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桦太白山个体01

太白山的风景作文

  太白山名由来已久,现代地理定义的太白山,包括原太白山、鳌山以及联接二者的西跑马梁等,以下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太白山的风景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太白山的风景作文(一)

  太白山是秦岭山脉的主峰,位于眉县、太白、周至三县交界处。主峰仙台海拔3767米,自然保护怄5。4万公顷,距西安120千米。太白山得名已久。《水经注》载:“汉武帝时,已有太白山神祠,其神名谷春,是列仙传中人。”《录异记》载:金星之精,坠于终南主峰之西,因号为太白山。太白山崇高峻伟,草木繁盛,海拔3000米以上地带发育有第四纪末冰川。山巅有大爷海、二爷海、三爷海和玉皇池4个高山湖泊,池水清澈,深不可测。由于山高云淡、空气稀薄、气候寒冷,终年积雪不化,即使三伏盛暑,皑皑白雪,仍然莽莽天际银光四射,其景致格外壮观美丽,是誉为关中八景之一的“太白积雪”。

  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眉县汤浴林场境内,森林茂密,溪流潺潺,鸟兽繁多,景观迷人,有绿色植物宝库和天然动物园之称,也是世界上少有的天然高山植物园和动物园。由于高差大,气候、土壤、植物等均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自下而上有暖温带、寒温带、严寒带气候特点,与之相对应,呈现出不同的森林景观。自上而下生长着侧柏、松栎、红桦、冷杉、落叶松、高山灌木丛等6个垂直分布的观栎林带。植物种类丰富,有种子植物1500余种,药用植物510余种。太白红杉、连香树、独叶草、星叶草等均系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野生动物约270种,鸟类330多种,约占全国鸟类动物的四分之一,其中属国家保护的动物55种,如,大猫、金丝猴、羚羊、大鲵、青羊、金鸡等都是十分珍稀的动物。

  太白山森林公园有多种奇特壮丽的自然景观。园内有低山、中山、高山3种地貌类型,峡谷幽深,奇峰林立,飞瀑深潭,景色秀丽。园内还有春秋战国时期王禅老祖修道的“鬼谷子洞”,相传为汉钟离、吕洞宾等八仙修行处“钟吕坪”,道教祖始老子骑牛过玄关路经汤峪休息的“青牛洞”,唐玄宗携杨贵妃游汤峪所建的“唐子城”,药王孙思邈上太白采药的栈道等遗址。

  太白山的风景作文(二)

  “太白积雪六月天”,意为太白山的积雪在六月也不融化。我家住在太白山附近,所以从小我就对他有一种崇敬之情。暑假,爸爸就带我去了一回。

  走到山脚,一股凉气扑面迎来,但也丝毫不减当地老乡火一样的热情。秦岭下卧着一座小城,大街小巷是那么热闹。而远处的太白山,更显出一种庄重的气概。像头顶白帽的老爷爷,慈祥的望着自己的子孙。山上植被丰茂,绿树丛生。几缕云烟萦绕山间,十分含蓄。

  走进山中,踏着湿润的泥土,嗅着青草芬芳,使人神清气爽,疲劳顿消。大片丛林挡住了外界的喧嚣,知了和鸟鸣声顿感悦耳,真是“蝉噪林欲静,鸟鸣山更幽”。一路与潺潺流水为伴,河水翻卷着,冲击着,溅出朵朵浪花。朝着白皑皑的山顶进发,越往上走越感凉意。再往前走,一堆怪石挡住了由上而下的河流,河水从巨石底部汩汩流出,个别地方水流急,流量大,出口小,似喷泉喷出,只是喷的并不高,但也流露出一种不屈于困难,勇往直前的阳刚之气。向上看,旁边山峰怪石嶙峋,有些四方凹去一大块,河中巨石像是从上滚下来的。前方一大片湖面,走进它,便能感到彻骨的寒意,湖水应该是太白积雪融化后通过九曲十八弯的河道流入此湖,让我想起了官员为慈禧太后凿冰的故事。

  当年清政府昏庸无能,被八国联军打败后,慈禧太后仓皇逃至西安,虽是在逃命,仍然吃喝享乐,那是夏天,慈禧太后要喝冰镇酸梅汤,可炎炎夏日哪里有冰呢?有人报告说:“太白上有积雪,应该会有冰。”官兵马上派人赶往100里外的太白山,凿到冰后赶了回来,慈禧太后这才眉开眼笑。

