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椿造林方法

臭椿的养殖方法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外表看起来非常相似的食物,但是它们却不是一样的食物,臭椿和香椿就是这样的两种食物。香椿我们知道,是一种营养价值非常好的野菜。而臭椿到底是什么呢?
臭椿乔木的栽植冬春两季均可,春季栽苗应适早栽,栽植造林多在春季,一般在苗木上部壮芽膨胀成球状时造林进行。在苗干上部壮芽膨大呈球状时栽植成活率相对最高,臭椿乔木一般采用壮苗或3-5年幼树栽植,栽后及时浇水,确保臭椿乔木成活。
早春采用条播。先去掉种翅,用始温40度的水浸种24小时,捞出后放置在温暖的向阳处混沙催芽,温度20-25度之间,夜间用草帘保温,约10天种子有1/3裂嘴即可播种。行距25-30厘米,覆土1-1.5厘米,略镇压,每亩播种量5公斤左右。4-5天幼苗开始出土,每米长留苗8-10株,每亩苗1.2-1.6万株,当年生苗高60-100厘米。最好移植一次,截断主根,促进侧须根生长。臭椿的根蘖性很强,也可采用分根、分蘖等方法繁殖。
臭椿对病虫害抵抗能力较强。常见病有白粉病。旋皮夜蛾、蓖麻蚕是主要的食叶害虫,为害苗木。斑衣蜡蝉是常见的刺吸害虫。臭椿沟眶象、沟眶象是常见的蛀干害虫。木材可供建筑、制人造板等。根皮、茎和种子供药用。臭椿是荒山造林、庭园和工矿区绿化树种。

什么是臭椿Ailanthusaltissima?

【分类及别名】苦木科,臭椿属。别名为椿树、白椿。

【地理分布】我国中部和北部地区广泛分布,以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为多。东起沿海西至甘肃,新疆也有。水平分布北纬22°~43°;垂直分布从平原地区到山前丘陵到黄土高原和石质山地,河北可达海拔1200米,西北地区达海拔1800米。

【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极喜光树种。适应性强,对气候和土壤条件要求不严。分布区内年均气温7~18℃,年平均降水量400~1400毫米的条件下都能生长。喜疏松土壤,重粘土和水湿地生长不良。深根性,极耐干旱。抗病虫害能力强。对烟和二氧化硫的抗性强。

【造林技术】除重盐碱地和低湿地外的各种立地均可营造。石质山地土层厚度一般应在30厘米以上,黄土高原丘陵区可选梁峁坡地和侵蚀沟坡上。避免选择迎风口造林。整地方式:四旁植树用穴状,平原区用带状或穴状;山地沟坡用带状整地或鱼鳞坑整地。植苗和直播造林均可,但以植苗为主;造林季节春秋均可,但植苗造林一般选春季,在芽膨大时造林。为提高造林成活率,植苗造林多采用截干造林,春季截干造林需早栽和深栽。栽植深度应超过苗木根颈10厘米左右。在土壤水分条件良好的地方,也可播种造林。播种造林一般选阴坡和半阴坡。播种季节一般在春季,不进行催芽,播种的覆土厚度3厘米左右,经镇压等待雨季降雨后出苗。由于臭椿喜光,造林密度宜小,株行距2~4米,黄土区或四旁植树的株行距采用2米×3米或3米×3米,石质山地一般用2米×3米。可与刺槐、元宝枫、榆树、卫矛等树种营造混交林。

【经济价值】山地造林的先锋树种,是营造水土保持林和城市、工矿区、盐碱地绿化的重要树种。木材纹理通直,硬度适中,可供建筑、造纸和制作家具、农具用材。


盐碱土夏季可种植苗木?
盐碱地种植的树种介绍如下,供农户参考。乔木树种

  盐碱地适宜种植苜蓿,苜蓿适应性广,可以在各种地形、土壤中生长。但最适宜的条件是土质松软的沙质壤土,pH值为6.5-7.5,冬季温度-20℃左右,年降水量在300-800mm,不宜种植在低洼及易积水的地里。轻度盐碱地上可以种植,但当土壤中盐分超过0.3%时要采取压盐措施。为了便于机械化运输及操作管理,尽量选择交通便利、大面积连片具有排灌措施的地块。

