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菊花怎么养

小菊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小菊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小菊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菊花是大家公认并喜欢的花卉,菊花的种类繁多,花朵的大小,花色的种类都特别的多,好多的地方还都会办菊花展。想要养殖小菊花就要看懂以下这几点。

  小菊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1

  菊花的养殖,要保证土壤干湿交替,浇水要浇透。在花期可以进行阳光散射,夏季做好遮荫保护。菊花适宜生长温度在18~21℃之间,冬季可以移放室内养护。对于菊花的管理,每年需要进行翻盆处理,及时做好菊花的修剪,促进花瓣的盛开,减少多余养分的消耗。

  
1、水分

  菊花在养殖过程中,要保证土壤的干湿交替,浇水要浇透。每次等到土壤变干燥后再浇水,避免积水造成根部的腐烂,会影响菊花的'生长。在雨季雨水较多,可以加入一些泥沙土,增强土壤透气性,可以有效做好土壤排水工作。

  
2、光照

  菊花对光照要求不高,在菊花的花期,可以养护在通风明亮的地方,保证太阳光的散射照耀,可以促进花瓣的盛开。光照太强烈,会导致菊花枝叶过分生长,夏季光照强烈,需要对菊花进行适当遮阴保护,强烈光照,会造成叶片的晒伤。

  
3、温度

  菊花喜欢阴凉的环境,温度适宜可以有效延长菊花的花期。菊花适宜生长温度在18~21℃之间,夏季气温升高,可以在空气中和叶片表面洒水,做好降温保湿,冬季需要将菊花移放室内养护,避免低温出现冻伤。

  
4、管理

  菊花每年都需要进行换盆处理,在春季挑选更大的花盆,装入新鲜土壤,满足菊花的生长。菊花在幼苗期可以修剪侧枝芽,促进新枝芽的萌发,适当修剪花蕾,促进花瓣的盛开。在花期后,修剪枯枝烂叶,减少多余养分的消耗。

  帆闭小菊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2

  养殖菊花的土壤要求疏松肥沃和排水性良好,日常需要把菊花养护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菊花生长期要做好水肥管理,浇水最好掌握,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施肥要做到薄肥勤施,还要定期给菊花修剪,这样菊花才能美观旺盛。

   小菊花怎么养殖及管理

  
1、适宜土壤

  养殖菊花需要使用疏松肥沃和排水性良好的土壤作为栽培基质,我们可以使用腐叶土、砂土和饼肥按照6:3:2的比例来混合配制,这样最有利于菊花的生长,不宜用粘重板结和排水不良的土壤养殖菊花。

  
2、光照要求

  菊花是一种短日照植物,它性喜阳光,养殖它的时候,需要置于采光好的环境中,这样有利于菊花生长旺盛,还能使它的花朵更加的美观,不宜长期把菊花养护在阴暗处,否则菊花会出现徒长细弱的现象。

  
3、水肥管理

  养殖菊花需要做好水肥氏汪的管理工作,给它浇水需要根据土壤的干湿度进行,最好掌握“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不宜让土壤有积水产生,菊花生长期可以每隔10天为其施加一次薄肥,它花朵快开放时,还要增施磷钾肥。

  
4、定期修剪

  养殖菊花还要定期为其修剪,它长到10厘米左右时,要进行摘心,以促使它侧枝的萌发生长,菊花生长期要把密集枝、枯老枝和细弱枝等剪除,它现蕾期的时候,还需要把一些多余的花蕾态核裂剪掉,这样菊花会更加的美观。


小菊花怎么养有哪些好的养殖方法

  自古以来菊花就是人们非常喜欢的一种花卉,在文人骚客的笔下也流传出许多诗句。那么下面和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小菊花的 种植 方法 ,了解盆栽菊花的栽培方法。

  小菊花养殖方法

  
1、温度:盆栽菊花,生长适合的温度在21摄氏度左右,观赏菊花又能耐寒,能在5摄氏度左右的条件下安全越冬。但不耐炎热,温度高于32摄氏度以上时便会生长缓慢。

  
2、光照:菊花是典型的短日照花卉,只有在每天日照较短的情况下,才形成花芽并开花。在日照较长的情况下,只长茎叶,不能形成花芽。一般情况,在营养生长期需要每天14.5小时的日照,在花芽分化期需要每天12小时的日照。

  
3、土壤:观赏菊花对土壤的酸碱性具有较广的适应性。在微酸性到微碱性的土壤都能生长, pH值在5.5-7.0之间。盆栽菊花要选择适合的盆土,盆土要选择疏松、肥沃带沙质的土壤。

  
4、水分:观赏菊花对于水分的需求比较大、但怕积水。尤其是营养生长期间,生长速度快,需水量大。很容易缺水。要勤浇水。冲神但注意不要积水。

  
5、施肥:施肥的时候,一定要先把肥料撒上散清亏面,然后再把水浇透了,让肥料可以随水充分地渗到菊花的根系里,这样,才会被菊花吸收到。

  
6、摘心与疏蕾:当菊花植株长至10多厘米高时,即开始摘心。摘心时,只留植株基部4-5片叶,上部叶片全部摘除。待以后叶长出新枝有5-6片叶时,再将心摘去,使植株保留4-7个主枝,以后长出的枝、芽要及时摘除。

