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树桑黄药用价值

桑黄的药用价值和功效是什么?
药用价值具有活血、止血。作用主要具有抑制汗腺分泌。
桑黄(中药名),别名桑上寄生、桑臣等,属多孔菌科木层孔菌属。具有活血,止血,化饮,止泻之功效,常用于血崩,血淋,脱肛泻血,带下,经闭,症瘕积聚,癖饮,脾虚泄泻。分布于华北、西北及黑龙江、吉林、台湾、广东、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扩展资料
属于桑黄火木层孔菌:子实体多年生,木质,侧生无柄。呈半球形、马蹄形或不规则形,腹面凸,(5-20)cm×(7-30)cm,厚3-15cm。幼时表面有细绒毛,后脱落,有明显的龟裂,无皮壳,有假皮壳,有同心环棱。盖面呈灰褐色、肝褐色至黑色,有光泽;边缘圆钝,龟裂少,有密生的短绒毛,干后脱落,呈肉桂色至咖啡色。菌肉硬,木质,暗褐色,厚0.5cm左右。菌管多层,层次常不明显,老的菌管有白色菌丝充塞;管口面锈褐色至酱色;管口圆形,每1mm间4-5个。刚毛顶端尖锐,基部膨大,(10-25)μm×(5-7)μm。孢子近球形,光滑,无色,(5-6)μm×(3-4)μm。
桑黄生于杨、柳等阔叶树树干上。分布于华北、西北及黑龙江、吉林、台湾、广东、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菌盖木质,扁半球形或马蹄形,(2-12)cm×(3-21)cm,厚1.5-10cm,浅肝褐色至暗灰色或黑色,老时常龟裂,无皮壳,幼期有细微绒毛,后变无毛,有同心环棱;边缘钝,淡咖啡色,下侧无子实体;菌肉深咖啡色,木质;菌管多层,层次不明显,年老的菌管层充满白色菌丝;管口褐色;孢子近球形,光滑,(5-6)cm×(4-5)μm;菌丝不分枝,无横隔,直径3-5μm。
什么是桑黄?有什么营养价值和作用?

桑黄是一种菌类植物。属锈革孔菌目、锈革孔菌科、桑黄属、桑黄种的一类的真菌。

形态特征:

桑黄子实体为担子果,均具菌盖,其呈不规则圆形或半圆形,菌盖比菌肉色深,有暗棕色、深褐色至灰黑色,新鲜时为木栓质,成熟衰老后为硬木质,盖长径3-21菌厘米,短径2-12厘米。桑黄菌盖相对的孔口表面蛋黄色至深棕色,菌肉同质或异质,厚2-8厘米。孢子卵圆形或近球形,淡黄色至暗黄色,壁厚明显,形状光滑。

扩展资料

生境分布:

分布于华北、西北及黑龙江、吉林、台湾、广东、四川、云南、西藏等地,主要寄生于暴马丁香树、黑桦树、白桦树、松树、杨树、柳树、栎树及不同种的桑树。

主要价值:

具有调节免疫、抗肿瘤、抗氧化、降血糖、保肝、抑菌消炎等药用价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桑黄 (植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桑黄


桑黄的药用价值
桑黄是一种名贵中药,能利五脏、软坚、排毒、止血、活血、和胃止泻。有助于治淋病,崩漏带下,症瘕积聚,癖饮,脾虚泄泻
桑黄的功效与作用
软坚,排毒,止血,活血,和胃止泻。有助于治淋病,崩漏带下,症瘕积聚,癖饮,脾虚泄泻。
来源:本文由百花居原创撰写,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