  我仍然继续向上,努力攀爬,到达山顶时已是晚霞满天,望着远方落日余晖,天边的火烧云也在蔓延,山上的积雪也漏出淡粉色,显出羞涩之情。山间的河也仿佛流的不是冰水,而是一缕缕跳跃的阳光。山脚的湖泊中,阳光全凝聚在那一分地方。湖面波光粼粼,金光闪闪。渐渐地,天边的火烧云暗淡了,一点点在消退,山间的阳光也不再流动了。我禁不住打了个哆嗦。

  这次太白山之游,让我领略到了太白山那让人应接不暇的美景。见证了千古名句“太白积雪六月天。”我爱祖国!我爱太白山!

  太白山的风景作文(三)

  有幸参加了太白山旅游区开园试运营誓师启动大会,会后一行人便开始登山。重建后的太白山景观更加迷人,风景更加秀丽,让人心旷神怡。

  随着导游一路的讲解,让我对太白山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沿途美丽的风景不由的让人想驻足、留恋。300米高的铜墙铁壁,矗立在面前,让人从心里生出一种压迫感,感觉已经走到了路的径头,无法跨越。然而当你一转身,身后幽径的小路,美丽的风景,让人心情舒畅,真有种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乘车前往,不久便听到了潺潺的流水声,远远望去只看到一条白色的“银龙”飘在山间,近看一条飞瀑从山顶直泻谷底,这便是莲花瀑布。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再往前,便看到了泼墨山。相传李白到此触景生情,卧石畅饮太白美第一文库网酒,欲作诗抒情,岂料“举目山水皆是景,诗到多时苦难吟,抛笔飞砚入云端,留下千古泼墨痕。”还有一种说法是李白有一次醉酒,在太白山睡着,不小心把墨盒碰倒,墨汁从整个山尖顺流而下,从而形成了泼墨山现在的景观。但无论怎样,游泼墨山给人的壮观之感和李太白书写的壮丽诗篇永远不会被人忘却。

  从卧佛寺旁沿河道蜿蜒而上,走着走着被前面的一座大石挡住了去路,仔细一看旁边有一个幽深的山洞,小桥石洞,天梯曲径,瀑布飞落,彩虹飞架,原来“别有洞天”。从石洞中前行,忽然眼前开朗,映入眼帘的是别一番风景,四周高山环绕,中间整齐的茅舍,参天的大树,有一种遇世隔绝的感觉,这恰似陶渊明所描绘的“世外桃园”。园中有3棵连镶树,树上挂满了条条红线,这是有情人在此祈愿,希望和心爱的人相连镶嵌,互相依偎,永不分离。据说整个太白山只有4棵,是国家保护的稀有树种。

  依依不舍的离开了闻名已久的“世外桃园”,我们沿着蜿蜒的山路登上了下板寺。登高望远,太白山迷人的“七女峰”尽收眼底,相传,王母娘娘有7个女儿,分别掌管着七种花卉,号称“七花仙子”。有一天,七花仙子奉命下凡观花,来到太白山,被这里山林美景所陶醉,乐不思返,滞留山中。她们因违犯天规,玉皇大帝一怒之下,让她们永远留在太白山,司管百花,演化为7座山峰,于是人们称为“七女峰”。

  低头看,刚刚走过的山路蜿蜒曲折,犹如一条巨蟒盘在山腰,据说这段路有32道弯,蜿蜒起伏,尤为壮观。

  眺望远方,巍巍大山,山雾缭绕,青山仿佛飘在云端,白云又仿佛给青山系上了一条白色的轻纱,山中有雾,雾中有山,令人神往。

  身处优美大山的怀抱中,站在海拔2800多米处,浮躁的心渐渐地静了下来,清新的空气,驱走了几天来心中一丝惆怅,不料,一片淡淡的愁思却涌上心头,只因少了你。忽然一阵风吹过,我感觉好冷……

  太白山的风景作文(四)

  我非常喜欢旅游,我去过很多地方,那里有许多的名胜古迹,有西藏的布达拉宫,合作的拉卜棱寺,青海的青海湖,西安的兵马俑等,但我最喜欢的是地处陕西眉县的太白山,那里风光秀丽,景色宜人。

