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国槐

光照条件不足对国槐形态特征有什么影响
首选任何树苗都需要阳光来进行光合作用,如果阳光照射不到,将直接影响国槐的生长,下面我们来详细的讲解一下原因。

光照是国槐树生命活动中起重大作用的生存因子。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光照强度、光照持续时间和光质三方面。在一定的光照强度下,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积累碳素营养;适宜的光照,使植株生长健壮,着花多,色艳香浓。提高光能利用率,是园林国槐树栽培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一)太阳辐射和光质
  
1、太阳辐射与植物吸收光谱 太阳辐射的波长变化在150-3000nm的范围内,植物光合作用最佳利用值近于490nm,高海拔地区丰富的紫外线光为390nm左右。太阳辐射强度与太阳高度角有关,在近于直角时强度值最大。夏季太阳辐射强度与地理纬度(北纬35°-70°)关系不大,而在冬季则随纬度变高而增强度。我国太阳辐射资源的地理分布整体上是西部高于东部,辐射量最大的地区——西藏南部为190卡/厘米2/年,四川盆地最低不到90,华北居中在130-140之间,长江中下游为110-120范围内。
  植物感受光能的主要器官是叶片,并由叶绿素完成重要的光合反应。叶片以吸收可见光和紫外光为主,即同化太阳光谱380-760nm区间的能量,通常称为生理有效辐射或光合有效辐射。叶面可吸收利用的生理辐射光约占总量的60-80%,喜光树种吸收的量比喜荫树种的要多些。
  生理辐射光主要由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所吸收,其中以红橙光的吸收利用最多,具有最大的光合活性;蓝、紫光也能被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吸收;绿光大部分被绿色叶片所透射或反射,很少被吸收利用。另外,红光能促进叶绿素的形成,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蓝光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但蓝紫光促进花青素的形成,抑制植物的伸长,而使植株形态矮小。
  
2、光质 指太阳光谱的组成特点,主要有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三部分组成。当太阳辐射通过大气时,不仅辐射强度减弱且光谱成分也发生变化,随太阳高度升高,紫外线和可见光所占比例随之增大;反之,长波光比例增加。
  紫外光会破坏核酸而造成对植物的伤害,而叶片的表皮细胞能截留大部分紫外光而保护叶肉细胞。高海拔地区的强紫外光,会破坏细胞分裂和生长素的合成而抑制植株生长,因此在自然界中高山植物一般都具茎杆短矮、叶面缩小、茎叶富含花青素、花果色艳等特征,这除了与高山日交差温度值大有关外,主要与蓝、紫等短波光以及紫外光较强等密切相关。
  
3、直射光与漫射光 作用于国槐树的光有两种,即直射光和漫射光。通常漫射光随纬度增高而增强、随海拔升高而减少;而直射光随海拔增高而增强,垂直距离每升高100m,光照强度平均增加4.5%,紫外光强度增加3-4%。南坡和北坡的漫射光不同,如在坡度为20°时南坡受光量超过平地面积的13%,而北坡则减少34%,山坡地边缘的树受漫射光最少。在一定限度内直射光的强弱与光合作用成正相关,但超过光饱和点后则光的效能反而降低。漫射光强底低,但在光谱中短波部分的漫射光比长波部分强得多,所以漫射光中有较多的红、黄光(可达50-60%)可被国槐树完全吸收利用,而直射光中仅有37%的红、黄光。
  在城市环境中,直射光多在向阳面、屋顶及开阔地带,而下光和后光的来源却很丰富,此外尚有夜间人工照明可利用。除非密集建筑群下,一般来说城市的客观存在光量还是能满足国槐树生长发育的,只是在种植设计时应更注意树种、品种的需光特性,适树适栽。

(二)光对国槐树生长发育的影响
  
1、光照强度 园林国槐树需要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完成生长发育过程,但不同树种对光照强度的适应范围则有明显的差别,一般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
  1)喜光树种,又称阳性树种 只能在全光照条件下生长,其光饱和点高,不能忍受任何明显的遮荫环境。植株性状一般为:枝叶稀疏、透光,叶色较淡,生长较快,自然整枝良好;但国槐树寿命较短。典型的阳性树种有马尾松、桦木、杨、柳、月季等。
  2)耐荫树种,又称阴性树种 能在较弱的光照条件下良好生长,光饱和点低,能耐受遮荫,植株性状一般为:枝叶浓密、透光度小,叶色较深,生长较慢,自然整枝不良;但国槐树寿命较长。园林国槐树中如铁杉、八角金盘、珊瑚树等即属于此。
  3)中性树种 介于上述两类之间,比较喜光、稍能耐阴,光照过强或过弱对其生长均不利,大部分园林树种属于此类。
  不同树种均具有一定的适应光照强度范围,当国槐树光合作用系统吸收的辐射能量超过其光合化学反应所利用的能量水平时,国槐树生长就会受到影响甚至出现伤害,导致光伤害的发生。喜光树种具有避免受到光伤害的生理机制,其叶绿体中的类囊体羧化而产生一种酶,使类胡萝卜素转化为玉米素,此过程将辐射能量以热的形式散失,从而避免光伤害的发生。
  树种的需光强度,与其原生地的自然条件有关。如生长在我国南部低纬、多雨地区的热带、亚热带常绿树种,对光的要求就低于原生于北部高纬度地区的落叶树种。原生在森林边缘空旷地区的树种绝大部分都是喜光树种,如落叶树中的落叶松、杨树、悬铃木、刺槐、桃、杏、枣等,常绿树种中的椰子、香蕉等。而阴性树种在全日照光强的1/10即能进行正常光合作用,其光补偿点低,仅为太阳光照强度的1%,如落叶树种的天目琼花、猕猴桃和常绿树种中的杨梅、柑桔、枇杷、云杉、水青冈等,光照强度过高反而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
  
