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树

喜树有哪些特征?

(林谋信)

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 Decne.)别名旱莲木、水桐树、千张树。为珙桐科多年生落叶乔木。主产安徽、湖北、江西、广东、广西、贵州、四川等省区。以根皮、果实、叶入药。含多种生物碱,主要抗癌成分为喜树碱、10-羟基喜树碱、11-羟基喜树碱、10-甲氧基喜树碱、11-甲氧基喜树碱、去氧喜树碱、喜树次碱、喜果甙、脱落酸、紫丁香酸、白桦脂酸等。味苦涩,性凉,有毒。根皮和果实有抗癌、清热、杀虫、消结的功能。对胃癌溃疡型及胃腺癌、结肠癌、直肠癌、恶性萄葡胎、绒毛膜上皮细胞癌等的疗效较好。但毒性反应较大。叶能治痈疮疖肿初起。外用治牛皮癣。临床上多作提取喜树碱用。

一、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达20—25m,树干通直,树皮灰色至灰黑色,平滑或浅裂成纵沟,幼时被有灰柔毛,后脱落光滑。单叶互生,椭圆状卵形或椭圆形,先端渐尖或锐尖,全缘或微波状,上面深绿色,光滑无毛,背面苍绿,有稀疏灰黄色柔毛。花单性同株,聚成头状花序;雌花序顶生,雄花序腋生;花萼5浅裂;花瓣5;花盘杯状;雄花有10个雄蕊;雌花子房下位,花柱2—3裂。果多数聚成圆头形复果,核果窄长椭圆形,有窄翅,顶端有宿存花序,成熟时褐色(图19—10)。

图19—10 喜树形态图

1.花枝 2.果枝 3.花瓣及雄蕊脱落后之雌蕊 4.雄花

二、生物学特性

喜树为速生树种,根深,萌芽力强,生长迅速。在年生长周期中,2月下旬,当平均气温达8—10℃时,树液流动,开始萌芽,3月下旬,当气温15℃左右开始展叶,4—5月开花,10—11月果熟,11月初开始落叶,进入休眠,生长期长达260—270天。一年中,苗木在6月前生长缓慢,7—9月生长最快。种子千粒重33g,每kg约3万粒。

性喜温暖湿润,不耐严寒干燥。适于年平均温度13—17℃、1月平均温度不低于0℃、年降水量1000mm以上且分布均匀、空气相对湿度80%以上的地区生长。

性喜阳,但苗期和幼年阶段较耐阴。据对人工林观察,阴坡比阳坡者生长快,树干通直。如同一12年生人工林,阴坡生长的树高11m,胸径22.1cm,但叶片薄,柄长,组织疏松;阳坡树高9.6m,胸径16.8cm。在强光照的条件下多分枝,树冠大,干形差,但叶色浓绿,组织紧密。

喜土壤肥沃、湿润。在石灰岩风化后的土壤、冲积土及河滩沙地、江湖堤岸等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段生长良好。在土壤肥力差的粗砂土、石砾土及干燥、土层浅薄的石质山地生长不良。对土壤pH的适应范围较广。在酸性、中性和弱碱性土壤上均可生长。

抗病虫害能力强,但对烟雾较敏感,不宜在烟害严重的工矿区栽培。

三、栽培技术

(一)选地与整地

育苗场地宜选向阳、土质疏松、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灌溉方便的地段。然后,深翻20cm,碎土耙平,按宽1—1.2m作畦。畦长不定,畦高20cm,畦沟宽25cm。定植场地的选择不够严格,亦可利用路边、屋旁和空地栽种。常用穴垦整地。如零星栽培,即按穴径50cm,深40cm挖穴。成片栽培,则按株行距3×4m开穴。

(二)繁殖方法

主要用种子繁殖。于2月底至3月中旬播种。播前种子进行层积处理。多用条播,条距30cm。播后覆土厚1—2cm,并盖草保温保湿。播后8天左右即可出苗。种子发芽顶土时,及时揭去盖草。苗高10cm左右间苗,保持苗距18—24cm。育苗期间还应适时中耕除草,以地不板结,不见杂草为宜。追肥3次,即在间苗后、7月底和落叶前各追施人畜粪尿水1次。管理得当,一年生苗高80—100cm时,即可出圃定植。每亩播种量4—6kg,产苗量1万—1.5万株。