  太白山的山腰有一条条美丽的瀑布,像少女飘扬的长发,山间泉水叮咚,像在奏乐欢迎我们的到来。我们小心前行,天下起了蒙蒙细雨,那里便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我们登上缆车,去了山顶,眼前是一片金黄的松林,风一吹,便是一阵松鸣,好像有放不完的鞭炮一样,这时再向远处一看,更是让人惊讶,只见群山环绕,云海翻滚,真是美丽极了。

  太白山的风景作文(五)

  太白山位于我的家乡西部,它是一座物产丰富,景色优美的山。

  春天,山上的雪融化了,山上到处是叮叮咚咚流淌的小溪,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小鸟在枝头叫,好像在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夏天,白桦、松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形成一层天然的保护膜,笼罩着森林。早晨山间云雾迷茫,中午,太阳穿过天然保护层,照映在森林中的草地上,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红的、绿的、粉的、黄的、白的……

  秋天,太白山整体变黄了,只有几片小松树林还有一丝绿意。松树上,到处可见小松鼠在运粮食。北风呼呼的刮来,一片片枫叶在林中飘荡,就像一只只蝴蝶在林中飞舞。

  冬天,一阵刺骨的寒风刮来,让人感到一阵阵寒意。天上时不时有几片雪花飘下来,就像一个个雪精灵在翩翩起舞。山上总有几只大狗熊找不到食物,只好用舌头舔自己的脚。在松树上,偶尔会有几只小松鼠探出头来,看看是不是春天来了。在山上你只要仔细找找,就可以找出名贵的药材。

