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人生陈铁梅

艺术思维与审美人生01写给人生的醒者
我在以前的文章谈过,有时间要谈一下什么是艺术思维,今天就开始准备漫谈一下艺术思维。

这几篇文章结合自己近期的学习心得与思想感悟主要谈为什么要谈艺术思维,什么是艺术思维,以及人生的艺术化问题。

我所谈的艺术思维和审美人生,可能和大学里的艺术专业里的那艺术课程有一点不同,那些高校课程里的艺术专业重于培养学生的是对于一种艺术品的历史知识,你比如说我给你讲《向日葵》,就开始介绍梵高这个人的背景,他用色的技法,为什么他的作品有宗教因素等等知识的内容,以便让大家了解更多或者是具体的艺术创作的技巧, 这里面有两个很重要的问题被忽略掉了,就是艺术感觉和艺术的情怀。

其实,我们对于很多艺术品的欣赏,首先的反应就是自己的感觉,你不管别人怎么论证如何推荐,你说这幅画是很伟大很美的,可是我没有感觉到,你也没办法说服我,所以我自己的这种感觉非常关键。

所以说一个美学家,他可能经过严格的理论训练,如果他没有在人生中体验到一种审美的情愫,可能他对美的感觉,可能不如一个六七岁的小孩,这是我在观察生活时发现的情况。

对于艺术思维本身,我虽然一直追求一种深度,说实话我本身也谈不上深厚的艺术造诣,所以,我要谈的不是一些作品的技法,更多的传达的不是具体的技巧,历史背景的知识, 而是我对艺术的感觉,和艺术情怀。

我还是从一个故事谈起吧,有一次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参加一个科技的会议,他给在场很多的科学家,他出了一个上联,说大家谁能对得上,上联叫“三强韩赵魏”,我们知道战国七雄韩赵魏都是其中三个,但是这个对联难对的在哪呢?

他这个三强就隐含着在场的钱三强的名字,所以你下联要对的肯定也得是一个科学家跟他名字及身份得对应上,大家想半天想不出来,后来华罗庚自己就对了下联叫,“九章勾股弦”。赵九章数学家,勾股弦定理这大家都知道,大家一致认为华罗庚这个数学家出的这个对联啊,它有非常高的艺术感觉和艺术情怀。

我们知道苏步青先生是著名的数学家,但一般他的演讲他不是讲数学,他讲古典诗词,这给我一种蛮大的启发,作为一个理工科院校毕业的学生,你说你在你的专业知识上水平再高,大家也觉得理所当然很正常,可是如果你诗词歌赋都很精通,口才也很好,文笔也很好,那大家就要惊叹了。

所以,我很早就开始关注人文方面素养的培养了,而且我也可以很自信的很从容的在科学与人文的大海中徜徉。

我有这样一种体会,科学与艺术,就像车的两个轮子,鸟的两个翅膀,“车之两轮,鸟之两翼”,要讲一种均衡,这样它这个奔跑起来,飞翔起来速度才能快。

在人类历史上,讲科学与艺术最好的人,应该是赫胥黎,因为很多人认为,你这个科学的发展已经把艺术给否定掉了,所以作为艺术来讲,科学的发展是艺术面临的一个很大的敌人,可是赫胥黎不这样认为,他认为科学与艺术就像圣牌的两个方面,我们经常讲硬币的两面,后来我觉得这个说法不太严肃,还是赫胥黎这个说法好, 科学与艺术就像圣牌的两个方面,它是人性中固有的成分。

他说,假如有一天,我们不再去惊叹那个高山和峡谷之美,假如有一天,田野里边的玫瑰花在我们的眼里不如所罗门的那个高贵的衣服的时候,那就是我们人性中艺术的丧失。

也就是我刚才说的那艺术情怀的丧失,这个怨不得科学,这是我们人性中最本性的东西的一种泯灭。我谈过关于人生的动与静,也谈过关于治学的深与广,在我们人生发展的知识结构里,科学和艺术,它是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可是从我们人性本身来讲,科学与艺术,都是我们精神的家园里边不可缺少的部分。

我之所以要谈谈这个艺术思维,并不是开阔我们的视野,更多的是针对大家的这种情怀,那种我们在生活的无序中慢慢的被我们忘掉的情怀,那种始终在我们精神家园呼唤我们的情怀,这就是艺术。

如果我们能够用艺术的方法,来观察一下这个社会,来塑造一下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的人生或者要诗意的很多。