(三)定植

因各地气候条件而异。在冬季落叶后至春季萌芽前定植。江西以早春2月或3月上旬为宜。定植前,在挖好的穴中填入有机肥或肥土。定植时要求做到栽正、舒根、打紧。具体方法,参见郁李的定植。如进行大苗定植,则应设立支架,以防风吹摇动,影响成活。

(四)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

除草松土的时期与次数,视杂草生长情况而定。一般在幼林期或雨季前后,杂草旺盛生长时进行。第一次以夏收夏种前为好,此时草嫩土湿,翻下后正好作肥,有利于促进幼林生长。第二次在8—9月的少雨季节,松土除草可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定植后1—2年,应松土除草两次,以后每年一次。成林后,不再单独中耕。

2.施肥与灌溉

给幼林适当施肥、灌溉,是促进林木速生的重要措施。施肥应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追肥一般结合除草松土施用,以有机肥、人畜粪尿为主。在一些干旱地区,或7—8月的干旱季节,当幼林遭受干旱时,应及时灌溉,以保成活。

3.除蘖

新栽的幼林,常从蔸部发生萌蘖,消耗养分,影响主干生长。因此,要结合除草松土,将其萌蘖砍除,并培土至埋没切口。

4.土地利用

如成片栽培,在尚未郁闭前,可在幼林行间间种农作物、其它药材和绿肥等。间种作物的种类,以豆科作物和其他矮秆作物为宜,如黄豆、花生、蔬菜等。不要间种高秆、块茎类和藤本植物。间种时,作物还应与树干保持一定距离,以免影响幼树生长。成林后,亦可间作一些喜阴性药用植物。

(五)虫害及其防治

褐边绿刺蛾(Parasa consocia Walker)以幼虫为害叶片,严重时树叶全被吃光,仅剩枝条和叶柄。江西、浙江一年发生2—3代,以2代为主。幼虫在树干下部结茧越冬。防治方法:冬季和7—8月,在被害树木附近挖茧,或敲碎树干上的虫茧;用400倍的鱼藤中性肥皂液或用Bt乳剂300倍液喷雾。

四、采收与加工

(一)采收

据报道,喜树的不同部位,其喜树碱的含量亦有不同。其中,种子含量为0.03—0.04%,树皮和根皮为0.01—0.02%。采收时期,因部位不同而不同。果实于10—11月成熟时采收;根皮、树皮全年可采,但以秋季剥取为好;叶,春、夏、秋季均可采,但春夏采叶不宜过多,以免影响树体生长。

(二)加工

果实及叶,采后直接晒干即可。根皮及树皮,采收后应先除去外层粗皮,然后晒干或烘干,也可晒干后研粉,供制药用。

五、留种

选择生长快、材质好、树午通直、树冠完整匀称、结果多、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壮年树为留种母树。于10—11月,待果实成熟呈淡黄色时采收。采集时敲落或成球摘下,曝晒2天后,去果梗,干藏。


喜树有什么作用?

喜树树干通直,树冠硕大,枝叶开展,叶绿荫浓,是好的庭荫树、园景树及行道路。最适栽植于房前屋后,溪边池畔,渠旁沟边,农园山庄周围。也可栽植于庭院、公园、风景区、园林小区、休闲广场之绿地草坪、花坛之上,或园区一角,或空旷之地,或山石坡地之上,孤植、丛植均可,也可与其他树木如栾树、榆树、水杉等混植,相互映衬,都有极好的绿荫及观赏效果。如选择为行道树者,

应注意其枝下高及干形,同时,由于喜树抗烟尘能力较弱,植为行道树多以郊外路旁为佳。喜树木材极软,可供包装箱、造纸、纤维板及家具用材。树皮、根、果、叶含喜树碱,供药用,有清热、杀虫之效,对白血病、胃癌也有一定的疗效。


喜树是什么科什么属的植物
喜树
喜树用于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膀胱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外用治牛皮癣。
【拼音名】Xǐ Shù

【别名】千张树、水桐树、旱莲木

【来源】珙桐科旱莲属植物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 Decne.,根、果及树皮、树枝、叶均入药。秋冬采果,晒干;根、树皮、树枝四季可采,洗净晒干;叶春至秋季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性味】苦、涩,凉。

【功能主治】抗癌,清热,杀虫。用于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膀胱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外用治牛皮癣。

【用法用量】临床多提取喜树碱用。每日10~20毫克。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喜树一般长在什么地方

喜树是一种暖地速生树种。产于江苏南部、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在四川西部成都平原和江西东南部均较常见;常生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林边或溪边。


来源:本文由百花居原创撰写,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