  刺槐 刺槐的根可直接固定氮素,是沙碱地造林的先锋树种。注意不宜在排水不良的低洼地种植。
  旱柳 旱柳是沙碱地速生树种之一。性耐水湿,宜于扦插繁殖,适宜在轻度硫酸盐土地上生长。在涝碱相随地区的河渠两侧及盐碱洼地可种植,宜作为先锋树种及沙丘前挡林带和薪炭林,也是农田防护林的良好树种。
  垂柳 又名水柳,喜生湿地和水边,中度耐盐碱,可作为盐碱地重要防护林树种。用扦插或埋干的方法繁殖。
  臭椿 臭椿生长迅速,繁殖容易。应选为盐碱地初期造林的先锋树种,并可护岸防风,可在渠道两侧及地势较高处的道路两侧种植。
  苦楝 苦楝耐盐力仅次于刺槐,能在于燥瘠薄的盐碱地上生长,虫害少、生长快、萌芽力强。
  乌桕 乌桕耐盐性中等,木材品质较好。
  毛白杨 毛白杨在肥沃湿润的地方生长良好,在轻盐碱地也能正常生长,并能耐短期水淹,适宜作速生丰产林、农田防护林以及四旁绿化的优良树种。
  杂交杨 杂交杨如中林46杨、72杨、扔杨等,在土壤含水量0.5%,常年地下水位低于1.0米,雨季有积水的情况下生长正常,为用材林、防护林、四旁绿化的良好速生树种。
  白榆 白榆较耐盐碱,土壤含盐量不超过0.4%时生长良好。可作用材林、农田防护林及四旁绿化的优良树种。
  桑树 桑树耐盐、耐水性都很强,可在农田防护林两侧种植。
  梨树 梨树为耐寒、耐涝、中度耐盐性果木树种之一。如用杜梨作为嫁接梨树的砧木,耐涝碱性更强。能在含盐量0.6%的土壤中生长。
  杏树 杏树为最耐盐碱性土壤的果树品种之一。
  枣树 枣树对土壤的要求不严,除沼泽地和重碱性土地外,无论是山地、丘陵、沟谷,甚至瘠薄的石质山及黄土山地,均可栽培。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能力也很强,对地下水位的高低也无严格要求,甚至在土地积水30厘米--70厘米,历时30天--40天的情况下,生长仍不受明显影响。
  沙枣 沙枣为中型乔木,有的成灌木状。耐干旱,耐盐碱,能固定流沙,宜引种在沙碱地区,作为护田林带的边行栽培及防风固沙树种。
  泡桐 泡桐适宜沙碱地生长。主要作为农田防护林,但怕水淹、不耐湿。
  侧柏 侧柏为常绿乔木。木质优良,耐干旱,耐瘠薄,病虫害少,能在含盐量为0.2%左右的土壤中良好生长。
  灌木树种
  紫穗槐 紫穗槐生长迅速,适应性强,可作盐碱沙地防风林带中的低层林木,在土壤含盐量0.4%时生长良好。
  怪柳 怪柳又名红荆、橡树柳,耐旱,耐瘠,高度耐盐碱,可防风、固沙、护岸,盐碱地区各级渠道两侧及草木不生的盐碱地,皆可栽种。
  杞柳 杞柳为落叶灌木,生长迅速,适应性强,耐轻度盐碱,可固沙护岸,适宜在轻度盐碱湿地、河滩碱地、平原坡地、沙碱荒地种植。
  白蜡条 白蜡条能在含盐量为 0.2%-0.5%的低湿土壤上生长。可作匹旁绿化树种及培育白蜡杆之用。水淹多天仍能成活生长。
  酸刺 酸刺也称醋柳、沙刺,耐旱,耐湿,耐寒,耐碱,浅根性,能改良土壤,是盐碱地造林的先锋。
白椿树栽培技术
落叶乔木,有两种,一为香椿,其枝叶有香气,春季发嫩芽时可掐下来食用。另一为臭椿,也叫樗树,木材较优,用于建筑及制作家具等。从课文的描写来看,这里的椿树应为香椿。
香椿是楝科香椿属的一种落叶乔木,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多生长在海拔1500米以下的山地及平原。
