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竹的繁殖

百合竹怎么长成多枝

百合竹能够长成多枝,需要保证每天5个小时以上的散射光照时间。当土壤变干时,及时给百合竹进行浇水,在生长初期施加少量基础肥料,生长期施加氮磷肥。每隔2~3个月,进行一次松土,定期修剪百合竹的叶片,促进分枝的生长。

百合竹长成多枝的方法

百合竹一般通过播种和扦插的方式进行繁殖。播种时将百合竹的种子浸泡在热水中3~4个小时,将种子均匀撒在土壤中,保持种子之间的距离为5~8厘米。扦插时选择健康的百合竹枝干,将其剪成10~15厘米的截段,消毒晾干后,垂直插入土壤中进行栽种。

百合竹养殖时,需要保证每天5个小时以上的散射光照时间。在夏季需要做好遮阴措施,防止叶片被灼伤,影响植株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在冬季可以将植株移置到温度在5℃以上的室内培养。

当土壤变干时,一定要给百合竹进行浇水,浇水要浇到水从盆底流出为止,在夏季可以对植株的叶片和周围进行喷水,在冬季减少浇水的量。在百合竹的生长初期施加少量的基础肥料,在生长期施加氮磷肥。

养殖百合竹时,定期需要进行松土和修剪。每隔2~3个月,进行1~2次松土,降低土壤粘性,防止土壤结板现象的发生,能够保证植株根系正常吸收养分,长出更多的分枝。定期修剪生长茂密处的叶片,改善植株的通风透光性,将枯萎、病虫害、重叠、交叉的枝干全部剪掉。


百合竹怎么繁殖


1、播种繁殖:在春秋季节播种,直接将种子撒入土壤中。
2、进行扦插:选取健壮成熟的枝条,插入排水良好、肥沃的基质中。
3、苗期管理:及时清除杂草,出苗后每隔7-10天施一次稀薄的饼肥。
4、移栽上盆:根系长至5厘米时,栽种到透气的花盆中。

百合竹繁殖方法


1、播种繁殖

百合竹可以播种繁殖,适宜在春季或者夏季进行,首先对土壤和种子进行严格的消毒,然后把种子放在温水中浸泡,12个小时后取出晾干,等百合竹干燥后直接撒播到土壤中。


2、进行扦插

百合竹可以在每年对3-5月份扦插,选取当年生的健壮成熟的枝条,长度在8-10厘米左右,硬茎保留3-4个芽,嫩枝留3-4片叶,然后将其插入排水良好、疏松的沙质壤土中。


3、苗期管理

当百合竹小苗长至3-5厘米时,要及时清除杂草,并结合间苗施肥,每隔7-10天施一次稀薄的人粪尿和饼肥,溶液尽量不要浇到叶片上,并且施肥后要向叶面洒水,以免灼伤。


4、移栽上盆

待百合竹小苗根系长至5厘米时,可以移栽上盆,在材质透气的花盆中装入疏松、肥沃的土壤,然后把百合竹放入,用泥土将根系掩埋,最后浇一次透水。


百合竹怎么繁殖
百合竹繁殖方法
可用播种法或扦插法,大量繁殖可用播种法,春至夏季为播种适期,发芽及发根适温为20~25℃。扦插以春、秋季为适期,剪取枝条每段10余厘米,若带有叶片要剪去大半,扦插于湿润砂床或土壤,保持湿度,接受日照50%~60%,约经30-40天能发根。

播种法

多用于大量繁殖,播种季节以春夏为佳,发芽及发根适温为20~25℃。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且富含腐殖质的砂性土壤生长最佳,可以用植物营养土、腐叶土和河沙各1份混合配成。
点击查看图片
百合竹

扦插法

春季将截下的茎干剪成5厘米至10厘米不带叶的茎节,或剪取基尖易干枯。长期在室内荫蔽处部分生的带茎尖的分枝,插于洁净的粗河沙中,浇透水,用塑料袋罩住,保持基质湿润,置室内明亮处,25天左右可生根。或将剪下的分枝插入水中,25℃时半月左右可生根。

百合竹性喜高温、多湿的气候,温暖湿润的半荫环境。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28℃,冬季越冬温度应不低于10℃,温度稍低和空气干燥都会引起叶尖干枯。耐阴性强,虽在全日照或半日照条件下均能生长,但在遮荫 50%-70%时生长最好。对水分的要求不严,耐旱,也耐湿,不耐寒,怕烈日曝晒,但适宜生长于湿润而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喜湿润的环境,在空气湿度高时生长旺盛,生长期间宜多向叶面及周围环境喷洒水分,并每半个月施一次肥料。
百合竹如何扦插?用水还是用土?
繁殖:可用播种法或扦插法,大量繁殖可用播种法,春至夏季为播种适期,发芽及发根适温为20~25℃。扦插以春、秋季为适期,剪取枝条每段10余厘米,若带有叶片要剪去大半,扦插于湿润砂床或土壤,保持湿度,接受日照50%~60%,约经30-40天能发根。
来源:本文由百花居原创撰写,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