  我家乡的太白山,是一座物产丰富,而又美丽的山。


太白山的气候及资源

低山温带季风气候带太白山北坡海拔800~1500米之间,属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约11℃,活动积温3200~3500℃,夏季平均气温20~23℃,极端最高气温35~37℃。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7~—2℃,积雪与土壤结冻期常在3个月以上。秋季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60~65%。
中山寒温带季风气候带在海拔1500~3000米间,全年无夏,春秋短促,冬季漫长,气候冷湿,多雨多雾。年平均气温6℃。活动积温1900~2500℃,无霜期仅140天左右,年降水量多达750~1000毫米。春季以4月下旬或5月初开始,5月份平均气温11~13℃,极端最高气温有时可达30℃,然而寒流一旦袭来气温又会降到0℃以下,故阴坡仍会残留积雪。9月下旬到10月初开始降雪,冬季从10月始到翌年4月终,极端最低气温—25~—12℃,积雪盈尺,有时于翌年六七月份仍消融不完。年相对湿度达70~80%,因而多湿多雾,多出现雨凇雾凇,构成奇丽彖致。故唐代书法家张旭在《山行留客》一诗中曾有“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已沾衣”之佳句。
高山亚寒带气候带在海拔3000~3360米间,气候寒冷湿润,年平均气温—2~—1℃,年降水量约800~900毫米。10月至翌年4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土壤结冻期长达7~8个月,全年9个月时间为冬季。6月中旬与9月中旬,平均气温10~14℃之间。本带上限是太白山森林之上限。
高山寒带气候带太白山海拔3350米以上为寒带气候。此带气候寒冷半湿润,无秋,冬季长,天气变幻骤剧,风大,太阳辐射强。晴、阴、风、雨瞬息万变,雾常缭绕,山头忽隐忽现。一年中寒冷期长达9~10个月,全年平均气温极少超过8℃,自10月至翌年4月平均气温都在0℃以下,极端最低气温可降到-30℃左右,7~8月气候温凉,日平均气温5~10℃之间的日数约50天,日温差变化大,常刮东南风。最大降水高度高出1500米,因此降水量明显减少,年降水量约750~800毫米。8月份起始降霜,9月份始降雪,持续到翌年5月份。大太白海之坚冰,一般于7月份方可消融。顶峰拔仙台,绝大部分时间处于冰天雪地中,若遇寒冷多雪之年,被雪终年不化。七八月间,晴午之时,大太白海、拔仙台一带,虽冷风飕飕,然阳光如炙,人体感温度可达50℃左右。 垂直分布带谱
太白山植物分布,自下而上可分为落叶阔叶林带、针叶林带、高山灌丛带、草甸带。
落叶阔叶林带在海拔780~1300米间,为山之北麓一个基带——栓皮栎林亚带。此间,气候条件较优越,地形起伏不大,土层一般较厚,属典型褐土,最宜于落叶阔叶树类生长。主要为栓皮栎林分布带,其树冠繁茂,连片成盖,树干挺直,竞相向上,组成较突出的乔木林层。林下灌木层主要由子梢、狼牙刺、孩儿拳头、铁扫帚组成,林缘和林间空地上零星散布着黄栌或小乔木。灌丛下之草本层,主要由突脉苔草、野青茅、牡蒿、大油茫等组成。
在海拔1300~1800米间(蒿坪寺至上白云)为锐齿栎林亚带。土壤以普通棕壤为主,间有弱灰化棕壤。此间栓皮栎减少,锐齿栎、檀子栎增多,锐齿栎幼林多连片出现。本亚带也是油松分布较集中的地带。混交林木以板栗、山杨、皂柳、青柞槭、鹅耳栎、榆、灰楸、麦麸杨、油松等组成杂木林。常见灌木为子梢、胡枝子。林外草本植物占优势者为芒、大油芒、山棉花及蒿类。太白山所含华中植物区系成分大体以本亚带为分布中心,主要有四照花、八月炸、猫儿屎、八角枫、枳椇、猕猴桃、漆树等。
在海拔1900~2300米间(下白云至大殿)为辽东栎林亚带。土壤为普通棕壤与弱灰化棕壤,上至大殿一带为生草棕壤。此间锐齿栎和油松明显减少,辽东栎和华山松占优势。辽东栎纯林较少,主要集中在海拔1820米处的上白云至大殿之间。西太白山阴坪梁上有较好的辽东栎萌芽林,母株根基直径最粗者可达1.5米。本亚带以混交林为主,华山松分布最广,从海拔1140米处的蒿坪寺至海拔3000米的放羊寺都有华山松分布。在骆驼树至斗母宫之间,华山松分布较集中,多形成小面积纯林。混交林中,乔木主要有山杨、辽东栎、太白杨、椅杨、皂柳、红桦、白桦、千金榆、刺榛、三桠乌药、花楸、梾木、华山松,此外有少量巴山冷杉与零星分布的铁杉、刺松。林下灌木以华橘竹(又名拐棍竹)占优势,次为绣线菊、米面翁、膀胱果等。在本亚带之上部及谷地多见水蒿等草本植物群落。大殿附近蕴有药用植物200余种,林下盛产猪苓、灵芝、猴头、蘑菇、木耳等菌类植物。
