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树优良无性系J2054

柳树的简介。

一分钟了解柳树


怎么样移栽柳树?
绝对没问题,天还没完全热起来,但要抓紧时间。
柳树类

一、经济特性和市场前景简述

柳树品种很多,浙江省栽培的主要有垂柳和杂交柳,垂柳主要用于庭园绿化,也是水乡、平原、防浪护岸的重要造林树种。作为用材林培育的则以杂交柳为主。柳树生长迅速,材质中等,耐腐,可用作矿柱、农具、胶合板、小型建筑、包装箱、造纸和纤维用材。

二、生态学特性

垂柳主要分布在江南水乡,北方也有栽培,是一个广布种,适应性非常强,引种成功的杂交柳适应性也很强。耐水湿,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喜光,不耐荫。对土壤要求不严,杂交柳在含盐量0.5%的海涂上也能生长。

三、树种生长模型(杂交柳)

树高:y = -0.2536x2 + 2.8593x + 2.4929 R2 = 0.9986

胸径:y = -0.3393x2 + 3.6621x + 1.0214 R2 = 0.9937

材积:y = -0.0003x2 + 0.0147x - 0.0129 R2 = 0.9848

四、无性系选择与苗木培育

优良无性系有:J-194柳[(S. matsudana×S. chosenia arbutifolia)×S. matsudana]、J-172柳[(S. babylonica×S. alba )×S. matsudana]等无性系。

柳树育苗一般可采用穗条扦插育苗,育苗技术要点:

①选择水分充足、土壤肥沃、通气性能良好的沙壤土作为圃地;

②苗床以30~35厘米高,120~150厘米宽为宜,在扦插前施足底肥,一般为每亩施复合肥50公斤;

③每亩扦插5000~7000株,即株行距为30厘米×30厘米或30厘米×35厘米;

④扦插所用穗条要选择长势良好、无病虫害的当年生健壮苗或由采穗圃提供的当年生穗条,插穗长20厘米左右(保证有3个芽),穗条直径>0.5厘米,注意不能用当年生枝条;

⑤扦插时间为2月下旬~3月上旬为宜,扦插时,将穗条垂直或稍微倾斜插入,并将上面的1个芽露出地面,插好后应适当浇水,使穗条与土壤能充分接触;

⑥圃地管理:关键是要及时松土除草(不能使用除草剂),当新稍长至5~10厘米时进行抹芽,保留1个主芽;5月份时再施追肥1次,每亩施复合肥20~30公斤。

五、柳树无性系造林技术

5.1造林密度:

柳树宜培育中小径材,造林时要求密植,一般造林株行距可采用2米×2米、2米×3米和3米×3米;

5.2整地挖穴、定植:

除灌、挖大穴,定植穴规格为50厘米×50厘米×60厘米;定植深度40 厘米~50厘米;苗木规格为苗高>2.5米,地径>2厘米.

六、抚育管理:

基肥每亩施栏肥2000公斤,前2年的5月中、上旬抚育1次,抚育可采用块状(沿树的四周各1米,其余采用劈草。

轮伐期4~5年。

七、病虫害防治:

主要害虫:金龟子、刺蛾、天牛。

防治:金龟子,敌敌畏或甲胺膦800~1000倍稀释液喷治;刺蛾,氧化乐果和久效磷800倍液喷治;天牛采用40%氧化乐果打孔注射。


2、主要参考文献

杨树与柳树,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1979.

