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苗的病害怎么治

杨树常见虫害怎样防治
杨树林木虫害主要有食叶类害虫、刺吸类害虫和钻蛀类害虫。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杨树常见虫害,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杨树常见虫害防治
  一、食叶类害虫。主要以杨扇舟蛾、杨小舟蛾、黄刺蛾(俗称洋辣子)等为主。杨树从幼苗期到成材期均受上述害虫危害,造成叶片缺损或吃光。幼树期(1~4年生)杨树受害,对生长和存活影响较大。 防治 方法 :
1、人工防治。结合林木整枝、修剪、除草等抚育管理 措施 ,人工捕杀蛹和巢苞。成虫具有趋光性(5月至10月),可用光灯诱杀。
2、化学防治。幼虫危害期(6月至9月),一般选用乐果或80%的敌敌畏1000倍液喷雾防治,也可树干注射“保林3号”进行防治。

  二、刺吸类害虫。主要是草履蚧。草履蚧在早春上树吸取树木嫩芽、嫩枝汁,造成整株枯死。因此,防治草履蚧应选择在早春若虫上树前。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树干底部扎塑料布或缠塑料胶带阻隔上树。若虫上树前(2月上中旬),用二道细绳将宽约20cm的塑料布(新塑料布为佳)扎于树干底部或在树干底部缠胶带,阻隔率可达98%以上。再辅助人工扑杀,效果更明显。
2、化学防治。树干1米以下用废机油加有机磷农药环涂10厘米宽药环,以阻止草履蚧上树或触药杀之。若上树后,可用50%敌敌畏或乐果等农药1000倍喷雾防治。

  三、钻蛀类害虫。主要有桑天牛、光肩星天牛、云斑天牛等。在幼虫期,主干上可见明显排泻孔,有木屑外露。 防治方法:
1、营林措施。这是一种预防性措施,通过调整林种结构来避免森林灾害的发生。如杨树就不可与桑树混交,否则杨树易发生桑天牛。
2、检疫措施。检疫是防治天牛扩散传播的有效手段。凡来自疫区的苗木、木材及包装箱等都必须经过检疫后方可调运。
3、人工防治。伐除虫害严重的树木,剪除虫害导致枯萎的大枝,并及时进行除虫处理。在成虫产卵盛期,检查树干上刻槽(多在枝丛及枝干分叉处),用小锤击杀刻槽上方卵粒或幼虫。在成虫发生期,摇动树干,振落成虫并将其杀死。
4、化学防治。找到最新鲜的排泻孔,向蛀孔中注入敌敌畏原液与柴油的混合液,用湿泥堵塞蛀孔。也可用磷化锌毒签插入树干基部第一孔和上部一个孔中, 其它 蛀孔用湿泥封堵。
  入秋谨防杨树溃疡病
  病害症状

  溃疡病主要危害树干,是一种慢性病,初期在皮孔边缘形成小泡状溃疡斑,圆形,极小。随后小泡变大鼓起,大小不等,泡内充满褐色液体,破裂后液体流出,遇空气变为铁锈色。继而病斑干缩下陷,中间有一纵裂缝。重病树病斑连成一体,布满整个树干,远望像是抹了一层黄泥,树皮变得非常粗糙。

  发病规律

  一年生苗较少发病,二年生以上苗及植株易发病,病菌在树干的病斑内越冬。在我省4月上旬开始发病,5月底至6月和9至10月为发病高峰。如果冬天温度高,则发病早,反之则迟。干旱脊薄地、林分密度小、四旁树、移植苗、树势弱的发病重。加杨、沙兰杨抗病,46杨较107杨发病重。同一病株,阳面病斑较阴面多。

