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松品种和图片大全

罗汉松品种,常见栽培品种介绍(附图)

罗汉松是松树的一种,又名罗汉杉、长青罗汉杉、土杉、金钱松、仙柏、罗汉柏、江南柏等。罗汉松常见于中国华南地区,包括香港一带。由于罗汉松可制作成盆景供观赏,其木材供建筑、药用和雕刻,本身极难长大,所以其价值甚高。那么你对罗汉松的品种了解多少呢?下面请跟我一起来看看吧。

罗汉松常见栽培品种(排名不分先后)

一、雀舌罗汉松

小叶罗汉松的一个类型,常见的有浙江雀舌,南通雀舌,一般以南通雀舌为正宗.特点为春芽小叶向内抱拢,形似菊花,俗称"起菊花芯",夏秋则无此特点.若每年秋后掐去夏秋梢,显得枝叶密集,叶片耸立,节间短小,十分美观整齐.它的叶片头部较圆,中脉突出,有肉质感,盆栽老株常形成怪根,提起后很是耐看.多年盆栽老干截面常不为圆形,也是其特点之一.浙江雀舌叶片较发散,头较尖,质较薄.由于南通雀舌生长缓慢,数量较少,尤其扦插盆栽多年的成型老株,价值很高.

二、台湾罗汉松

原产于台湾兰屿,常绿小乔木,株高2~5米。叶丛生枝端,单叶椭圆线形,先端钝或圆,叶略为反卷,下背面皆平滑,叶厚硬革质,浓绿富光泽;中肋明显,无叶柄。花腋生,圆柱形无柄,小花黄绿色,开花期3~5月。核果状种子,椭圆形,熟深蓝色;种托肉质,熟红色;种托托承种子的外形如披袈裟的罗汉,而有罗汉松之名。兰屿罗汉松性喜高温、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其耐盐性佳、抗强风,但耐阴性均不佳。可应用于海岸防风林带、绿篱、庭园美化、盆栽等。

三、日本罗汉松

树皮深灰色,成鳞片状开裂,枝叶稠密,叶螺旋状排列,线状披针形,长7~10厘米,宽5~8毫米,顶端渐尖或钝尖,基部楔形,有短柄,中脉在两面均明显突起.雄球花穗状,常3~5簇生叶腋;雌球花单生叶腋,有梗.种子卵圆形,径不足1厘米,成熟时为紫色或紫红色,外被白粉,着生于肥厚肉质的种托上,种托红色或紫红色,有梗.

四、米叶罗汉松

短叶罗汉松的一个类型,通常以温州产的为正宗.由于它的扦插苗根系不发达,生长极为缓慢,故一般都用嫁接繁殖,扦插苗市场上极为少见.由于受老砧木影响,控制不好容易叶片大小不一.近年来,有人用其它品种小苗低位嫁接,效果较好,但尚无大桩.由于嫁接的接穗耗费不大,米叶罗汉假货不多.

五、珍珠罗汉松

原产于广西元宝山和圣堂山,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树种,发现较晚,资料不多,据说有十几个品种,叶片大小尖圆宽窄各有不同,叶色也各有特点,一般叶片较小,较圆,光泽好,尤其是新芽发红的比较为人喜爱.

六、海岛罗汉松

属半阳性常绿乔木。在半阴环境下生长良好。喜温暖湿润和肥沃沙质壤土,在沿海平原也能生长。罗汉松树形古雅,种子与种柄组合奇特,寿命长,惹人喜爱,南方寺庙、宅院多有种植。可门前对植,中庭孤植,或于墙垣一隅与假山、湖石相配。华北地区多用于作盆栽欣赏。小叶罗汉松还可作为庭院绿篱栽植。野生罗汉松属国家二类保护植物。


罗汉松的种类有哪些?