纸浆林培育与利用,江 波 袁位高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柳树栽培实验
柳树类 一、经济特性和市场前景简述 柳树品种很多,浙江省栽培的主要有垂柳和杂交柳,垂柳主要用于庭园绿化,也是水乡、平原、防浪护岸的重要造林树种。作为用材林培育的则以杂交柳为主。柳树生长迅速,材质中等,耐腐,可用作矿柱、农具、胶合板、小型建筑、包装箱、造纸和纤维用材。 二、生态学特性 垂柳主要分布在江南水乡,北方也有栽培,是一个广布种,适应性非常强,引种成功的杂交柳适应性也很强。耐水湿,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喜光,不耐荫。对土壤要求不严,杂交柳在含盐量0.5%的海涂上也能生长。 三、树种生长模型(杂交柳) 树高:y = -0.2536x2 + 2.8593x + 2.4929 R2 = 0.9986 胸径:y = -0.3393x2 + 3.6621x + 1.0214 R2 = 0.9937 材积:y = -0.0003x2 + 0.0147x - 0.0129 R2 = 0.9848 四、无性系选择与苗木培育 优良无性系有:J-194柳[(S. matsudana×S. chosenia arbutifolia)×S. matsudana]、J-172柳[(S. babylonica×S. alba )×S. matsudana]等无性系。 柳树育苗一般可采用穗条扦插育苗,育苗技术要点: ①选择水分充足、土壤肥沃、通气性能良好的沙壤土作为圃地; ②苗床以30~35厘米高,120~150厘米宽为宜,在扦插前施足底肥,一般为每亩施复合肥50公斤; ③每亩扦插5000~7000株,即株行距为30厘米×30厘米或30厘米×35厘米; ④扦插所用穗条要选择长势良好、无病虫害的当年生健壮苗或由采穗圃提供的当年生穗条,插穗长20厘米左右(保证有3个芽),穗条直径>0.5厘米,注意不能用当年生枝条; ⑤扦插时间为2月下旬~3月上旬为宜,扦插时,将穗条垂直或稍微倾斜插入,并将上面的1个芽露出地面,插好后应适当浇水,使穗条与土壤能充分接触; ⑥圃地管理:关键是要及时松土除草(不能使用除草剂),当新稍长至5~10厘米时进行抹芽,保留1个主芽;5月份时再施追肥1次,每亩施复合肥20~30公斤。 五、柳树无性系造林技术 5.1造林密度: 柳树宜培育中小径材,造林时要求密植,一般造林株行距可采用2米×2米、2米×3米和3米×3米; 5.2整地挖穴、定植: 除灌、挖大穴,定植穴规格为50厘米×50厘米×60厘米;定植深度40 厘米~50厘米;苗木规格为苗高>2.5米,地径>2厘米. 六、抚育管理: 基肥每亩施栏肥2000公斤,前2年的5月中、上旬抚育1次,抚育可采用块状(沿树的四周各1米,其余采用劈草。 轮伐期4~5年。 七、病虫害防治: 主要害虫:金龟子、刺蛾、天牛。 防治:金龟子,敌敌畏或甲胺膦800~1000倍稀释液喷治;刺蛾,氧化乐果和久效磷800倍液喷治;天牛采用40%氧化乐果打孔注射。
2、主要参考文献 杨树与柳树,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1979. 纸浆林培育与利用,江 波 袁位高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什么树不怕水
杨树和柳树都不大怕水,相比较柳树更抗水一些 杨树属于杨柳科杨属,是杨属植物落叶乔木的通称。杨柳科杨属植物落叶乔木的通称。全属有100多种,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北美洲的温带、寒带及地中海沿岸国家与中东地区。中国有50多种。木材用作民用建筑材,生产家具、火柴梗、锯材等,同时也是人造板及纤维用材。叶是良好的饲料。杨树又是用材林、防护林和四旁绿化的主要树种。 一、经济特性和市场前景简述 柳树品种很多,浙江省栽培的主要有垂柳和杂交柳,垂柳主要用于庭园绿化,也是水乡、平原、防浪护岸的重要造林树种。作为用材林培育的则以杂交柳为主。柳树生长迅速,材质中等,耐腐,可用作矿柱、农具、胶合板、小型建筑、包装箱、造纸和纤维用材。 二、生态学特性 垂柳主要分布在江南水乡,北方也有栽培,是一个广布种,适应性非常强,引种成功的杂交柳适应性也很强。耐水湿,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喜光,不耐荫。对土壤要求不严,杂交柳在含盐量0.5%的海涂上也能生长。 三、树种生长模型(杂交柳) 树高:y = -0.2536x2 + 2.8593x + 2.4929 R2 = 0.9986 胸径:y = -0.3393x2 + 3.6621x + 1.0214 R2 = 0.9937 材积:y = -0.0003x2 + 0.0147x - 0.0129 R2 = 0.9848 四、无性系选择与苗木培育 优良无性系有:J-194柳[(S. matsudana×S. chosenia arbutifolia)×S. matsudana]、J-172柳[(S. babylonica×S. alba )×S. matsudana]等无性系。 柳树育苗一般可采用穗条扦插育苗,育苗技术要点: ①选择水分充足、土壤肥沃、通气性能良好的沙壤土作为圃地; ②苗床以30~35厘米高,120~150厘米宽为宜,在扦插前施足底肥,一般为每亩施复合肥50公斤; ③每亩扦插5000~7000株,即株行距为30厘米×30厘米或30厘米×35厘米; ④扦插所用穗条要选择长势良好、无病虫害的当年生健壮苗或由采穗圃提供的当年生穗条,插穗长20厘米左右(保证有3个芽),穗条直径>0.5厘米,注意不能用当年生枝条; ⑤扦插时间为2月下旬~3月上旬为宜,扦插时,将穗条垂直或稍微倾斜插入,并将上面的1个芽露出地面,插好后应适当浇水,使穗条与土壤能充分接触; ⑥圃地管理:关键是要及时松土除草(不能使用除草剂),当新稍长至5~10厘米时进行抹芽,保留1个主芽;5月份时再施追肥1次,每亩施复合肥20~30公斤。 五、柳树无性系造林技术 5.1造林密度: 柳树宜培育中小径材,造林时要求密植,一般造林株行距可采用2米×2米、2米×3米和3米×3米; 5.2整地挖穴、定植: 除灌、挖大穴,定植穴规格为50厘米×50厘米×60厘米;定植深度40 厘米~50厘米;苗木规格为苗高>2.5米,地径>2厘米. 六、抚育管理: 基肥每亩施栏肥2000公斤,前2年的5月中、上旬抚育1次,抚育可采用块状(沿树的四周各1米,其余采用劈草。 轮伐期4~5年。 七、病虫害防治: 主要害虫:金龟子、刺蛾、天牛。 防治:金龟子,敌敌畏或甲胺膦800~1000倍稀释液喷治;刺蛾,氧化乐果和久效磷800倍液喷治;天牛采用40%氧化乐果打孔注射。
2、主要参考文献 杨树与柳树,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1979. 纸浆林培育与利用,江 波 袁位高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来源:本文由百花居原创撰写,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