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杉树

水杉树的特点

水杉树的特点:高大挺拔,适应能力强,喜光照,喜湿润,耐低温等。


1、高大挺拔

水杉树,又名水桫树,是高大落叶乔木,树干基部膨大,枝干挺拔且高大,远远望去就像是站立整齐的士兵,高度可达35米左右。


2、适应能力强

水杉树既可以土壤中生长,也可以在浅水中生长,喜欢向阳的生长环境,但也可以忍受寒冷的天气。


3、喜光照

水杉树是喜光的树种,它是喜光的,对日照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尤其是成长比较旺盛的时期内,每天都得保证一定时间的日照。


4、喜湿润

水杉喜湿润,而且它的耐涝性比较好,一般会分布在潮湿的或者有积水的地方,比如气候暖和、多雨湿润的山坡、河流或沟谷等地方,养护中需要提供充足的水分,长期干旱对它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5、耐低温

水杉树在野外可以越冬生长,能够忍受零下37-47℃的低温。

水杉树的作用

水杉树是著名的庭院树种之一,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除了具有观赏价值之外,还可以作为家具、建筑、造船等用材,另外,其纤维素含量较高,可以作为制造纸张的原材料。


水杉树简介

水杉树(拉丁学名: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别名水桫树,高大落叶乔木,高达35米。分布在我国华南、华东和华北部分地区,国外约50个国家和地区引种栽培。

边材白色,心材褐红色,是优秀的产材树种。树姿优美,又为著名的庭园树种。乔木,高达35米,胸径达2.5米;树干基部常膨大;树皮灰色、灰褐色或暗灰色,幼树裂成薄片脱落,大树裂成长条状脱落,内皮淡紫褐色;。

扩展资料:

生长环境:

水杉为喜光性强的速生树种,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较强。自水杉被发现以后,尤其在解放以后,我国各地普遍引种,北至辽宁草河口、辽东半岛,南至广东广州,东至江苏、浙江,西至云南昆明、四川成都、陕西武功,已成为受欢迎的绿化树种之一。

湖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等省用之造林和四旁植树,生长很快。国外约50个国家和地区引种栽培,北达北纬60度的列宁格勒及阿拉斯加等地,在零下34℃及47℃的低温条件下能在野外越冬生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杉树


水杉树资料
水杉 古老的稀有树种,属裸子植物。有“植物界的大熊猫”之称。1941年由我国科学工作者在湖北和四川的交界处发现,现在已广植于国内。水杉是落叶乔木,一般可高达30~40米,树干笔直挺拔,小枝下垂,枝条层层舒展,全树呈塔形。叶条形柔软,对生,在小枝上排成两列呈羽毛状。水杉是雌雄同株的植物,种子扁平有翅。水杉生长迅速,一般20年左右可成材使用。水杉还是珍贵的木材树种。木质轻软,纹理细密,是造船、建筑、桥梁和家具的好材料。水杉的适应能力很强,能忍受零下30度的严寒,又不怕热带高温,被世界上50多个国家引种栽培,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现已成为这一地区的速生造林树种和人们喜爱的园林绿化树种。
水杉树是什么树?
水杉(学名: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落叶乔木,柏科水杉属唯一现存种,中国特产的孑遗珍贵树种,第一批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稀有种类,有植物王国“活化石”之称。
  落叶乔木,高达35~41.5米,胸径达1.6~2.4米 ;幼树树冠尖塔形,老树则为广圆头形;树皮灰褐色或深灰色,裂成条片状脱落,内皮淡紫褐色;大枝近轮生,小枝对生或近对生,下垂,一年生枝淡褐色,2~3年生枝灰褐色,枝的表皮层常成片状剥落,侧生短枝长4~10厘米,冬季与叶俱落;叶交互,在绿色脱落的侧生小枝上排成羽状二列,扁平条形,柔软,几乎无柄 ,通常长1.3~2厘米,宽1.5~2毫米,上面中脉凹下,下面沿中脉两侧有4~8条气孔线。雌雄同株,雄球花单生叶腋或苞腋,卵圆形,交互对生排成总状或圆锥花序状,雄蕊交互对生,约20枚,花药3,花丝短,药隔显著;雌球花单生侧枝顶端,由22~28枚交互对生的苞鳞和珠鳞所组成,各有5~9胚珠。球果下垂,当年成熟,果蓝色,可食用,近球形或长圆状球形,微具四棱,长1.8~2.5厘米;种鳞极薄,透明;苞鳞木质,盾形,背面横菱形,有一横槽,熟时深褐色;种子倒卵形,扁平,周围有窄翅,先端有凹缺。每年二月开花,果实11月成熟。
来源:本文由百花居原创撰写,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