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刺树和皂角树的区别

皂角刺树是我们常说的皂角树吗?或者是不是造刺树?
是的。..是一种树!各地叫法不同罢了。
  皂角刺
  开放分类: 植物、中医、中草药、药材、药理学

  皂角刺

  【拉 丁 名】Spina Gleditsiae

  【英文名】Chinese Honeylocust Spine

  别名 天丁、皂针、皂荚刺。【异名】皂荚刺(《圣惠方》),皂刺(《医学入门》),天丁(《纲目》),皂角针(《江苏植药志》),皂针(《中药材手册》)。

  来源 为豆科植物皂荚Gleditsia sinensis Lam.的棘刺。

  植物形态 落叶乔木,棘刺圆柱形,常分支。羽状复叶互簇生,小叶6~16,卵形至长卵形,长3~8cm,宽1~2 cm,先端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齿。总状花序腋生及顶生,花杂性;花萼4裂;花瓣4,淡黄色;雄蕊6~8;子房沿缝线有毛。荚果扁长条状,长12~35cm,宽2~4cm,紫棕色,有时被白色蜡粉。花期5月,果期10月。

  生于路旁、沟旁、宅旁。主产河南、江苏、湖北、广西。

  采制 全年可用刀砍下棘刺或切片晒干。

  性状 完整的棘刺常分枝,有时再分小枝,刺端锐尖,基部扁圆柱状,全长约10cm或更长,基部直径0.8~1.2cm。表面紫棕色或红棕色。体轻,质坚硬,切断面木部黄白色,髓疏松,棕色,无臭,味淡。

  化学成分 含皂荚皂甙B-G(gleditsiasaaponin B-G)、棕榈酸(palmitic acid)、硬酯酸、油酸、亚甾醇、谷甾醇、二十九碳烷(nonacosane)等。

  性味 性温,味辛。

  功能主治 消肿托毒,排脓,杀虫。用于痈疽初起或脓化不溃;外治疥癣麻风。
皂角树和马丁刺的区别
皂角树和马缇刺(又称为马针刺)是两种不同的植物,它们的外部形态和植物学特征有所不同,具体区别如下:

1. 外部形态:皂角树是大型落叶乔木,树干粗壮,树冠广阔,叶子大小适中,形状呈卵形或长椭圆形,花朵小,通常呈黄色或绿色;而马缇刺是一种多年生灌木,株高通常在1-2米之间,树干细长而坚硬,常常分枝成为了针状,势似马蹄,但从未开过花。

2. 生长环境:皂角树生长在热带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的热带沿海地带,如海南、广东和福建等地;马缇刺生长在半干旱的山区、河谷和草原上,主要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3. 用途区别:皂角树的果实可作为一种天然清洁剂和洗涤剂使用,其种子含有的皂角苷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作用;马缇刺因其细长的树枝上生有不可见的小刺,常被用于制作钢笔、地毯地毯等。

综上所述,皂角树和马缇刺在外部形态、生长环境以及用途等方面都存在区别。需要注意的是,在野外认识植物时一定要仔细检查,以免混淆。
皂角树 和 造刺树 是同一种树吗?????
皂角树和造刺树不是同一种树。
皂角树多生于平原、山谷及丘陵地区。但在温暖地区可分布在海拔1600米处。性喜光而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及深厚肥沃适当湿润土壤,但对土壤要求不严,在石灰质及盐碱甚至粘土或砂土均能正常生长。
皂荚的生长速度慢但寿命很长,可达六七百年。属于深根性树种。需要6-8年的营养生长才能开花结果。但是其结实期可长达数百年。
造刺树原产日本北方,经国内专家选育,后引入我国试种,表现良好,可耐-40℃低温,在云南试种耐40℃高温,抗干旱不怕水淹,基本适应全国各地。黑粘土,红粘土、沙性土多砂石坡地均适应,表现出很强的抗逆境性。在盐碱地上,照样成活,有很顽强的生命力。



扩展资料:
二者的区别:

1、原产地。皂角树原产中国长江流域,分布极广,自中国北部至南部及西南均有分布。原产日本北方,经国内专家选育,后引入我国试种,表现良好。

2、生活习性不同。皂角树性喜光而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及深厚肥沃适当湿润土壤,但对土壤要求不严,在石灰质及盐碱甚至粘土或砂土均能正常生长。造刺树可耐-40℃低温,在云南试种耐40℃高温,抗干旱不怕水淹。

3、适宜栽种地区不同。皂角树适宜栽种的地区为:山西、山东、河南、甘肃、河北、内蒙古、江苏、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安徽、浙江、贵州、陕西、江西、云南及东北三省等地区。造刺树基本适应全国各地。
参考资料来源:
搜狗百科-皂角树

搜狗百科-造刺树
皂角子和皂角刺有何区别
当然、一个是果实、一个是树刺、
来源:本文由百花居原创撰写,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