留种植株的残花剪掉,防止因其结实而消耗大量养分。


3、施肥

牡丹春季一般要施两次肥,即早春的花前肥和仲春的花后肥。第一次为花前肥,也就是促花肥,宜在3月上旬进行。这次施肥对牡丹当年开花、花大色艳有很大促进作用;第二次为花后肥,宜在牡丹开花过后半月内进行。

这次施肥可促进植株生长和花芽分化,对第二年开花的多少和好坏有直接影响。在日常管护中人们往往忽视花后肥,实际上这次施肥非常重要。

因此,一般在花谢后半个月内追施1次以磷、钾肥为主的复合肥,同时也可适当施一些经腐熟发酵的圈肥。若花后植株长势不佳,还可用0.2%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追肥,以促使植株枝繁叶茂。


4、遮阴

花后要适当遮阴。牡丹虽喜光但忌暴晒,花开时在弱阴下生长最好。5月初为牡丹盛花期,如果不进行适当遮阴,温度过高,不仅会缩短其花期,而且也易使盛开的花朵失去光泽,降低观赏价值。

因此,牡丹开花期间应采取适当遮阴措施,使其接受到早晨9点前和下午5点后的光照。这样可使牡丹花大色鲜,花期延长,还可有效避免叶片被阳光晒伤,出现焦边等现象。

牡丹的花期管理注意事项:

充足的光照对牡丹花的生长十分有利,但不可长时间烈日暴晒。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25℃,25℃以上植株休眠。植株在开花前期间,要及时通风,避免温度过高,影响植株的生长。

牡丹的特性是“四宜四怕”,即宜凉怕冻,宜暖怕热,宜光怕阴,宜干怕湿。因此,种植牡丹要选宽敞通风、上午有阳光、土壤肥沃疏松的地方,不可种在积水地、阴湿地、瓦砾地。

牡丹的种植与其他花卉不同,牡丹栽种后不需要灌水,更不能浇粪水。人冬壅土即可防寒,春暖后扒开壅土,以利生长。牡丹越冬要覆草防冻,3月天暖即应扫除覆草。


我家是哈尔滨的,我想养一盆牡丹花,请问怎么能养好?有什么注意事...
一、时间

  牡丹盆栽的适宜时间和大田分栽一致,菏泽、洛阳通常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为宜,过早栽植易于“秋发”,过晚根部生长缓慢,植株生长不旺,甚至翌年花后容易枯死。

  二、方法

  牡丹在盆栽前,先将苗木挖出晾晒1~2天,使根失水变软,便于修剪和栽植。栽植前,将花盆放在水池中吸足水分。栽植时,先在盆底排水孔垫一瓦片,防止漏土;再铺上2~5厘米厚的小石子或废棕绳等物,易于排水。栽植前还要对牡丹苗木进行整形修剪,使地上和地下部分均衡,造型美观大方,便于栽培管理。首先剪去枯枝、败叶和过长的根,并将根系放在1%的硫酸铜溶液中消毒5~10分钟。然后,把苗木放在盆中央进行填土栽植,边填土边用手压实,至距盆上沿3~5厘米时不再填土。盆栽后,盆面可配上太湖石、英石、笋石与牡丹株相依为伴,不仅增加盆栽牡丹的美观,使盆面碧翠一片,生机盎然,还可起到保湿、隔温作用。

  三、管理

  (一)浇水。盆栽因其容量较小,装土少,持水量有限,必须及时浇水,方能保持牡丹的正常需水量,栽好后应马上浇透水1次,以后每隔3~4天浇水1次,以保持盆土湿润为宜。若土壤过湿。易使枝叶徒长,长时间过湿或积水还会烂根。尤其夏秋季节,更应控制盆土的湿度,做到不干不浇。过湿芽旺秋发,翌春不开花。

  (二)施肥。盆土养分有限,只有适时追肥,才能保证牡丹正常生长发育。追肥可以在翌年春季开始,将芝麻、花生、豆饼水泡经发酵后使用。施用时要对水,生长期每周施肥水1~2次。开花前和花期可每天浇1次。花谢后宜养花进行叶面喷肥,冬季休眠期可不追肥。
  回答者: 老花匠 | 二级 | 2006-3-2 20:40
  牡丹除露地栽培外,还可以进行盆栽观赏。栽植季节以9-10月为最好。盆栽牡丹应选择适应性强、早开花、花型较好的洛阳红、胡红、赵粉等品种。植株宜选用芍药作砧木嫁接的3-4年小棵牡丹或具有3-5个枝干的分株苗。