一、短叶罗汉松

短叶罗汉松为罗汉松科罗汉松属罗汉松的变种常绿针叶小乔木,常呈灌木状,老干深褐至黑褐色,外皮呈纵向条状剥裂,片状脱落,枝梢较短而柔软,灰绿色,分枝力差,原产于中国云南山区,现南北各地主要用于盆栽观赏。

二、狭叶罗汉松

狭叶罗汉松为罗汉松科罗汉松属的一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条状而细长,通常长5~9厘米,宽3~6毫米,先端渐窄成长尖头,基部楔形,产于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省区,日本也有分布。

三、柱冠罗汉松

柱冠罗汉松为罗汉松科罗汉松属植物,叶较小,先端纯或圆,主要产于安徽、江苏、浙江、四川等地,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耐寒性略差,怕水涝和强光直射,要求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

四、金钻罗汉松

金钻罗汉松是台湾兰屿罗汉松的实生变种个体,枝条挺拔有柔性,叶片的叶距成密集状,叶片也表现出小叶状的植株,顶芽是漂亮的荷花蕊,叶色金黄,色泽饱满,是非常难得一见的罗汉松品种,不过,由于属于芽变品种,在繁殖过程中容易产生变异,一般通过嫁接繁殖来维持品种特性。

五、海南罗汉松

海南罗汉松为罗汉松科罗汉松属的植物,分布于缅甸、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海南等地,丛生叶序,叶形呈线形单叶,越靠近叶端越尖,越靠近叶基越狭,正反叶面都平滑,革质,叶脉仅中肋明显,叶色正面浓绿,背面呈绿色,无叶柄,无叶拖,开黄绿色小花,花小颜色不明显,春季开花,采播种或插枝法繁殖。


我的罗汉松叶子不宽但有7-8厘米长,请问是什么品种
是长叶罗汉松。
罗汉松资料
[特征] 罗汉松科,罗汉松属常绿乔木。树冠广卵形。叶条状披针形,先端尖,基部楔形,两面中肋隆起,表面暗绿色,背面灰绿色,有时被白粉,排列紧密,螺旋状互生。雌雄异株或偶有同株。种子卵形,有黑色假种皮,着生于肉质而膨大的种托上,种托深红色,味甜可食。花期5月,种熟期10月。常见的栽培品种有狭叶罗汉松,叶较窄,先端渐窄成长尖形;柱冠罗汉松,叶小,先端纯或圆;小叶罗汉松,叶密集于小枝顶端,呈螺旋状着生,较狭窄,先端钝圆;短尖叶罗汉松,叶极短小;斑叶罗汉松,叶面有白色斑点。
[习性] 半阳性树种。在半阴环境下生长良好。喜温暖湿润和肥沃沙质壤土,在沿海平原也能生长。不耐严寒,故在华北只能盆栽。寿命长。
[繁殖] 播种或扦插繁殖,嫩枝扦插容易生根。播种,8月下旬采种,除去种托,即可播种。越冬要注意保温。也可沙藏至翌年2~3月播种。采用条播,覆土后盖稻草,搭棚遮阴,保持苗床湿润。春播9月停止施肥,秋播苗当年不宜施肥。扦插繁殖,分春秋两季均可进行。春插在3月上中旬,选取粗壮、无病害的一年生休眠枝,长8~12厘米,去除一半叶片,插入土中4~6厘米,行距12厘米,株距5~6厘米。秋插于7~8月进行,以半木质化嫩枝作插穗,其余同春季扦插。不论何种方法繁殖,插穗均需带踵,苗床亦需遮阴。在精细管理下,春插90天左右生根,秋插约60天左右生根。
[栽培管理] 苗木生长缓慢,注意水肥管理,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可促进生长。入冬用薄膜覆盖防寒。苗木移植最宜在雨季初期进行,并要带好土坨。夏季高温干燥时,易发生红蜘蛛及介壳虫,可用石油乳剂喷杀,或发现后立即用刷子刷除灭死。北方盆栽,要在室外温度稳定于10℃左右时出房;夏季不宜曝晒,需移至半阴处;大雨后应立即倾出盆内积水,以免受涝;冬季温度下降到5℃时就应入房,并控制浇水,在不结冰条件下即可安全越冬。
[观赏应用] 由于罗汉松树形古雅,种子与种柄组合奇特,惹人喜爱,南方寺庙、宅院多有种植。可门前对植,中庭孤植,或于墙垣一隅与假山、湖石相配。斑叶罗汉松可作花台栽植,亦可布置花坛或盆栽陈于室内欣赏。小叶罗汉松还可作为庭院绿篱栽植。
来源:本文由百花居原创撰写,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