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树果的功效

桑葚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滋阴补血、补肝益肾、生津止渴、乌发明目

桑葚含有19种氨基酸,氨基酸含量比核果类高4.0~6.5倍,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其中钙含量为橙、草莓的1.5~3.0倍,为葡萄、杏的4~5倍。桑葚营养丰富,既是食品又是药品,含有多种功能成分,如多酚、白藜芦醇等,是一种较好的农产品资源,为加工桑葚果汁、桑葚酒、桑葚果醋桑葚红茶口等的良好原料。

扩展资料:

桑葚入药,始载于唐朝的《唐本草》。中医认为,桑葚味甘性寒,人心肝、肾经,有滋阴补血作用,并能治阴虚津少、失眠等。

另据许多古典中医文献记载:利五脏关节,通血气,安魂镇神,降压消渴,令人聪目,变白不老,解中酒毒等功效。现代医学临床证明:桑葚有很好的滋补心、肝、肾,及养血祛风的功效。对降脂和减轻神经衰弱、动脉硬化、性功能衰弱、耳聋眼花、须发早白、内热消渴、血虚便秘、风湿关节疼痛均有显著疗效。

美国约翰·佩珠托领导的研究小组的实验发现,桑树含有抗肿瘤物质白藜芦醇,有抗癌作用。药理研究表明:桑葚入胃能补充胃液的缺乏,促进胃液的消化,人肠能促进肠液分泌,增进胃肠蠕动,因而有补益强壮之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桑葚


桑树果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1、防止动脉硬化
桑树果是人类心脑血管的守护神,由于这类新鲜水果中带有很多不饱和脂肪,能合理抑止人体内人体脂肪的生成,也可以加速人体内不必要人体脂肪的溶解与新陈代谢,能够抑止脂类物质在人体血管内壁产生堆积,进而也就防止了动脉硬化及其静脉血栓和中风等多种多样常见疾病的产生。
平常多吃桑树果,还能健脾养胃,提升人类胃肠的消化吸收工作能力,由于桑树果中带有很多苹果酸和油酸及其单宁酸等多种多样酸碱性成份,这种物质进到身体之后,能转换成推动人体脂肪和蛋白质分解的酶类成份,也可以推动肠胃蠕动,能够加速胃肠对人体内食物的消化与消化吸收。

3、护肝祛毒
桑树果还能维护人类的肝脏,它能抑止乙型肝炎病毒的特异性,防止乙肝产生。此外桑树果进到身体之后,会转换成多种多样酶类物质,这种物质能保护肝脏,推动肝脏再造与新陈代谢,也可以降低病毒感染对肝脏的损害。
桑树果有什么功效
桑葚,为桑科落叶乔木桑树的成熟果实,桑葚又叫桑果,农人喜欢摘其成熟的鲜果食用,味甜汁多,是人们常食的水果之一。成熟的桑葚质油润,酸甜适口,以个大、肉厚、色紫红、糖分足者为佳。每年4-6月果实成熟时采收,洗净,去杂质,晒干或略蒸后晒干食用。
现代研究证实,桑葚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蔗糖、果糖、胡萝卜素、维生素(a原、b
1、b
2、pp及c)、苹果酸、琥珀酸、酒石酸及矿物质钙、磷、铁、铜、锌等。桑葚既可入食,又可入药,中医认为桑葚味甘酸,性微寒,入心、肝、肾经,为滋补强壮、养心益智佳果。具有补血滋阴,生津止渴,润肠燥等功效,主治阴血不足而致的头晕目眩,耳鸣心悸,烦躁失眠,腰膝酸软,须发早白,消渴口干,大便干结等症。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桑葚入胃能补充胃液的缺乏,促进胃液的消化,入肠能刺激胃粘膜,促进肠液分泌,增进胃肠蠕动,因而有补益强壮之功。可见桑葚是食疗的佳品,且食疗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下面撷取几则,以飨读者。
取新鲜熟透的桑葚500克,米酒1000毫升,浸泡1-2个月饮用,每日2次,每次1小杯,可用于贫血或关节炎的辅助治疗。若治疗肠燥便秘,桑葚50克,肉苁蓉15克,黑芝麻15克,炒贝壳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桑葚30克(鲜者60克)、糯米60克,煮粥,待熟时调入冰糖少许服食,每日1剂。可滋养肝肾,养血明目,适用于肝肾亏虚引起的头晕目眩、视力下降、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及肠燥便秘等。
桑葚、蜂蜜各适量,将桑葚水煎取汁,文火熬膏,加入蜂蜜拌匀饮服,每次10-15克,每日2-3次。可滋阴补血,适用于阴血亏虚所致的须发早白、头目晕眩,女子月经不调、闭经等。
桑葚100克、黄酒500克,将桑葚置黄酒中密封浸泡1周后按量服用。可养阴利水,适用于阴虚水肿、小便不利、关节作痛、口渴、发白等。
桑葚40克、冰糖20克,用开水冲泡饮用。桑葚性寒生津,冰糖性平滋津,治肠道津液不足所致的大便干燥。
但是,桑葚性质偏寒,故脾胃虚寒,大便稀溏者不宜食用。(中国森林公园网)