  防治方法

  一是加强出圃苗木检查,烧毁病苗,禁止用于造林。二是起苗后及时假植、运输、栽植,减少定植前水分散失,保证定植后立即浇水,缩短缓苗期。三是干旱缺水地区应截干造林。四是初发病的林地,在发病高峰前的4~5月和8月初,对树干普遍喷药预防。药剂可选用2:2:100倍波尔多液、30%福美砷40倍液、40%多菌灵5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五是对已产生病斑的病株,轻刮表皮,清除病斑,树干涂抹10%的碱水(碳酸钠)防治。
  春季杨树常见病害
  杨树溃疡病

  主要发生于苗木移植过程中,3下旬开始发病,4月中旬至5月下旬为发病高峰期,6月初基本停止,10月后稍有发展。该病可侵染树干、根茎和大树枝条,但主要危害树干的中部和下部。发病初期树干皮孔附近出现水泡,水泡破裂后流出带臭味的液体,内有大量病菌。病部最后干缩下陷成溃疡斑,病斑处皮层变褐腐烂,当病斑横向扩展环绕树干一圈后,树即死亡。杨树长势衰弱时易发病。防治方法:①选用壮苗造林,起苗时尽量避免伤根,运输假植时保持水分。②定植前用ABT3号生根粉溶液沾根,定植时浇足底水,定植后对幼树干部喷施5406细胞分裂素1000倍液。③春季在树干下部涂上白涂剂,或用0.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用1:1:160波尔多液喷干,可预防树干感染,降低发病率。若发病率在50%以上时,涂干也不会有明显效果,可平茬。

  杨树黑斑病

  该病5月初开始发生,夏秋最盛,直至落叶为止。可危害杨树叶片、叶柄、果穗、嫩梢等,在其上形成角状、近圆形或不规则的黑褐色病斑,直径约1毫米,有的达5毫米。病斑多时可连成不规则的大块斑,引起早期落叶。防治方法:①选育抗病杨树品种。②发病期间,苗圃和幼林用200倍的波尔多液或85%代森锌250倍液喷洒。③合理密植、及时间伐,保持林内通风透光。及时清扫林内落叶,以减少病源。④可在6月上旬喷40%多菌灵800倍液,或25%百菌清600至800倍液,或O.3%尿素及磷酸二氢钾混合液防治。

  杨树叶枯病

  该病从杨树叶片抽生开始,危害杨树叶片、嫩梢和幼茎,受害叶片以5至6月感病最重。受害的叶片上出现近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的病斑,直径1至5毫米,病斑多时可连成大斑。病斑上有黑褐色霉状物。嫩梢和嫩茎上的病斑凹陷,呈棱形,上有绿色霉层。防治方法:①从发病开始,进行药剂防治,在整个生长季节喷2至3次药,可用40%乙磷铝3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防治。②及时清除枯枝落叶,并带出林外集中烧毁或埋沤制肥,以减少菌源。

  杨树腐烂病

  主要危害杨树枝干、枝条的各个部位,病斑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发病初期病斑呈暗褐色,水渍状,后失水干缩下陷,有时病斑开裂成丝状。后期在病斑上密生出许多小黑点。潮湿时,从病斑的小黑点中能长出卷曲的,橘黄色的丝状物。该病的病斑每年向外扩展,当包围枝干一圈时,上部枝、干会全部死亡。在春、夏降水量大的年份,腐烂病发病严重。防治方法:①用刀刮除病斑,应刮至健部,再在病斑上涂10倍的食用碱水,或20%农抗120水剂10倍液,连涂2至3次即可。②春天或秋天,在树干下部涂上白涂剂,生石灰、食盐、水的配制比例为1:0.3:10。
杨树苗树干黑斑防治

想要预防杨树苗的树干长黑斑,可以在生长期间,给予其充足的光照、水分和肥料,能够提高杨树苗的抗病能力。后期养护,定期给杨树苗喷药,可以预防病虫害。想要抑制黑斑病,可以修剪病叶,再给其喷洒百菌清或多菌灵药剂。