那我就先谈谈诗意吧,为什么我们的生活需要诗意?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在他的诗里面讲了一句,“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就是说你的生活,人不应该只是存在这个世界上,是应该诗意的存在这个世界上,用诗意的眼睛,诗意的方式来生活。

德国哲学家海德哥尔发现了,他一直要寻找最能表现他哲学的观点,我们现在一般觉得诗意,是因为海德哥尔,其实最早是荷尔德林提出来的。

德国哲学家海德哥尔被称为德国的老子,现象学派的一个领军人物,他就是一个诗意的栖居,他原来在讲人的存在,我们首先在这个世界没有存在感,感觉不到自己存在,没有存在感就更加麻烦,感觉到自己存在,又觉得存在的不幸福,什么样的存在还是幸福的?

这就是提出来了诗意的栖居,其实它真正要表达的就是人生的艺术化的问题,这都是我们“化”的方式。

所以,这是我要谈的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谈艺术思维,就是它的缘起。

生活很繁忙人很累,我为什么要关注艺术,请给个理由?想必是很多人都有这些的疑问,没有进行过艺术创造的人尤其会这样想。

那如果把我们的视野放得再远一点,悠远一点,有人说艺术是人性中固有的成份,你有什么证据?那我们必然要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人类最开始的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对待这个世界的?

我谈两个生活中的现象,大家很快就能明白这个问题。

一个是你现在随便看到一座高山,这个山我们怎么称呼?我们叫山头,山腰,山脚,看到了吧,这就是我们祖先对山的概念。 山是一个有生命的东西,所以他也有头有腰有脚,是用一种情感移入(移情)的形象方式,来观察这个世界的。

这就是我们人类从一开始就用这样的一种方式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我们举的一个生活化的例子。

我再举一个思想方面的例子,大家对这个问题恐怕了解的就更为透彻了,中国最早的经典叫《易经》,这易经用什么方式来处理世界啊,用形象,所以它把这个世界自然界首先概括为阴阳两个符号,然后阴阳两个符号组成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是用形象所构成的, 比如说这个六十四卦里边最核心的八卦,它分别代表天地山火雷电水泽,它已经把世界变成了一种形象的象征的这种世界 。

所以我们这样的一种古老而恒久的智慧,在意大利美学家维柯那里,他就把它概括叫诗性智慧,诗性智慧的对立面是什么?就是科学的智慧。

但实际上,我们一直强调,这两者无论在人的本性中,还是在人类的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都是如影随形的,不能够用一个方面去否定另外一个方面,我们现在又面临到这样的一种情况,能不能用艺术思维的方式,用美的方式来对待我们的生活。

这是我谈的第一个问题。缘起,从科学的角度,从人本性的角度,从历史的角度,我们分别强调了这样的一种思维,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其中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我们现在非常缺乏用这样的一种方式来考虑问题。

那有人又说,这个缘起你讲了半天,你就告诉我吧,这艺术思维到底是什么?

不是说漫谈艺术思维嘛,那如何漫谈?

我分两个角度来谈,先看“王明德”这个很常的中国人的名字,看看从这个名字来看中国人是如何来理解这个世界,我们说易经用阴和阳两个符号来解释世界,但是这两个符号也是中国最早的文字,我们中国的文字都是象形的,所以你完全可以用一种形象的艺术方式来理解。

比如这个王字,“王”代表着一个高坡,所以大家知道中国字创造得最好的一个叫“望”,遥望的望,就是人站在高高的地方,高高的岗上,看月亮,那个就叫望(请注意看这个字是怎么写的),所以王的最早的含义,它是这样的一个高处的意思。

但是后来呢,这个地方发生了一个转变,远古人的人们在想,用什么东西来祭祀神灵呢?

用玉来祭祀神灵,所以一开始那个玉啊,都是整块的,后来把这个玉切成玉璧,一块一块就像面包片,拿绳索一串起来就成了“丰”字了,谁有资格用玉祭祀天地,那当然,就是这氏族的首领,所以在中国这个王和玉是不分的,你看那玉玺往往代表着王权,那玉的纹理代表着法律道理。