在海拔1805~2750米间(骆驼树至斗母宫)为红桦林亚带。气候偏凉,湿度较大,兼之地形起伏高差较大,植物生长立地条件较差。土壤以生草棕壤为主,向上则变为生草灰化棕壤。树木种类大减,占绝对优势者为红桦。愈向上华山松愈生长不良,仅只零星散布。在斗母宫下之红桦稀疏林下,多密生着太白杜鹃(又名药枇杷)及稀疏低矮的华橘竹灌木层,林缘和林间空地,多有峨嵋蔷薇灌丛。草本层以野青茅占优势。红桦林下有天麻、大叶三七等药用植物。华山松多残留山峰、山梁及悬崖峭壁处的裸露基岩上,有少量巴山冷杉零星散布本亚带中。红桦林和华山松林在西太白山石垭子一带也均有分布。
在海拔2095~2800米间(大殿至明星寺)为牛皮桦林亚带。此间越向上自然条件越差,土壤由生草灰化棕壤变为灰化土和生草灰化土,因屙牛皮桦逐渐增多,且于斗母宫以上更为集中形成大面积之纯林。由斗母宫向上,巴山冷杉逐渐增多,有些地方与牛皮桦组成混交林。林下灌丛仍以华橘竹为主,在林间较开阔地面多生有秦岭小蘖为主的灌丛,或为野青茅属的草地。在平安寺附近的空地上,还生长着多年生草本植物柳兰。明星寺以上,在稀疏的桦林下多有金背枇杷繁生,有的地段尚形成金背枇杷丛林。我国特有的独叶草(Kingdonia)就主要生长在太白山金背枇杷林下。
针叶林带在海拔2800~3200米左右(大体在斗母宫与放羊寺之间)为冷杉林亚带。土壤为灰化土和生草灰化土,主要生长着巴山冷杉。在海拔2800~3000米左右,多出现巴山冷杉林片段,大殿以上零星散布,所见不多。斗母宫以上才显现小片冷杉林,在放羊寺稍下山梁上方可见到面积较大的巴山冷杉林。冷杉纯林郁闭度较大,林下阴湿多苔藓。在稀疏的冷杉林下,有金背枇杷灌丛。草本植物主要有高山老鹳草。
在海拔3200~3400米间,为落叶松林亚带。主要由太白红杉(Larixchi-nensis)纯林组成。其上界已是太白山森林分布之上限。此间由下而上为生草灰化土、森林草甸土和高山草甸土。气候较冷,植物生长期较短,立地条件极差。太白红杉个体生长极慢,年粗生长在0.8厘米以下,年高生长不足7厘米,植株干矮弯曲多分枝,当达2米以上时,则上部枝叶干枯,且常有全株死者居多。其林带内,灌木层有密枝杜鹃、银露梅、忍冬、高山绣线菊等。草本层成分复杂,主要有禾叶蒿草、圆穗蓼、早熟禾等。另外,林中苔藓、地衣甚多,多生长于地面和岩石上。太白红杉在海拔3200米以下的阴坡和半阴坡,一般生长较好,高达15米,最高可达17米。
高山灌丛带、草甸带海拔3350米以上为高山灌丛带、草甸带。地势高,为第四纪冰川活动的冰源地段。自第四纪末次冰川消退以来,这里一直处在冰缘气候控制之下,气候寒冷、空气稀薄,阳光辐射强烈,常刮大风,蒸发旺盛,植物生长期短。基岩裸露,块砾遍布,现代冰融风化作用仍在强烈进行。成土过程极为缓慢,主要分布着高山草甸土、原始草甸土和原始土壤。在这块冰蚀地面上乔木已绝迹,主要分布着矮生匍匐灌丛、矮生草甸、苔藓群落、地衣群落,且有少数裸露岩面被微观藻类和菌类群落所覆盖。
矮生灌丛主要由密枝杜鹃和怀腺柳组成,或由高山柳群落以小片状与密枝杜鹃群落组成复合体,偶或与密枝杜鹃组成共优种群落。密枝杜鹃群落覆盖率为70~80%,高山柳群落覆盖率为50~70%,灌丛中有高山绣线菊等。灌丛群中常有禾叶蒿草密生,其覆盖率达20%。矮生草甸,主要以禾叶蒿草群落占优势,在局部低平较阴湿地段还分布着以圆穗蓼草为主的杂草群落。苔藓群落和地衣群落分布极广,从岩石、土壤以至树杆枝头,均可见到不同种类的地衣和苔藓。太白山顶部,灌丛和草甸合起来占不到一半面积,而苔藓和地衣群落占到一半左右。其中壳状地衣群落占全部地衣群落面积的80%以上,处于绝对优势,而叶状地衣只占10%,枝状地衣仅占1%左右。
种类
稀有植物世界上仅存的、中国独有的孑遗植物——独叶草,在太白山得天独厚的环境中延续,在地球上如凤毛麟角,罕见难得,被视为“世珍国宝”。
用材林木优质用材林木有栓皮栎、锐齿栎、辽东栎、侧柏、油松、华山松、冷杉、红桦、白桦、落叶松、小叶杨、青杨、毛白杨、山杨、椅杨、椴、太白杨、楸、椿、榆、槐、枫、黄莲木、朴等高大乔木。
淀粉植物、糖类植物已知太白山淀粉和糖类植物有84种,其中毛栗、葛等均含淀粉在25%以上,此外尚有榛子、百合等都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野生淀粉植物。太白山野生糖类植物以猕猴桃、八月炸、五味、山葡萄、峨嵋蔷薇果为主。