杨树苗树干黑斑的防治方法

杨树苗在生长期间,叶片出现黑斑,可能是得了黑斑病。想要抑制黑斑病,需要将病叶剪掉并集中烧毁,切断传染源。修剪后,可以给杨树苗喷洒百菌清、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等药剂,药剂7~10天可喷1次,需要连续喷洒3~4次。

杨树苗在后期恢复后,想要预防黑斑病,需要加强管理。在生长期间,给予杨树苗充足的光照、水分和肥料,促使杨树苗正常生长。充足的光照和水肥,能够使杨树苗长势更好,生长期间,可以提高杨树苗的抗病能力。

想要预防杨树苗得病,在其生长期间,需要定期给其喷药。在养护期间,一般20~30天之间,可以给杨树苗喷1次多菌灵或百菌清等药剂。定期给杨树苗喷药,能够有效的预防病害,还能避免蚜虫和红蜘蛛等虫类侵害杨树苗。

杨树苗在生长期间,需要加强管理,要根据其生长习性,进行合理的养护。杨树苗喜光照,不耐强光,在夏季期间,需要做好遮荫工作,避免杨树苗被烈日灼伤。杨树苗在生长期间,不耐水涝,需要适量的浇水,使其能够正常生长。


杨树都有那些疾病怎么防治?
您所咨询的问题,现答复如下:
  速生杨主要虫害
  一、白杨透翅蛾
  幼虫蛀入树干和顶芽,被害处枯萎下垂,抑制顶芽生长,而徒生侧枝,形成突梢。侵入初期,在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围绕枝、干蛀食,致使被害处组织增生,形成瘤状虫瘿,后蛀入髓部危害,易遭风折。并可随苗木调运传播。
  防治方法
  
1、引进或输出的杨树苗和枝条,一定要经过严格的检查,把好掘苗、割条、过数3关和苗木调入后剪条、插条、栽苗3关。及时剪除虫瘿,集中销毁,防止此虫害传播。
  
2、虫产卵与树种关系很大,对营造银白杨、毛白杨的地区,要特别注意防治。大官杨、沙蓝杨、小青杨等树种对此虫有抗性,在适地适树的情况下,可考虑改栽这些树种。营造混交林。
  
3、幼虫初蛀入时,发现有虫屑或小瘤,要及时用小刀削掉,要经常检查,发现树干上有虫瘿时,可用钢丝自虫瘿的排粪孔处向上钩刺幼虫。
  
4、幼虫侵入枝干后,在被害处1—2厘米范围内,用刷子蘸50%磷胺乳油20—60倍药液,涂一环状带,以毒杀幼虫。
  
5、用防虫锥在虫瘿上3—5厘米处钻孔,然后用磷化铝颗粒剂堵孔,或40%氧化乐果或敌敌畏50倍液注入蛀孔内杀虫,效果良好。还可用敌敌畏棉球堵塞虫孔,毒杀侵入的幼虫。
  
6、用10%呋喃丹颗粒剂,施入1—2年生苗木行间,深30—40厘米,通过根部吸收,可以毒杀蛀入枝干内的幼虫。
  
7、用50%杀螟松乳油20倍液涂抹排粪孔道,幼虫排粪时粘着药液既中毒死亡。
  二、光肩星天牛
  以幼虫蛀食木质部形成隧道,被害树木常遭风折或枯死。
  防治方法
  
1、 成虫羽化期用0.04%1059稀释液喷射树干。
  
2、 用25%西维因8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100--2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200—400倍液喷射树干,喷药量以树干上有药液流动为止,以防治树干内的幼虫。
  
3、 四旁小面积林地,可采用人工击卵,捕捉成虫和药剂塞孔等方法。
  三、 黄斑星天牛
  主要以幼虫蛀食树干形成虫道,轻者致使树木生长缓慢,重者枯梢断头或整株枯死,木材失去利用价值。
  防治方法
  