2、光照延续时间 光照延续时间因纬度而各不相同,呈周期的变化:纬度越低,最长日和最短日光照延续时间的差距越小;而随着纬度的增加,日照长短的变化也趋明显。国槐树对昼夜长短的日变化与季节长短的年变化的反应称为光周期现象,主要表现在诱导花芽的形成与休眠开始。不同树种在发育上要求不同的日照长度,这是植物在系统发育过程中适应环境的结果。根据这一特性可将园林国槐树分为三类:
  1)长日照树种 大多生长在高纬地带,国槐树需要较长时间的日照才能开花,通常需要14hr以上的光照延续时间才能实现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化,花芽才得以分化和发育。如日照长度不足,即在生长期中得不到所需的长日照条件,则会推迟开花甚至不开花。
  2)短日照树种 起源于低纬地带,需较短的日照长度才促进开花,光照延续时间超过一定限度则不开花或延迟开花,一般需要14hr以上的黑暗。如果把低纬地区的短日照树种引种到高纬度地区栽种,因夏季日照长度比原生地延长,对花芽分化不利,尽管株型高大,枝叶茂盛,花期却延迟或不开花。
  3)中日照树种 对光照延续时间反应不甚敏感的树种,如月季,只要温度条件适宜,几乎一年四季都能开花。
  进一步的研究证明,对短日照植物的花原基形成起决定作用的不是较短的光期,而是较长的暗期。根据这个认识,人们用闪光的方法打断黑暗,可以抑制和推迟短日照植物的花期,促进和提早长日照植物开花。
  
3、国槐树的受光量 国槐树的受光类型可分为四种,即上光、前光、下光和后光。前两种光是从国槐树的上方和侧方照到树冠上的直射光和部分漫射光,这是国槐树正常发育的主要光源。下光和后光是照射到平面(如土壤、路面、水面等)和树后的物体(包括临近的树和建筑物墙体等)所反射出的漫射光,其强度取决于国槐树周围的环境如栽植密度、建筑物状况、土壤性质和覆盖状况等。国槐树对下光和后光的利用虽不如前两种光,但因其能增进树冠下部的生长,对国槐树生长起相当大的作用,在栽植及采取管理措施时不应忽视。
  国槐树的受光情况与国槐树所在的地理状况(海拔、纬度)和季节变化有关。照射在国槐树上的光,不会被全部利用,一部分被国槐树反射出去,一部分透过枝冠落到地面上,一部分落在国槐树的非光合器官上,因此国槐树对光的利用率取决于树冠的了解更多的国槐技术你可以访问这个网站http://www.jimiaomu.com/download/639.html上面介绍的非常全面,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槐尺蠖怎么防治,生物防治可以让鸟类吃吗?
国槐是城市园林绿化的主要树种。其花可入药。国槐适应性强,它不仅耐寒、耐旱、耐修剪、易管理,而且抗污染性较强,绿化效果好。国槐的病害少,但有一种最为严重的害虫,即槐尺蠖。槐尺蠖是一种暴发性强、危害性极大,而且极难控制的害虫。我们经过近十年的仔细观察,摸索出了槐尺蠖在娄底的发生规律,并进行了有效的防治,现将我们积累的一点经验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1、槐尺蠖的分布范围槐尺蠖(Semiothisa cinerearia Brener et Grey)别名国槐尺蠖,吊死鬼、量步虫。属鳞翅目,尺蛾科。国内分布于北京、河北、山东、浙江、江苏、江西、陕西、甘肃、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天津、河南、山东、安徽、四川、湖北、台湾、广西、西藏、湖南(湘北、湘中、湘东、湘西),在国外主要分布于日本、朝鲜等。
2、槐尺蠖为害特点槐尺蠖主要为害国槐、龙瓜槐、食料不足时也取食刺槐。主要取食国槐的叶片,食量大、暴发性强。如不仔细观察或防治不及时,会在1-2天内将整株树的叶片吃光。然后抽丝下垂借风力转到其它树上为害,对树木的生产和环境美化影响很大,也对过往行人造成极大的威胁。
3、槐尺蠖的生活史及习性槐尺蠖的类底一般一年发生3代,个别年份发生4代,以蛹在土中或树皮缝隙间越冬。4月中旬成虫开始出现并产卵。第一代在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第二代在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第三代在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第四代在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成虫多于傍晚羽化,羽后当天即可交尾,夜间产卵,卵产于国槐的嫩梢或叶片、叶柄和小枝等处,以树冠南面较多,每处1至2粒,少数也可多达成百上千粒。同虫所产之卵80%在同一天孵出,孵出时间多在晚上19至21时,孵出率在90%以上,成虫趋光性弱,白天隐伏于树丛中,受惊时作短距离飞行。幼虫期共5龄,经15-25天老熟,幼虫孵化后即开始取食,1至2龄时只取食叶肉,留下叶脉。3至4龄后食成缺刻状。5龄后食量倍增,取食量占幼虫期的90%以上,3龄前幼虫白天静伏于叶柄或小枝上,很少取食,受到振动后即吐丝下垂。老熟幼虫多在白天吐丝下垂或直接掉在地面,进入松土内化蛹。蛹所在的位置一般在3-5厘米深度,化蛹场所大多位于树冠垂直投影范围内,以树的东南面较多,一般数十头至数千头集中在一起。
4、防治对策 4.1 物理防治利用该虫集中化蛹的特点,2至3月人工挖除越冬蛹,减少虫口量。 4.2 化学防治 4.2.1 树冠喷药准确掌握幼虫孵化盛期,在幼虫3龄前进行喷药。药剂要采用50%的辛硫磷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1500倍液。 4.2.2 打孔注药利用人工或机械在树干上钻洞,然后依树干直径大小注入一定量的农药,通过树干的输导组织使药液遍布树体,从而使害虫取食后中毒死亡。这种方法不受天气的影响。 4.3 生物防治用灭蛾灵2000倍液或灭幼3号2000至3000倍液喷雾,让害虫中毒后在树上慢慢死亡腐烂,不直接往下掉,可保护环境不受污染,避免对行人造成威胁。具体选用哪种防治方法,应根据时间、天气及所处的环境而定。
国槐可以嫁接什么树
以国槐为砧木,可嫁接金枝槐、龙爪槐等槐属植物。
国槐育苗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条件良好,土质肥沃,土层深厚的壤土或沙壤土为宜。其对中性、石灰性和微酸性土质均能适应,在轻度盐碱土(含盐量0.15%左右1上电能正常生长,但干旱、瘠薄及低洼积水圃地生长不良。