  菊花的介绍

  菊花(拉丁学名:Dendranthema morifolium(Ramat. )Tzvel.):在植物分类学中是菊科、菊属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按栽培形式分为多头菊、独本菊、大立菊、悬崖菊、艺菊、案头菊等栽培类型;有按花瓣的外观形态分为园抱、退抱、反抱、乱抱、露心抱、飞午抱等栽培类型。不同类型里的菊花又命名各种各样的品种名称。

  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三,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产量居首。因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才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中国人有 重阳节 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在古神话 传说 中菊花还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

  菊花是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的名贵观赏花卉,公元八世纪前后,作为观赏的菊花由中国传至日本。17世纪末叶荷兰商人将中国菊花引入欧洲,18世纪传入法国,19世纪中期引入北美。此后中国菊花遍及全球。

  菊花的形态特征

  菊花为多年生草本,高 60-150厘米。茎直立,分枝或不分枝,被柔毛。叶互生,有短柄,叶片卵形至披针形,长 5-15公分,羽状浅裂或半裂,基部楔形,下面被白色短柔毛,边缘有粗大锯齿或深裂,基部楔形,有柄。头状花序单生或数个集生于茎枝顶端,直径 2.5-20厘米,大小不一,单个或数个集生於茎枝顶端;因品种不同,差别很大。总苞片多正茄层,外层绿色,条形,边缘膜质,外面被柔毛;舌状花白色、红色、紫色或黄色。花色则有红、黄、白、橙、紫、粉红、暗红等各色,培育的品种极多,头状花序多变化,形色各异,形状因品种而有单瓣、平瓣、匙瓣等多种类型,当中为管状花,常全部特化成各式舌状花;花期 9-11月。雄蕊、雌蕊和果实多不发育。

  菊花为多年生宿根亚灌木。繁殖苗的茎,分为地上茎和地下茎两部分。地上茎高0.2-2米,多分枝。幼茎色嫩绿或带褐色,被灰色柔毛或绒毛。花后茎大都枯死。次年春季由地下茎发生孽芽。 菊花叶系单叶互生,叶柄长1-2厘米,柄下两侧有托叶或退化,叶卵形至长圆形,边缘有缺刻及锯齿。叶的形态因品种而异,可分正叶、深刻正叶、长叶、深刻长叶、圆叶、葵叶、蓬叶和船叶等8类。 菊花的花(头状花序),生于枝顶,径约2-30厘米,花序外由绿色范片构成花苞。花序上着两种形式的花:一为简状花,俗称"花心",花冠连成简状,为两性花,中心生一雌蕊,柱头2裂,子房下位1室,围绕花住主5孜聚药雄蕊;另一为舌状花,生于花序边缘,俗称"花瓣",花内雄蕊退化,雌蕊1枚。舌状花多形大色艳,形状分平、匙、管、桂、畸等5类。瘦果(一般称为"种子")长1-3毫米,宽0.9-1.2毫米,上端稍尖,呈扁平楔形,表面有纵棱纹,褐色,果内结一粒无胚乳的种子,果实翌年1-2月成熟,千粒重约1克。

  菊花品种具有极大多样性,分类工作者们探讨菊花的原祖。或认为野菊是菊花的原始祖先,或认为甘菊是原祖,或认为它的原祖是小红菊,或者开出一系列的可能的原祖名单。中国科学工作者有的还进行过属间杂交实验,在探讨菊花真源方面做了一些推测性和实验性工作。无论推测和实验,都是试图把菊花的来源落实于该属的某一个或某两个种上,并且试图指出,在这些浩瀚的品种中,哪一个品种最为原始,即是说,想找出最原始的菊花品种。


小菊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是什么?


1、盆土:

在刚开始的时候要用小花盆,栽培的土壤要肥沃一些的砂质土壤,等它生长一段后需换成大一点的花盆。如果想自己配土也可以,用腐叶土、砂土和饼肥混合在一起使用就行。


2、给水:

四季缺旁散给水时间和量都不一样,春天需要少浇点水。夏天土中的水流失比较快,最好是每天早上和晚上都浇一次水。另外,天气干旱的时候还要多喷点水。秋天和冬天的水量一定要有明显减少,可以用喷壶慢慢喷水。


3、肥启胡料:

除了在种植的时候要施底肥,还要在菊花的生长期间10天施一次肥肥,可以用氮肥。在植株孕育花蕾的时候,使用肥料的浓度可以稍微高一点。等它的花朵是含苞待放时,施一次肥后就可以先不用施肥了。


4、除草:

在它生长的时候,土壤中很容易出现杂草,发现之后就要赶紧拔掉,不然土里的肥料就会被杂草所吸收,菊花的长势可能就会比较弱。

注意伏氏事项


1、每年换盆。在养了一年以后,菊花盆中土壤的养分基本消耗光了,这时要给它换上养分充足的新盆土。换盆一般在春季进行。


2、及时修剪。菊花壮苗期需剪掉侧芽,减少养分的消耗。刚开始孕蕾的时候要选择不需要的花蕾剪掉,以增加留下花蕾的养分获取量,让开出的花更大更艳。


观赏小菊花要怎么养护
建议你放在室内向阳处即可,因为这个季节会随时降温,特别是夜间,如果有霜冻,花朵会被霜打的,当然叶片能承受霜打但怕冻害,不过你还是要小心点,以防万一。
小雏菊如何养
雏菊是菊科中多年生草本植物。常秋播作2年生栽培(高寒地区春播作—年生栽培)。株高15—20厘米。叶基部簇生,匙形。头状花序单生,花径3—5厘米,舌状花为条形。有白、粉、红等色。通常每株抽花10朵左右。花期3—6月。雏菊耐寒,宜冷凉气候。在炎热条件下开花不良,易枯死。可在8月中旬或9月初于露地苗床播种繁殖。播种后,宜用苇帘遮荫,不可用薄膜覆盖。幼苗出齐,撤去帘子。长出二、三片叶时第一次分植,裸根不带宿土,畦地土壤需湿润,浇水要及时,必要时苇帘遮荫分苗两三天后,土壤干燥时可再浇—次水。两天后松土保墒蹲苗。待幼苗生出3一4片真叶时,带土坨移植一两次,可促发大量侧根,防止徒长。畦内施适量基肥。来年株形矮壮,抗逆性强,花大丰满色艳。10月底浇一次透水,当畦土不粘不散时,起坨囤人阳畦越冬,晚间盖蒲席防寒。雏菊越冬耐冷凉,但伯严霜和风干。蒲席的薄厚和盖撤时间早晚,视花苗长势和天气冷暖灵活掌握,以防徒长和有效地控制花期。秋季经过一两次移植的,春季可在见花时直接定植花坛。秋季分苗后未经倒畦移植过的,春季宜在加足基肥的畦地养护成型后,入花坛定植或出圃上市。定植时,施腐叶肥或厩作底肥。定植后,宜每7一10天浇水一次。雏菊生长期喜阳光充足,不耐阴。雏菊秋播促壮后,如果没有分苗移植,可在10月底将苗起出,分开,根丛稍带一点宿土,然后抓—把事先准备好的含腐殖质多而稍粘的湿润肥沃土壤,把—两株苗放在壤土中心攥紧成坨,依次囤入阳畦,喷雾保湿,以促须根旺发,株小茁壮,来春直接定植花坛或上市出售不易萎蔫。
菊花应该怎么养?
一、适期控盆栽肥菊花喜肥,若施肥不当易引起徒长,施肥过多,则株高叶稀,因此基肥应以磷、钾肥为主。施追肥不可过早,如果叶片小而薄、叶色泛黄,可多次喷施0.1%尿素水至转绿时为止。如出现缺磷、钾肥等症状,应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花市有售)。立秋后至开花前,肥水宜充足,其浓度要逐渐增加,并应注意增施磷钾肥,可使花色正、花期长。 二、盆菊浇水要适时适量,即使是生长旺盛期,每天的浇水量也只需保持到白天中午蒸发所需的水量,即每天早、晚给叶片喷一次叶面水。 三、适盆换土菊花的整个生长过程中,一般需要换盆2—3次。幼苗期移栽在直径约12厘米的小盆养护,壮苗期换入直径约15厘米的盆内培养,花蕾分化前再换入直径约20厘米左右的盆中培养,这时应适时加施肥料,只有这样,花盆逐渐增大,盆土逐渐增多,才有利于供给各个生长发育阶段所需的适量水肥。切忌大盆养小苗或小盆养大苗。若发现枝叶过盛,可去掉部分宿土或须根。 四、及时摘心及时摘心可促发侧枝,有效地压低株高。盆栽的摘心时间和次数,因不同选形艺术而异,一般留4—7朵,菊苗定植后留4—5片叶摘心,等其侧枝长出4—5片叶时,每个侧枝再留2—3片叶进行第二次摘心。 五、抹芽疏蕾菊花壮苗期,萌发出许多腋芽,需及时用手指捏掉,否则消耗大量养分,且能发出许多小侧枝,使植株显得杂乱无章。孕蕾期,在顶蕾下的小枝上有时出现旁蕾,除因需要保留的以外,也应及早去掉旁蕾,促进顶蕾肥大。 六、养好脚叶俗话说“鲜花还需绿叶配”。做到适期扦插,在盆菊生长期间,合理施肥、浇水、预防病虫害,即可防止脚叶枯黄脱落,又可确保叶片青秀,提高观赏效果
来源:本文由百花居原创撰写,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