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寺银杏树

深山古寺,3000岁银杏树秋色太美,可惜年年重阳,岁岁堵车
在河南鲁山县西部高山之间,白云深处,坐落着一座千年古寺,晨钟暮鼓,经幡飘扬。每到深秋,古寺院中那五棵古银杏树便摇身幻化出迷人的金黄之色,吸引着人们不远百里蜂拥而来。特别是年年一度的重阳节,这里更是熙熙攘攘,川流不息。

这不,这个周末,正好是重阳节,堵车堵了几公里。

这一路拥堵的车辆,他们的共同目的地就是鲁山四棵树乡的文殊寺。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在古时,鲁山四棵树乡所在地是南阳到洛阳的必经之路,过往客商较多。道边的四棵柳树旁,有头脑灵光之人开了个小饭馆,不想自此成了南来北往的客商汇聚歇息之处。每每行商相约,便常常指定在“四棵柳树”相聚。天长日久,这里就叫四棵树了。1949年后,乡政府设在在四棵树村,自此这里就叫四棵树乡。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而这座闻名遐迩的文殊寺,就坐落在四棵树乡境内海海拔1112米的俺窟沱山上,又名“俺窟沱寺”。

据光绪《新修南阳县志》记载,文殊寺于唐贞观二年(628年)由僧人德兴创建,香火兴盛。照此计算,文殊寺至少已经1300多年 历史 了。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如今,文殊寺中现存清道光二十五年古碑,古碑上《重修文殊庵俺窟沱碑记》中,描述了文殊寺,“鲁邑西南偏山坳之间,旧有文殊庵俺窟沱寺,白云为藩,青嶂为屏,绿竹映阶,银杏封宇,即古之丹邱殊林无以过之”。可见当年文殊寺风光的优美和寺院的兴盛。

初到文殊寺,不少人会感到很奇怪,这里的主殿供奉文殊菩萨,东殿供奉观音菩萨,西殿则供奉鲁班。

据说,唐武宗会昌元年(公元841年),日本高僧慧萼从山西五台山请一尊观世音菩萨像乘船回国,途中行船不利,不幸触礁,水面又现铁莲花阻挡,慧萼领悟到观世音菩萨不肯离开中国东渡日本,于是许愿回航浙江,愿在今浙江舟山建“不肯去观音院”,铁莲花旋即退去。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当慧萼带观音菩萨像途经鲁山时,曾在今日文殊寺的银杏树下小憩。后人为纪念观音不肯去日本,就在银杏树下建起了文殊庵,并逐渐演化为今日的主殿供奉文殊、东殿供奉观音、西殿供奉鲁班的格局。

至于文殊寺西殿供鲁班的缘由,还是与传说相关。据传鲁班受玉帝之托建造南天门,但玉帝要求南天门必须是独板。鲁班辛苦跋涉寻找木料,他来到俺窟沱山时,发现这里的5棵银杏树犹如“擎天力 士,立地巾帼”,树冠耸颈振翼,虬枝盘旋,扭抱一团,形似巨 伞。于是这位千古巨匠是小心翼翼地在一棵大树中间抽出一块板,而且那棵树的生长竟然还不受影响。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如今如果你仔细观察五棵银杏树中最大的那一棵,你会发现树上还有鲁班取板的痕迹。

寺中最令人着迷的就是这五棵银杏树,前三后二,两雄三雌,最低者35米高,最大的高达43米,胸围6.85米,需几个人拉手方可环抱。最细的一棵树围约5米,为雌树;最粗的是一棵雄树,树围近7米,被人们称为“树王”。紧邻“树王”的是一棵温婉多姿的雌树,人们善意地称把它们“夫妻树”。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有关专家考证,这五棵银杏树的树龄至少在3千年左右。北 京西山大觉寺无量寿佛殿前有二株辽代栽植的古银杏被称为“银杏 之王”,山东省莒县浮来山定林寺大殿前也有一株古银杏,被誉为 “天下银杏第一树”。然而这两地的银杏树从树冠树围方面与文殊寺无法对比,可见鲁山文殊寺的银杏 历史 更为悠久。

数千年来,鲁山文殊寺傲然挺立于巍巍群山之中,阅尽世间沧桑。虽然寺院几经兴废,但这五棵银杏树却虬枝盘错,枝叶相连,郁郁葱葱,遮天蔽日,云绕雾罩,蔚为壮观。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每逢深秋,金黄的银杏叶挂满树冠,洒遍寺院,在蓝色的天空映衬下, 红墙碧瓦,蔚为大观。

当年,宋代婉约派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李清照,在靖康事变之后,中原沦陷,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逃难过程中投宿文殊寺,疲劳饥饿交加,当她看到寺内五棵银杏时百感交集,即兴写下《瑞鹧鸪·双银 杏》一词,全词为:

瑞鹧鸪·双银杏

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桔可为奴。

谁怜流落江湖上,玉肌冰骨未肯枯。

谁叫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

居士擘开真有意,要吟风味两家新。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可见,同样是深秋的银杏,在不同人、不同情境之中,或许是绝美,也或许是苦悲。

或许,每位游客都有自己心目中最美的的银杏,每年深秋之际的重阳节,在这通往文殊寺的山道上,或驱车,或徒步,匆匆赶来的都是虔诚的美的信徒。

虽然,年年重阳,岁岁堵车,可只要内心享受的有美,眼中自然不再只有拥挤,心中自然有着更高的境界。
五台山文殊寺的介绍

文殊寺,亦名广安寺,坐落于山西省五台山市台怀镇清水河东岸,明清一条街北口,始建於清乾隆年间(一七三六年至一七九五年),重建于道光元年(一八二一年)。


银杏简介
银杏树又名白果树,古又称鸭脚树或公孙树。它是世界上十分珍贵的树种之一,是古代银杏类植物在地球上存活的唯一品种,因此植物学家们把它看做是植物界的“活化石”,并与雪松、南洋杉、金钱松一起,被称为世界四大园林树木。我国园艺学家们也常常把银杏与牡丹、兰花相提并论,誉为"园林三宝",并把它尊崇为国树。

银杏树为高大落叶乔木,躯干挺拔,树形优美,抗病害力强、耐污染力高,寿龄绵长,几达数千年。它以其苍劲的体魄,独特的性格,清奇的风骨,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而受到世人的钟爱和青睐。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曾作诗咏曰:“银杏栽为梁,香茅结为宇,不知栋里云,去做人间雨”。宋代大诗词家苏东坡有诗赞曰:“四壁峰山,满目清秀如画。一树擎天,圈圈点点文章”。银杏树不仅以其俊美挺拨、叶片玲珑奇特而具有极高的观赏

价值,而且她适应性强,药用功效大,经济价值亦非常可观。银杏树的果实--白果,品味甘美,医食俱佳。经过加工之后,可以制成色泽鲜艳,气味浓郁,香甜可口的各种风味饮料和老幼皆宜的保健食品。银杏的根、叶、皮也含多种药物成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银杏树是佛吗
很早以前银杏是种在寺庙里,人们都很敬畏它,后来进贡给皇帝,就取名叫银杏

文殊寺银杏树是哪个皇帝栽的?

生长在西安终南山古观音禅寺之中,传说是当年唐太宗李世民亲手栽种,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还被国家列为古树名木保护名录。



二千八百余岁银杏古树“披金”壮观吗?

正值深秋,位举灶于河南省鲁山县文殊寺内的五棵两千多年树龄的银杏古树叶子已经呈金黄色,进入最佳观赏期。五棵银杏古树位居寺院前三后二,弊改为三雌二雄,巨大的树冠缀连成片,擎天蔽日,覆盖着大半个寺院,蔚为壮观。据悉,五棵银杏树树龄已经超过两千八百多岁,最大的树围6.9米,需要多人拉手才能合抱。



深秋时节,鲁山县文殊寺内的五棵银杏古树叶子金黄,遮天蔽日,远观树冠宛如金色正卜扮云霞,蔚为壮观,银杏树是中国独有的冰川纪孑遗植物,被称为能讨示“活化石”。因生长、结果缓慢,常常是“公”植树而“孙”得利,因而民间又称银杏树为“公孙树”。目前,文治振布吸训殊寺内的银杏树进入最百花居佳观赏期,吸引不少游客慕名前来一睹古树风采。



在巍备标峨挺拔的银杏古树衬托下,寺庙建筑显得十分袖珍,阵阵山风,悠悠荡荡,古树向人了免丝而们倾吐着亿万年的历史变迁。隐居深山的文殊寺和古银杏树成了秋日里的一道盛景。



银杏,为银杏科、银杏属落叶乔木。银杏出现在几亿年前,是第四纪冰川运动后遗留下来的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现存活在世的银杏斯未弱秋必载王副主电稀少而分散,上百岁的老树已不多见,和它同纲的所有其他植物皆已灭绝,所达之以银杏又有活化石的美称。变种及品种有:黄叶银杏、塔状银杏、裂银杏、罗强块物线轴剧振哥吃垂枝银杏、斑叶银杏等26种。

银杏树的果实俗称白果,因此银杏又名白果树。银杏饭负创树生长较慢,寿命极长,自然条件下从栽种到结银杏果倍钢服跟父重爱育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因此又有人把它称作"公孙树",有"公种而孙得食"的含义,是树中的老寿星,具有观赏,经济,药用价值


来源:本文由百花居原创撰写,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