1、幼虫期化学防治
  注孔法:将药液注射入虫孔防治树干内大幼虫。多种农药的高浓度药液均有效果。
  内吸法 用50%久效磷乳油、50%甲胺磷乳油、40%氧化乐果乳油、40%乐果乳油、60%的3911乳油50倍注入树体,杀灭树干上部幼虫。
  喷孔法:用于防治皮下幼虫,采用机动或背负式喷雾器喷干或涂干。药剂用2.5%功夫乳油,25%菊乐合脂乳油、5%来福灵乳油,2.5%氰菊酯乳油的2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40%乐果乳油、40%久效磷羊毛脂1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50%辛硫磷乳油的50倍液。
  毒签法:用磷化锌熏蒸毒签,或甲敌粉、灭害灵粉、2.5%溴氰菊酯粉触杀毒签防治大幼虫。
  堵孔法:利用磷化铝片剂(1/8—1/16片)堵入虫孔,再以泥封口即可。
  
2、成虫期化学防治
  毒圈法:以溴氰菊酯毒棒或西维因毒棒在产卵部位涂2厘米宽的毒圈。
  涂干法:以5%西维因粉剂加水喷或涂于直径6—15厘米的树干上。
  药环法:以5.7%百树得乳油+柴油、2.5%功夫乳油+柴油50%敌敌畏乳油+柴油(药油比1:10)于树干上喷环。
  速生杨主要病害
  杨树溃疡病是我国杨树主要的枝干病害之一,发展速度快,分布面积广,危害严重防治困难。目前我国几乎所有的杨树都发生溃疡病,而且易与腐烂病并发。在病情相当严重时,可使树木死亡。此病通常在造林当年特别严重,应及时控制,两病并发时可造成造林失败。
  在感病程度上,各种杨树对溃疡病的抵抗能力并不相同。此病主要危害青杨派及青杨派与黑杨派杂交的杨树品种,如北京杨、群众杨、大冠杨等易感病,而黑杨派及白杨派的杨树一般很少感病,但也有少数种易感病。杨树水泡型溃疡病的症状是在树干部皮孔边缘形成灰色水泡,破裂后流出褐色液体。小泡圆形,连成大泡后呈不规则形状。小泡破后常在下面生新皮恢复健康,大泡破裂后常留下伤口,皮层变褐腐烂,木质部表面也为褐色,易被烂皮病菌侵入为害。感病严重的树木逐渐枯死。陕西每年4月底五月初开始发病,7月第1次高峰,9月第二次高峰,病菌潜育期为1个月左右。
  防治方法
  
1、培养无病壮苗,要求在无溃疡病地区苗圃育苗,至少在苗圃附近应无杨树溃疡病株。在起苗后的转移过程中,尽量减少苗木的水分损失。
  
2、在定植时若去掉全部侧枝和1/3的主梢,可起到明显的防病效果。
  
3、在溃疡病的防治中尽量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这不仅是为了减少环境污染,而且因为病菌一旦侵入树体内,施用目前的杀菌剂一般效果不佳。为保护苗木免受病菌的侵染,可在秋天对苗圃中的杨树苗喷洒100—200被的代森铵。当树干上出现病斑后,喷洒100倍代森铵、多菌灵等对抑制病斑具有一定的作用。
这棵杨树是什么病?如何治疗/
杨树溃疡病有三种类型,一种是由茶庶子葡萄座腔菌引起的水泡型溃疡,一种是由污黑腐壳菌引起的烂皮型溃疡病,再一种就是由杨疡壳菌侵染引起的大斑溃疡病,三种溃疡病表现症状虽然各异,但是防治方法相同。 对育苗田,用96%恶霉灵3000倍加1000倍天达2116或50%灭菌成800倍加1000倍天达2116,两种药剂交替喷雾,从5月中旬开始,20天1次全生育期共喷6次,可控制杨树苗上所有病害。 对林间的杨树,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1千克加水2千克搅匀后涂患处,对于一些较大病斑,要先用刀将病部刮去,然后用50%多菌灵1千克兑水2千克涂患处,一次治愈一般不在复发啊。
希望采纳
来源:本文由百花居原创撰写,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