桑葚有紫、红、青等品种,以紫色成熟者为佳,红者次之。桑葚味甜带酸,清香可口,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葡萄糖、果糖、蛋白质、脂类、醇类、挥发油、芦丁、胡萝卜素、多种氨基酸、维生素以及锌、锰等多种微量元素。桑葚不仅经营养丰富,味道可口,还是一味良药。中医认为,桑葚味甘酸,性寒,具有补肝益肾、养血生津、滋液熄风、润肠通便的作用。
现代研究认为,桑葚具有调整机体免疫功能,促进造血细胞生长、降血脂、护肝等多种作用。在临床上桑葚多用于治疗肝肾亏虚、阴血不足所致的贫血、失眠健忘、头晕目眩、须发早白、神经衰弱及习惯性便秘等病症。如神经衰弱者可将桑葚洗净蒸熟,浸于蜂蜜内,3日后每日酌量吃桑葚,蜂蜜冲水饮服;阴血不足所致头晕目眩、失眠耳鸣、视力减退、须发早白者可取鲜紫桑葚30克或干品20克(先浸泡片刻),去掉长柄,用糯米50克,冰糖适量,置砂锅内加水400毫升,用文火烧至沸,熬至粥样黏稠,每日晨起空腹温热服用;身体虚弱、失眠、健忘者可取桑葚30克、何首乌12克、枸杞子10克、黄精15克、酸枣仁15克,每日1剂水煎服;习惯性便秘者可取鲜桑葚适量,洗净榨汁,每次服用15毫升。
需要注意的是,食用桑葚虽然有诸多的益处,但并非人人皆宜。因桑葚性寒,故凡脾胃虚寒、大便稀者不宜多食。近年来有小儿进食较大量桑葚引起出血性肠炎的报道,也有食用桑葚后导致过敏反应的报道。因此,若食用本品过程中出现腹泻及面目红赤,耳内、鼻腔内、上眼睑内、咽喉部出现肿胀瘙痒等过敏反应时,应及时就医
桑葚有么什作用
桑葚还是有很多的药理作用和食疗好处的。
桑葚是黑紫色的一种果实,中医们认为桑葚性微寒,味甘酸,入心、肝、肾经,为养心益智、滋补强壮的佳果。桑葚具有生津止渴,补血滋阴,润肠燥等功效,主治阴血不足而致的头晕目眩,耳鸣心悸,腰膝酸软,烦躁失眠,消渴口干,大便干结等症状。
桑葚的药理作用:
随年龄增长细胞和脾脏B淋巴细胞就会逐渐减少。通过小鼠实验,给小鼠每日服用桑椹水煎剂12.5g,连续服用10天,可明显增加不同年龄小鼠的T淋巴细胞;但同剂量的桑椹水煎剂,不仅可增加幼龄小鼠B淋巴细胞数,而且对1年以上的老龄小鼠无也明显的影响。试验证明,桑椹水煎剂还有中度激发淋巴细胞转化的作用。
桑葚的食疗作用:

1、生津润燥。常用于治疗内热消渴、肺燥干咳、肠燥便秘、养阴生津。

2、润阴补血。适用于精血亏虚、肝肾不足、耳鸣失眠、头晕眼花、须发早白等症。

3、防止血管硬化。桑葚中含有脂肪酸,主要是由亚油酸、硬脂酸及油酸组成,具有降低血脂,分解脂肪,防止血管硬化等作用。
吃桑葚的好处:

1、防癌抗癌
桑葚中所含的花色素、芸香苷、苹果酸、葡萄糖、钙质、果糖、无机盐、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及烟酸等成分,具有预防肿瘤细胞扩散,避免癌症发生的作用。

2、健脾胃,助消化
桑葚中含有脂肪酸、鞣酸、苹果酸等营养物质,能够帮助脂肪、蛋白质及淀粉的消化,因此,具有健脾胃助消化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因消化不良所导致的腹泻。


3、乌发美容
桑葚中除了含有大量我们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外,还含有乌发素哦,能够使头发变得乌黑亮泽,还可用来美容。
来源:本文由百花居原创撰写,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