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怎么种植养护

芍药花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种植时间

芍药可通过芍药根来种植,最佳的种植时间是在秋季,也就是每年的8月底至9月下旬这段时间。种植时间不能太早或太晚,要不会影响到生长,秋季正好气候凉爽适合栽种,并且能愈合长出新根,等到第二年春季可以迅速生长。


二、块根准备

先准备好块根,在气候凉爽的9-10月份,将块根挖出来,然后抖落土壤,晾晒好切成带小芽的块根。不能立即栽种到盆中,可先放在旁边晾干切口,涂抹上硫磺粉杀菌。

三、准备土壤

将种植地区的土壤平整好,选择土层深厚的栽种地点。如果是盆栽种植的话,要提前配置好疏松透气、营养肥沃的沙质土,提前施入底肥。

四、进行种植

整理好土壤,将带有小芽的块根栽种进去,然后覆盖上土壤轻轻压紧,大约覆盖10厘米厚的土层即可。要使小芽露在外面,栽种好浇次透水,养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五、后期管理

种植之后还是要注意好管理养护,养在散光下,定期浇水保持湿润,保持适宜的温度,定期除草。


芍药花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是什么?
芍药被人们誉为“花仙”和“花相”,因自古就作为爱情之花,现已被尊为七夕节的代表花卉。芍药为肉质根,根系较长,耐低温,喜欢肥沃的土壤,故应栽植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中,栽于黏土和低洼积水的地方易烂根。喜欢充足阳光,但在盛夏烈日下易焦叶,夏季喜凉爽气候,应注意遮阴。
芍药的养殖有4个要点:
1、种植时间:芍药喜阳光、耐寒,对气温要求宜凉怕热,夏季高温时会生长不良。秋季为栽植芍药的最佳时期。
2、土质:芍药为肉质根,栽植时要选择疏松、肥沃而又略带酸性的砂质土壤。不宜在碱性土壤中生长。若土壤碱性过大,会引起叶片黄化,甚至萎缩枯死。
3、整形修剪:为了使芍药花多色艳,生长健壮,整形修剪是十分重要的。芍药栽植2-3年即可进行定干。对生长势特强,生长旺盛的品种,可以修剪成独干的芍药。对生长势弱的品种,一般剪除细弱枝,保留强枝。
4、病虫害防治:芍药常见病虫害有褐斑病、炭疽病、锈病、根部腐烂病及根瘤线虫病、天牛、红蜘蛛、金龟子、蝼蛄等。病虫害防治要以早期预防为主。对于真菌类病害,要选用稀释400倍后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而对于虫害,要用稀释100倍后的苯丁哒螨灵乳油进行喷洒防治。
芍药种植注意事项:
1、芍药定植后不能经常移栽,否则会损伤根部,影响生长和开花;
2、为使芍药良好生长,每年需进行合理施肥。每次施肥后,都要浇足水,并应立即松土,以减少水分蒸发。雨季应经常中耕除草;
3、盆栽芍药霜降后要剪去枯萎枝叶,以防孳生病虫。越冬期间无需移入室内,放置在阳台上或房檐下阳光充足处,盆土不要过干即可。
4、芍药要经常修剪花苞,在植株开花期,要剪掉过密的枝条,并且每个枝条上花苞不能超过8个,可以使养分更加的集中,让植株开出更鲜艳的花朵。
5、芍药具有一定的抗寒耐热性,最适宜植株生长的温度在18℃~26℃之间,夏季气温不能超过40℃,以免造成植株枯萎现象,冬季气温不能低于5℃,避免芍药因温度太低进入休眠期。
芍药花栽培与管理
排水要好,芍药喜凉爽气候,具有春发芽、秋生根的特性。高温炎热季节,植株呈半休眠状态,喜欢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忌盐碱土。由于芍药是肉质根,耐旱但怕积水,如土壤板结积水很容易使芍药肉质根腐烂。入冬至早春的整个休眠期,土壤都应保持湿润,不可太干,但排水要畅通,忌积水,否则地下块根易腐烂致死。
芍药一般采用分株繁殖。盆栽芍药可结合分株一两年换盆一次,换盆时应多保留些宿土。俗语称“春分分芍药,到老不开花”,因此芍药通常于10月份待其地上部分枯萎后进行分株,春季不宜移植。分株时需将根株掘出,用利刀顺根部裂缝处切开,使每丛带有3至5个饱满充实的芽及下面的根群,切忌伤害芽眼,然后栽于施过基肥的沙质土壤中,覆土3至4厘米,保持土壤润而不渍,一般分株栽植后第二年即能开花。
芍药在植株生长期间特别是现蕾期和开花期不可缺水。同时,要及时疏蕾,侧蕾出现后应摘去,以便养分集中,促使顶蕾花大。花凋谢后,应及时剪去花梗,以免结籽,消耗养分。芍药花谢后半个月,即6月下旬要进行施肥,以及时补充芍药开花期所消耗的养分,为芍药进入第二个旺盛生长期打好基础。
怎么养护好芍药花,芍药花的养护方法
盆栽芍药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一、盆栽芍药花的养殖:

1、土壤:芍药为肉质根,栽植时要选择疏松、肥沃而又略带酸性的砂质土壤。不宜在碱性土壤中生长。如果土壤碱性过大,会引起叶片黄化,甚至萎缩枯死。

2、浇水:芍药除自然降水外,一般不需要经常浇水,通常只在需水量最多的开花前后并遇春旱时才适当浇几次水,以补充土壤水分的不足,每次浇水量不宜过多。

3、施肥:芍药施肥要控制,每年施肥三次,第一次在新梢迅速抽出。叶及花蕾正伸展时,以施速效肥为主,称之为促花肥。

4、整形:芍药整形主要包括定干、修枝、除芽、疏蕾、剪除残花,栽植2~3年即可进行定干。对生长势特强,生长旺盛,可以修剪成独干的芍药。对生长势弱,发枝数量少,一般剪除细弱枝,保留强枝。

5、病虫:芍药常见病虫害有褐斑病、炭疽病、锈病、根部腐烂病及根瘤线虫病、天牛、红蜘蛛、金龟子、蝼蛄等,其中竭斑病、炭疽病、锈病为真菌病害。病虫害防治要以早期预防为主,一旦有病虫害发生,要根据发生程度及时用药,适当缩短喷药间隔期,增加用药次数。
二、盆栽芍药花的注意事项

1、芍药定植后不能经常移栽,否则会损伤根部,影响生长和开花,为使芍药良好生长,每年需进行合理施肥。每次施肥后,都要浇足水,并应立即松土,以减少水分蒸发。

2、盆栽芍药霜降后剪去枯萎枝叶,以防滋生病虫害。越冬期间不需移入室内,放置在阳台上或房檐下阳光充足处,盆土不要过干即可。
3.芍药开花前,侧蕾出现后,可及时摘除,以便养分集中,促使顶蕾花大花美。花谢后,如不打算播种繁殖,应随时剪去花梗,以免结籽,消耗养分。
来源:本文由百花居原创撰写,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