从王到玉,所以它的演化里边就有一个非常诗意的解释,然后这个明呢,日和月合到一块就是明。

我们都知道,如果我们的生活世界用艺术的角度去理解,就会慢慢的变成一个象征的世界,所以在中国人的眼里,在世界人民的眼里,日和月,日月经天,那是非常富有艺术气质的。

月亮是最伟大的艺术家,再伟大的艺术家也没有办法跟月亮相比,所以大家觉得这个日和月加一块不仅代表着一种自然的光亮,它更代表着一种聪明的智慧,你看聪明,你就不能总站在暗处,得站在明处,你才能够对事情看得清楚,观察的清楚,我们对于很多事情如果用这种思维去解释的话,它有很多可能性,也会有很多种角度。

当然你可以仅把它当做一种符号的解释,但这个世界有的时候,如果我们可以用一种艺术的方式,诗意的方式去理解它,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艺术的思维和艺术的情怀。

其实,艺术思维是一种本能,在每一个人的身上多少都会有所体现,用佛家的话叫,本自具足。

那么,什么是艺术思维呢?

那我先说一下什么是科学思维,科学思维用科学方法,应用到社会及人生中,那当然艺术思维就是把艺术的方法,应用到社会,映入到思维之中。

所谓艺术思维,就是用艺术的角度,艺术的方法,你来观察理解这个世界,思,就是思考,维,就是维度,就是这范围,合起来就是,思考的范围(包括如何思考以及思考哪些东西),是吧。

思维这两个字之所以重要,思维学有对这个问题的解释,思维学认为 其实一个人完整的思维,应该包括科学思维,也应该包括艺术思维 ,包括道德思维......,每一个思维,都是我们观察问题的一个视角,这里边有一个结论,希望大家能认真的品味,不是我们的思想决定我们的行为。

从根本上来讲,是什么东西决定我们的行为?是我们的思维方式。 我们的思维方式决定了我们的思想,然后才是我们的思想决定我们的行为,我们的行为决定了我们的命运,也即决定了我们能否做到一个完满幸福的人。

所以我们常常听老一代智者说,你这个思维方式太狭窄了,你这个对问题看得太低了,思路决定出路。你没有这个思路,你当然也没有办法找到这种出路。

以前的老师看一个学生有作为有前途,怎么看呢?不是看你得多少分,不是看你解题的时候,按照你学的东西速度的快慢,而是看你的思维方式。说这个人的思维方式很特别很有创造性,这人非常有前途。

所以,其实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多地学的不应该是一些具体的知识,过多的具体的知识反而会形成我们的所知障,从而阻碍我们达到更高的境界,而是我们说的这种思维的方式,它是至为重要的。

所以大家看,在我们的思维方式里边,说到逻辑思维,以及科学思维,那我们都非常清楚,但是说到艺术思维呢?

我们似乎觉得,它只是我们生活中的一副调味剂,并不对我们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嘛,所以常常是在这样的一种理解之中,对艺术思维有一种忽略,艺术思维虽然很简单,但所谓“大道至简”嘛。

