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财树好还是发财树好,发财树和招财树有什么区别

招财树好还是发财树好目录

招财树好还是发财树好

发财树和招财树有什么区别

招财树和发财树是一种树吗?招财树怎么养?

招财树与发财树的不同

招财树好还是发财树好

    招财树和发财树各有千秋,选择哪种更适合,取决于个人的喜好和养护环境。

    招财树,也被称为幸运树或幸福树,是一种常绿的小型乔木,原产于热带亚洲。它的叶子呈椭圆形或长椭圆形,有明显的叶脉。招财树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适合在室内种植,可以放在阳台或室内光线好的地方。它的寓意是招财进宝、幸福安康,被认为是一种能够带来好运的植物。

    发财树是一种常绿的大型乔木,原产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它的叶子呈椭圆形或长圆形,叶色深绿,有明显的叶脉。发财树喜欢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适合在室外种植,但也可以放在室内光线好的地方。它的寓意是发财致富、事业顺利,被认为是一种能够带来好运和财富的植物。

    总的来说,招财树和发财树都是寓意比较好的植物,但是选择哪种更适合要考虑到自己的养护环境和个人喜好。如果喜欢小型植物,可以选择招财树;如果喜欢大型植物,可以选择发财树。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招财树还是发财树,都需要合理养护才能保持健康生长,并发挥其寓意的作用。

发财树和招财树有什么区别

在日常生活中会听到发财树和招财树两种树名,我们或许认为它是一种树,只是叫法不同而已,但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树种。

在习性、外观和养护方法上都有差别。

招财树和发财树是一种树吗?招财树怎么养?

不是一种树,虽然很多人会把它们的叫法混为一谈。

发财树为进口树种,招财树为国产树种,且两种树的样子也完全不一样,看图。

发财树:别名 发财树、瓜栗、中美木棉

发财树姿态优美,叶冠雄伟,叶色翠绿,摆放于家庭客厅,既典雅大方,又招人喜爱。

发财树为多年生常绿灌木,原产于马来半岛及南洋群岛一带。

近年来,经栽培选育,已广泛进入我国城乡家庭。

作为家庭栽培,应根据其喜高温多湿、不耐霜寒及干燥的生活习性,着重注意把握以下四点:

一是注意阳光。

发财树性喜高温湿润和阳光照射,不能长时间阴蔽。

因此,在养护管理时应置于室内阳光充足处。

摆放时,必须使叶面朝向阳光。

否则,由于叶片趋光,将使整个枝叶扭曲。

另外,每间隔3天至5天,用喷壶向叶片喷水一次,这样既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又可使枝叶更显美观。

二是注意浇水。

浇水是养护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水量少,枝叶发育停滞;水量过大,可能招致烂根死亡;水量适度,则枝叶肥大。

浇水的首要原则是宁湿勿干,其次是“两多两少”,即夏季高温季节浇水要多,冬季浇水要少;生长旺盛的大中型植株浇水要多,新分栽入盆的小型植株浇水要少。

浇水量过大时,易使植株烂根,导致叶片下垂,失去光泽,甚至脱落。

此时,应立即将其移至阴凉处,浇水量减至最少,只要盆土不干即可,每天用喷壶对叶面多次喷水,停止施肥水,大约15天至20天就可逐渐缓过来。

三是注意施肥。

发财树为喜肥花木,对肥料的需求量大于常见的其它花木。

每年换盆时,肥土的比例可占1/3,甚至更多。

肥土的来源广泛,可收集阔叶树落叶腐殖土,加少许田园土和杂骨末、豆饼渣混合配制。

此肥土效力高,方便易得,但应注意充分腐熟,以免将叶片“烧”黄。

另外,在发财树生长期(5月至9月),每间隔15天,可施用一次腐熟的液肥或混合型育花肥,以促进根深叶茂。

四是注意温度与湿度。

发财树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较高,如若温度较低或湿度缺失,常常会出现落叶现象,严重时枝条光秃,不仅有碍观赏,且极易造成植株死亡。

因此,莳养时应注意保持15℃以上的温度,并经常给枝叶喷水,以增加必要的湿度。

而在深秋和冬季,则应注意做好越冬防寒、防冻管护

招财树与发财树的不同

一个植物.