油脂植物太白山含油脂野生植物约100余种,其中松科、柏科的种子含油率约42.76%,榛子的种子含油率为51.6%,除可食用外,又可供工业作润滑油、制皂、油墨、油画颜料和化妆品的原料。此外,黄莲木(药树)含油率35.05%,可供工业制皂和制润滑油,经过处理亦可食用,其枝、叶、根、皮均可做杀虫农药。毛梾(又名油树、梁子木)果实含油率31.3~41.3%,含糖2.9~5.8%,油可供制皂、漆料和作润滑油。白桦树皮提取桦皮油,出油率33.12%,在工业上有较高的使用价值。漆树割取漆液,可作油漆原料。猫屎瓜可提取橡胶。
此外,油脂植物还有杜仲、卫茅、楝树、五角枫、三桠乌药、椿、播娘蒿、黄花蒿等。
纤维植物太白山含纤维野生植物有114种,其中以木本之榆树皮、禾本之芦苇、草本之芒、马莲含纤维率高,可用作造纸、人造棉原料。
单宁植物单宁(鞣质)植物经浸提取的产品为栲胶,是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已发现太白山单宁植物有50余种,其中栓皮栎、辽东栎等树种的壳斗和种仁及树皮均含单宁在13.26~26.06%,油松、华山松、冷杉、粗榧等树皮中所含单宁量多、质优,盐肤木叶上生的五倍子含单宁可达60~80%。此外,如鹅耳枥、楝树皮、毛梾、黄栌等及蕨类均含鞣质。
药用植物至2013年发现太白山药用植物有510种,有些命名冠有“太白”二字,以示太白山所产,与众不同。当地把部分草药称“七”药,其中有50余种已被收入《陕西中草药》一书,太白山产“七”药百余种。以“太白”冠名之地道药材有太白贝母、太白黄莲、太白米、太白花、太白茶、太白三七、太白黄精、太白鹿角、太白艾、太白美花草、太白小紫苑、太白黑人参、太白手儿参等。
常用中药材有党参、黄芪、黄精、天麻、首乌、菖蒲、大黄、太羌、威灵仙、独活、五味子、灵芝、猪苓、升麻、柴胡、前胡等200余种。太白山中药材资源丰富,开发利用的潜力大,成为太白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 珍稀动物
太白山珍禽异兽中,属于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太白虎;属于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有:红腹角雉;属于国家三类保护动物有:林麝、鬣羚、青羊、金钱豹、金鸡、血雉等。
动物分布
太白山从下向上,野生动物分布分五个带,且基本与气候带植物带相吻合。
生活在暖温带的动物最常见鸟有野鸭、鹭、鸥、隼、竹鸡、鹑、鸻、沙雉、斑鸠、燕子、鹨、鹡鸰、鹎、伯劳、椋鸟、鸦、鸫等。体型小的兽类动物最常见的有鼠、野兔、黄鼬、赤狐等。较大体型的兽类动物如猪獾、狼等偶有潜入,出没不定。
生活在温带和寒温带下部的动物常见鸟有雉、鸠鸽、杜鹃、鸮、夜鹰、佛法僧、啄木鸟、山椒鸟、画眉、莺、鹟等。兽主要有金丝猴、大熊猫、黑熊、野猪、豹、麅、豪猪、刺猬、松鼠、鼹等。爬行动物主要有北草蜥、麻蜥、三线石龙子、无蹼壁虎、乌梢蛇、锦蛇等。
生活在寒温带上部的动物常见鸟有红胁蓝尾鸲、金色林鸲、短翅鸲、金眶鹟莺、褐头雀鹛、红腹山雀、白领凤眉、酒红朱雀、赤胸灰雀、白翅拟腊嘴、红翅旋壁雀等。此带山崖险峻处常见兽有鬣羚和青羊。爬行动物有时仅见蝮蛇。
生活在高山亚寒带的动物常见的鸟有鹪鹩、赤脚灰雀、蓝红尾鸲、戴菊、旋木鸟等。兽类动物主要有秦岭特产之羚牛,此外有少量鼠、兔、黄鼠等小型兽。
生活在高山寒带的动物鸟有领岩鹨、棕胸岩鹨、粉红胸鹨、鹪鹩、白顶溪鸲等。兽仍以黄鼬、鼠、兔为主。


白桦课文,每个小节讲了什么?
《白桦》这篇课文主要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2小节):写白桦的外在形象美。

第二部分(3~4小节):写白桦的内在气质美。
白桦的资料(短一点的)
白桦(学名:Betula platyphylla Suk.):落叶乔木,树干可达25米高,50厘米粗。有白色光滑象纸一样的树皮,可分层剥下来,用铅笔还可以在剥下薄薄的树皮上面写字。白桦的叶为单叶互生,叶边缘有锯齿,花为单性花,雌雄同株,雄花序柔软下垂,春天树上的叶还没长出来的时候就开花了。白桦树的果实扁平且很小,叫翅果,很容易被风刮起来传到远处。
来源:本文由百花居原创撰写,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