把艺术的方法应用到人生思维之中,社会自然思维之中,我们的人生以及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将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如何实现审美人生论文
本文针对目前“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即在教学过程中兼顾传统美学与现代美学的融合、使理论思辩与感悟相结合、在美学教学中贯穿审美人生、智慧人生的思想。
“美学”作为大学中文系的基础课程,对于学生审美心胸的建立、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理论层面上讲,理论思辩能力的提高可以培养学生基本的理论能力,增强对其他学科的理论指导。从现实层面上讲,审美情怀的建立对每个个体的人生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从目前的教学情况看,相对于传统美学的讲授,存在一些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一、传统美学与现代美学的融合
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历史是非常短暂的,即使从鲍姆加通算起(“美学”学科的命名者),不过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但是,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美学思想的发展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东方,至少从我国先秦的老一子开始就有了美学思想,在西方,至少从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柏拉图开始就有了美学思想。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美学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丰富着自己的美学思想,而且在美学作为一门学科以来,18
,
19世纪的美学形态与20世纪相比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到目前为止,美学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还没有最后完成。因此,在美学课教学中就存在这样一些问题,对同一个理论问题的表述,传统美学和现代美学存在较大的差异,而且在现代美学的研究中仍然找不到一种成熟的结论。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学课是一门知识确切性不够的学科,美学话语始终包含了探索、开放、召唤的姿态,美学是一门发展中的、正在走向成熟、完善的学科。
正因为美学学科这种不成熟的进行时态,在美学教学中就需要避免武断的结论性总结。在学科大的框架和局部细节都需要澄清传统美学和现代美学的理论分歧及我们目前的一些思考,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理解出发尝试新的探索思路。如传统美学开篇讲的就是“美是什么”这个本体论的问题,而对于美学研究中这一古希腊传统,就必然超越了归纳与综合,而进人了纯粹思辩的王国。对于中文本科学生来说,刚一接触这门学科就试图解决这一“千古之迷”,显然增添了对这门课的畏惧心理。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说,对于学生的日常经验,对“美是什么”和“什么是美”这样的问题都会有自己的思考,并能做出自己的理解。教师的工作可以从中西美学对这一问题的探索过程人手,帮助学生分析每一种理论的优长和缺陷,尝试做出较为合理的结论。并在线型分析的基础上,重视传统美学和现代美学在这一点上是如何衔接的,如现代美学的研究核心由本体论、经验论向体验论的转型,从而把美学研究的对象设定为“审美活动”,抛弃了传统美学的本体论和经验论对主客体的分割,使审美成为了一种自由的体验,成为主体与世界的沟通。在审美体验中,存在就是价值、价值也就是存在,这一点,现代体验论美学实际上又包含了传统美学中本体论和经验论的思考,是在此基础上的一个质的飞跃。但仍需要明确的是,现代美学并没有排斥美学的本体论研究,本体论研究仍是美学研究的一个最高的层次。
以上只是以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为例阐释了在教学中传统美学与现代美学的结合,实际上不只是这一问题,而是在整个现代美学体系中,如审美形态学、审美心理学、审美社会学、审美教育学、审美文化学等方面都需要对传统美学与现代美学做出分析和比较,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整个美学发展史的掌握,而且对许多具体的理论问题可以在现代和传统融合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的思考。同时,在教学中需要强调的是,当代美学所呈现出的前所未有的多元性、专门性、游移性和相互包容性,并不意味着当代美学已完全背离了传统美学,我们需要的是不断回过头去从遗产中吸取营养,给当代美学灌注新的理论生气。
二、理论思辩与感悟
思辩美学是美学研究中一个源远流长的传统,不论是传统的认识论美学、本体论美学、价值论美学和艺术哲学(黑格尔式的艺术哲学、而非丹纳式的艺术哲学),还是现代的体验论美学,都充满了理论思辩。由于东方人重感悟而轻思辩的文化传统,美学理论的抽象和思辩成为教学中的最大的难点,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为美学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首先,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对一些基本的理论概念进行线形输理,从它的渊源、发展、分化探索一种理论的基本走向。如本体论美学和经验论美学对一些基本理论的阐释。一个是从理性方面去演绎美,一个是从经验方面去归纳美,这两个方向分别代表了以毕达哥拉斯和亚里士多德为主要源头的美学经验。到了18,

19世纪,大陆理性主义和英国经验主义分别把这两个方向推向了一个制高点,“美的科学”这一概念就是在这一基础上提出来的。而沿着理性美学的这一分支,则派生出源于柏拉图以及希伯来文化、中经普洛丁和哈奇生等的非理性主义美学,而这一非理性思潮则又与超越的体验紧密相关。到康德美学对经验、理性、非理性的调和,产生了一种新的集前人之大成的庞大美学体系,这种大一统的自律的思辩美学雄霸了整个19世纪。尽管谢林向右,强调了不可知的一面,黑格尔向左,强调了辨证法的一面,但他们都没有突破思辩形态,相反,巩固了思辩形态。同时,非理性美学也沿着克尔凯廓尔的存在主义美学、叔本华、尼采的唯意志美学等向前发展。通过对这样一个基本线索的输理,使学生不仅掌握美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而且要对一些基本的理论名词如本体论、经验论、价值论、理性、非理性等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并通过分析基本概念在不同美学形态和流派中内涵和外延的异同,增强理论思辩能力。其次,美学课的教学时间是一个学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要求面面俱到显然不可能,这就要求对一些重要的美学流派的讲述中作到前后贯通,如康德美学、黑格尔美学等,既要重点突出、又能以点带面,这种综合性在美学教学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用英语翻译“人生最可悲的并非失去四肢,而是没有生存希望及目标!...

The most sad is not the loss of limbs, but there is no hope for survival and target! People often complain that can do nothing, but if we only have miss sake or lack of something, and not to treasure have, it can not change the problem!"


You are in my life met one of the friends in different periods.Money will ...
你是我人生在不同时期遇到的朋友之一。钱会永远珍惜,那么,你呢?
来源:本文由百花居原创撰写,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