扩展资料;
国槐的种植需要掌握一定的种植技术才能够栽培出繁茂健壮的国槐树。国槐的萌芽力十分的强,可以在第二年开春季节进行截干,加大株行距。当然,国槐的种植中,挑选优良的国槐小苗也相当的重要,
需要挑选优质速生的健壮小苗,直径在0.8—1.5cm的国槐小苗生根快、萌发力强,有利于扦插操作。另外国槐小苗的直径会因为栽培环境的不用而有所变化,但是直径最好保证在1.2—2cm。
国槐种植条件大部分是有国槐自身的生长习性决定的,国槐喜欢阳光、能够耐寒冷、稍耐阴,不耐干旱和阴湿。
此外国槐在低洼积水出会生长不良。因此国槐种植的条件要保证充足的阳光,保持合适的湿度。另外,虽然国槐对于土壤的要求不高,但是它在肥沃、排水性良好、深厚、沙质土壤中生长会更好。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槐
西安街头种的树是什么树?
槐树,槐树,落叶乔木,原产于中国,也称为国槐、家槐,在河北一带农村常称为“笨槐”。高15-25米。羽状复叶长15-25厘米;叶轴有毛,基部膨大;小叶9-15,卵状长圆形,长2.5-7.5厘米,宽1.5-5厘米,顶端渐尖而有细突尖,基部阔楔形,下面灰白色,疏生短柔毛。圆锥花序顶生;萼钟状,有5小齿;花冠乳白色,旗瓣阔心形,有短爪,并有紫脉,翼瓣龙骨瓣边缘稍带紫色;雄蕊10,不等长。荚果肉质,串珠状,长2.5-5厘米,无毛,不裂;种子1-6,肾形。花果期9-12月。为深根性喜阳光树种,适宜于湿润肥沃的土壤;我国各地普遍栽培。
女贞树女贞树,(简称女贞,学名:Ligustrum lucidum Ait.)木犀科,女贞属常绿小乔木(亚乔木)或大灌木,高可达10米。叶对生,革质,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14cm,宽3.5~6cm,先端尖,基部圆形,上面深绿色,有光泽。花小,气味芳香,密集成顶生的圆锥花序,长12~20cm;核果长椭圆形,微弯曲,熟时呈紫蓝色,带有白粉,不可直接食用。花期6~7月,果期8~12月。“女贞”名称来历, 一说是古代鲁国一位女子的名字。因其“负霜葱翠,振柯凌风,而贞女慕其名,或树之于云堂,或植之于阶庭”故名。中国明朝浙江都司徐司马,下令杭州城居民在门前遍植女贞树。
来源:本文由百花居原创撰写,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