  香椿喜光,喜温暖湿润之气候,喜深厚肥沃的沙质壤土和冲积平坦地区;可耐低温、水湿、干热,不耐荫,抗污染能力差。在石灰岩地区生长良好,适宜于在年均温度10一23℃,年降雨量700一3300毫米的低山丘陵、平地、干热河谷地区栽培 
  多种用途
  香椿是我国的特有树种,其幼芽和嫩叶,俗称椿芽,食用价值很高,是蔬菜珍品,味美鲜香;现在,有些地方对其矮化栽培,培养成菜用林,专门取其幼芽嫩叶。
  香椿还是一种珍贵的速生用材树种,10一15年生,可长成高25米以上、胸径30厘米左右的大树。木材坚重、红褐色、有光泽、花纹美观,且耐水湿、耐腐蚀,在国际上有"中国桃花心木"之称,为建筑、造船、桥梁、家具、器具等优良用材。其树皮纤维可供造纸,果实可入药,种子可榨油。
  香椿根蘖能力和萌芽能力很强,根系受伤或被采伐后,可萌发很多根蘖苗,保留根蘖苗,培植萌芽林,可作为菜用林,生产椿芽。  
  栽培技术
  品种:我国香椿约有十余个栽培品种,大体上可分为红椿和绿椿两大系列。作为木本蔬菜,以选择红椿系列为优,如红香椿、褐香椿、黑油椿、红油椿、红芽绿等品种。而绿椿系列,树干通直,宜作为速生用材树种。
   采种:香椿5一6月开花,果实10一11月成熟,果实成熟时红褐色,此时可采果取种。应选择15一30年生的高大健壮母树采集种子,晾干选净的种子千粒重15克,发芽率40一50%。
   育苗:播种育苗在2一3月进行,温水浸种催芽,每亩播种3千克,可产苗10000一15000株。可采取埋根和留根的方法育苗,每亩可产苗2万株左右。1年生苗高超过1米,即可出圃造林。此外,根蘖苗也可用于造林。农民在进行四旁绿化时,就常常挖出大树旁的根蘖苗进行栽培,成活率很高。
  造林:大穴整地,50×50×50厘米,裸根起苗,早春造林。用材林的初植密度为株行距2一3米;菜用林的初植密度为每亩240一300株。
  管理:幼林要除草松土,企1一2次。菜用林要矮化修剪,促进枝萌发。由于香椿生长迅速,栽植当年,就要进行矮化。可采取摘方式进行矮化,使树高保持在1米左右。香椿在栽植的第二年,便可采收椿芽,3年以后可形成一定的产量,一般每年每株可产鲜椿芽3公斤左右。5年后,可轮流对植株进平茬,每次1/3,平茬时保留树桩30厘米,以促进生长更多的萌发枝。菜用香椿林,每年每亩要施用有材3一4吨,每次采摘椿芽后要追施混合肥,以保证椿树对营养的需求,以生产优质椿芽。
  大棚栽培:约在10月中旬,挖起落叶后的1年生实生苗,移植于大棚温室内,栽植密度为0.2×0.4米,每公顷大棚生产用地可定植75000株。大棚栽培香椿,可保证椿芽的规模化生产,且品质优良,但管理要求也相应提高。  
  椿芽采收技术
  采收时间:椿芽采得过早,产量低;采得过迟,品质差。头茬芽,即在枝头顶端最早萌生的芽,宜在12-15cm时采收,此为椿芽中的上品,品质和颜色俱佳。二茬芽,即头茬芽采收后萌发生长的侧芽,可在20cm左右时采收,此时不宜整枝采收,要在基部留下2一3片叶,以形成辅养枝,恢复树势。椿芽采收的重点是头茬芽和二茬芽,三茬芽及以后的芽产量低、品质差。温室大棚内培育的棒芽萌发比较整齐,大致10天可采一次,可采4一5次。
  采收方法:采收椿芽,最好用刀剪采取,尽量避免用手辨滴,以免伤枝,影响再次萌芽。采下的椿芽,捆扎成把,小袋包装,防止萎蔫。如不能立即上市,可将芽把在清水中泡12小时,然后单层放置于木架上,在0一10℃的环境下贮存数天。
来源:本文由百花居原创撰写,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