马拉巴栗,俗称发财树、瓜栗、大果木棉 、招财树、美国花生,为木棉科(Bombaceae)美木棉属或瓜栗属(Pachira)。

常绿或半落叶乔木,马拉巴栗属热带观叶植物。

它树姿优雅,树干苍劲、古朴,车轮状的绿叶转射平展,枝叶潇洒婆娑,观赏价值高,尤以3—5株及各种辫状或螺旋状造型,已成为室内观赏植物的佼佼者,曾被联合国环保组织评为世界十大室内观赏花木之一。

盆栽用于美化厅、堂、宅,有“发财”之寓意,给人们美好的祝愿。

近几年,我国台湾省及广东、福建等地现已批量生产。

生长习性

马拉巴栗性喜高温和半阴环境,茎能贮存水分和养分,具有抗逆、耐旱特性,耐阴性强,容易栽培,喜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

生长适宜温度20—30℃,温度低于10℃也能生长,但低于5℃容易受害,轻者造成落叶,重者可造成死亡。

繁殖方法

马拉巴栗多用播种繁殖,也可扦插繁殖。

播种宜用新鲜种子,秋天成熟后采摘,将种壳去除随即播种。

播种后覆盖细土约2厘米厚,然后放置半阴处,保持湿润,播后约7天左右可发芽。

发芽温度22—26℃。

苗长至25厘米左右可间密留疏,使树苗均匀生长。

实生苗生长迅速,苗期要薄施氮肥和增施磷钾肥2—3次,促使茎干基部膨大。

春季也可利用植株截顶时剪下枝条,扦插在砂石或粗沙中,保持一定湿度,约30天左右可生根,但扦插基部难以形成膨大根茎,观赏价值不如播种苗高。

栽培与养护

马拉巴栗盆栽养护比较简单,一般用疏松菜园土或泥炭土、腐叶土、粗沙,加少量复合肥或鸡屎作基肥、培养土。

小苗上盆或地栽种后,顶端具有明显优势,如不摘心,就会单杆直往上长;当剪去顶芽时,很快就会长出侧枝,茎的基部也会明显膨大。

地栽长到1·5米高时,可编辫或“成龙”造型,编好再继续种于地上或盆栽养护,提高观赏价值。

如台山市端芬镇台湾外商在山坡地大量种植马拉巴栗,并编辫成三株、五株、七株等盆景树,经济效益可观。

马拉巴栗适应性强,喜光又耐阴,全日照、半日照或荫蔽处均生长良好。

但长久在阴暗处生长,生机会转劣。

入夏时应遮阴50%为好,以免烈日曝晒使叶尖、叶缘枯焦。

在室内栽培观赏宜置放有一定散射光处,不宜连续超过30天,如出现生机转劣徒长现象,应逐渐接受阳光,切忌急速受强光照射,以防不适应枯死。

盆栽生长期要保持盆土湿润,不干不浇,其膨大茎能贮存一定水分和养分,盆栽排水畅通,宁干勿湿,不可潮湿滞水,如水分过多积水,则生长不良,或根茎腐烂;但土壤也不宜太干,尤其晴天空气干燥时还须适当喷水,以保叶片油绿而有光泽。

生长期每月薄施腐熟花生麸肥水或有机质氮、磷、钾肥,或复合肥1—2次,一般室内观赏不必施肥。

但每1—2个月盆施复合肥一次,每盆6—8克左右,以薄施为好,切忌浓肥,应增施磷钾肥,使茎干膨大。

或叶面喷肥1—2次,以绿旺+植宝素+0·2%磷酸二氢钾等营养液,使叶片厚、叶色墨绿,每10—15天喷一次,可保持叶片绿而有光泽。

冬季要温暖避光越冬,温度不宜低于5℃,土壤也不应太干,晴天空气干燥时适当喷水。

春季应修剪枝叶1次,促使枝叶更新。

编辫造型

马拉巴栗播种长至2米左右,约在1·2—1·5米处截去上部,让其成光杆,然后从地上掘起,放在半阴凉处让其自然凉干1—2天,使树干变得柔软而易于弯曲。

接着用绳子捆扎紧同样粗度和高度的若干植株基部,将其茎干编成辫状,放倒在地上,用重物如石头、铁块压实,固定形态,用铁线扎紧固定成直立辫状形。

编好后将植株继续种于地上,加强肥水管理,尤其追施磷钾肥,使茎干生长粗壮,辫状充实整齐一致;也可直接上盆种植,让其长枝叶。

目前市场销售的“三龙”、“五龙”、“七龙”等即是用3枝、5枝、7枝植株经打成辫状后种于盆中。

夏季2—3天浇水1次,春秋季每4—6天浇水1次,冬季以湿润为宜,适当减少浇水次数。

注意病虫害发生,如发现茎部表皮发黑或露出黑色丝状纤维,是茎腐病而引起马拉巴栗烂茎。

发病初期应喷洒50%杀菌王水溶性粉剂1000倍液,隔10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炭疽病可用50%百菌清可湿粉800倍或50%多菌灵600倍液喷洒防治,每7—10天1次。

如菜青虫、尺蠖、红蜘蛛可定期喷施40%氧化乐果800倍或50%敌敌畏1000倍液,每7天1次连喷施2—3次

来源:本文由百花居原创撰写,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