  盆栽时,盆底可用粗砂或小石子铺3-5厘米厚,以利排水。盆土宜用黄砂土和饼肥的混合土,或用充分腐熟的厩肥、园土、粗砂以1:1:1的比例混匀的培养土。填土要使根系舒展,不能卷曲;覆土后要用手压实,使根系与泥土紧密接触,才易于成活。上盆后浇一次透水,放半阴处缓苗。转入正常管理后,可放置向阳处,保证其有充分的阳光照射。生长期间要经常松土,每隔半个月左右施一次复合肥。新上盆的牡丹,不能施肥,特别忌施浓肥,否则肉质根会发霉烂死。半年后可逐渐施些薄肥,如腐熟的鸡粪水或豆水等,肥水比例以20%-30%为宜。新上盆的牡丹第一年不一定能开出好花,但培养1-2年后,就能连年开花。牡丹一年在4月中、下旬开花,开花前可追施1-2次液肥;开花后半个月再追施1-2次液肥;伏天可用麻酱渣(每盆约40-50克)施1次干肥,以利花芽分化。

  牡丹系肉质根,稍能耐旱,最怕积水,故浇水是否得当,是盆栽牡丹成败的一个关键问题。一般早春出室的牡丹,应先施一次肥水,然后浇透水,水稍干后松土。以后浇水应根据天气、盆土情况,适时、适量进行,经常保持盆土湿润,有利牡丹生长开花。合理的浇水,应该是见干见湿,不宜浇大水,防止盆内积水,以免烂根落叶。

  牡丹开花时,可设棚覆盖或暂时放在室内,避免阳光直射,这样可延长开花期,对主枝顶芽是叶芽的,应摘去,以免徒长,影响开花。为使牡丹开花鲜艳,花期可用0.5%-1%的磷酸二氢溶液进行叶面喷施2-3次。牡丹花谢后,要进行一次整形修剪,及时剪去残花及花梗,不令结籽,保留茎部的1-2个外侧芽,这样可使植株生长旺盛,保证次年开花。

  牡丹虽然较耐寒,但在华北等寒冷的地区,立冬前后,应搬入室内,放在房间的向阳处,室温保持0度左右即可。次年出室不宜过早,须待清明前后再出室。不太寒冷的地区,可选隐风处将花盆埋入土壤内,使盆面与地面平齐,以保持盆土的湿度和温度,也可保证牡丹安全越冬。待第二年春天牡丹花现蕾后,再连盆将牡丹从地中挖出,进行正常管理。
牡丹花怎么养
如何养好牡丹花   一、肥水管理   牡丹由于木质层和纤维层薄,输送水分和养分相应较慢,故追施肥料不能过浓,必须薄肥勤施,更不得浓液追施。秋冬以干为宜,不得灌大水。水多肥浓,牡丹的肉质根系吸收不了,会损伤根系,来年叶片黄化,无花可开,长时间下去会导致植株死亡。并喷施花朵壮蒂灵促使花蕾强壮、花瓣肥大、花色艳丽、花香浓郁、花期延长。二、修剪进入冬季,牡丹叶片停止生长,处理休眠期。必须及时剪去病虫枝、重叠枝、并生枝、细弱枝、衰老枝、向内生长枝及徒长枝,通过疏剪、短截、除蘖延长牡丹的寿命。让牡丹通风透光,不易孳生病虫害,能保证树势不衰,枝粗叶茂。三、翻土进入冬季,翻挖土层,使表层土和深层土调换,连续几次翻晒使土壤疏松透气。清除杂草,消灭虫卵,把追施的有机肥、复合肥、微生物肥等残留部分调拌均匀再用,减少病虫害。可及时用农药混合新高脂膜防病虫,保护叶片。四、夏秋管理 夏秋季节高温多雨,酷热潮湿,是栽培牡丹的关键时期,需进行特殊养护。首先应停止施肥,控制浇水。大雨过后,应及时排水,否则水热伤根,会造成植株死亡。烈日蒸晒也易灼伤叶片,应注意适当遮荫。此外,松土除草要随时进行,适时喷施新高脂膜,不怕太阳暴晒蒸发,能调节水的吸收量,防旱防雨淋。夏秋是牡丹病害多发季节,其中以叶斑病和褐斑病最为严重,应提前预防。对叶斑病的发病初期可喷160至2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或500倍的代森锌加新高脂膜(提高农药的有效成分率)一次。对牡丹根腐病,应在土壤中撒入25克/平方米的呋喃丹颗粒剂,效果比较理想,喷施护树将军,安全越冬。五、冬春管理
1、牡丹叶子落完后,及时整枝修剪,修剪后给伤口涂抹愈伤防腐膜,使其伤口快速愈合。株形过大时应及时分株,喷施新高脂膜防止病虫害侵袭。
2、初冬将花盆浇透水后移入室内通风向阳处,温度保持0~4℃之间,盆土以不干为宜。喷施新高脂膜保肥保墒,保温防冻。
3、翌年4月上旬,牡丹花芽敞未萌动时,移至室外向阳处,浇透水追肥一次,肥料一般施豆饼、骨粉、绿肥等,以后视盆土干湿情况浇水,也可将盆直接埋地下进行正常护理。
来源:本文由百花居原创撰写,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