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蚌怎么养护

珍珠蚌怎么养

养池要求:养殖珍珠蚌时,需要根据养殖数量来决定池塘的大小。 选择品种: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珍珠蚌进行养殖。 饲喂管理:定期投喂硅藻、绿藻、金藻等,并喂食有机碎屑。 注意事项:水质要求有一定的流速,且pH值为7-8。

珍珠蚌如何养护


1、养池要求

养殖珍珠蚌时,需要根据养殖数量来决定池塘的大小,一般养池面积在3-5亩之间,水深为1.5-2米,有利于珍珠蚌生长发育健康,此外可以在养池内混养草鱼、鲫鱼、鳙鱼等鱼类,以提高养池的利用率。


2、选择品种

可以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珍珠蚌进行养殖,例如康乐蚌、池蝶蚌、褶纹冠蚌等,并要求亲蚌3年以上、体质健康、富有活动,注意如果用于繁殖用的 种蚌最好选择野生的珍珠蚌。


3、饲喂管理

珍珠蚌多以藻类为食,因此在养护期间,可以投喂硅藻、绿藻、金藻等,并配合喂食小型浮游生物和细菌等有机碎屑,另外培育丰富的饵料生物有利于珍珠蚌生长肥硕。


4、注意事项

养护珍珠蚌的水质要求有一定的流速,并且水域的pH值在7-8之间,另外如果珍珠蚌与鱼类混养,一旦发现珍珠蚌出现病害症状,要及时进行防治,以免鱼类和珍珠蚌全部死亡。


珍珠蚌的养殖条件

环境位置:选择水资源丰富的池塘作为养蚌池。 水源水质:水温在18-25度,水中的酸碱度保持在7-7.5。 饲养珠蚌:将珍珠蚌与草鱼、鳊鱼等混养,并把握放养密度。 养珠时间:经过3个夏天2个冬天就能开始采珠。

珍珠蚌的养殖条件有哪些


1、环境位置

珍珠蚌养殖时,选择在背风向阳、水资源丰富、远离污染的池塘作为养蚌池,池底的土壤最好以黏性土壤为主,不仅有一定的保水保肥性,也有利于水中生物生长,培育饵料供珍珠蚌采食。


2、水源水质

珍珠蚌对水源和水质有一定的要求,要保证水质无污染,水温在18-25度之间,水中的酸碱度保持在7-7.5最佳,保证水中的含氧量丰富,种入球藻、金藻以及养殖小型浮游生物,让食物充足。


3、饲养珠蚌

珍珠蚌养殖期间,可以与草鱼、鳊鱼等鱼类混养,把握好放养密度,可以使用贝壳作为珠核,经过打磨、消毒,使其能够贴在蚌体,一般大核珠可以放8-10颗,小核珠最多可以放20个。


4、养珠时间

珍珠蚌放入核珠后,等待20天形成珠囊,30天后开始分泌珍珠质,一般需要2-3年,经过3个夏天2个冬天就能开始采珠,等待第4年时,成长速度就会下降。


珍珠蚌怎么养?


1、选好养殖的地方

池塘养殖面积因地制宜,小的池塘为3~5亩,大的池塘从十几亩到几十亩都有,水深1.5~2米,水质一般都较肥,饵料生物丰富。池塘中可混养草鱼、鳊鱼、鳙、鲫鱼,放养密度为100~200尾/亩,不宜放养或极少量放养竞食性鱼类如链鱼等,切勿放养肉食性鱼类如青鱼、乌鳢等。


2、育珠蚌的选择

手术蚌的繁育场或邻近的珍珠养殖曾发生过病害,再便宜的蚌也不能购,以杜绝病原体的传播。繁殖用的种蚌最好是采自自然水域中的野生蚌,雌、雄蚌最好选自不同的水域,以保证种质的质量,提高后代的育珠性能。


3、饵料生物
   

三角帆蚌最适的饵料生物为硅藻、金藻、绿藻、裸藻等,其次是小型浮游动物和细菌等有机碎屑。所以培养丰富的饵料生物对珍珠养殖至关重要。水体的肥瘦、饵料生物的丰欠可通过水色来反应,水体颜色以黄绿色为好,透明度以30厘米左右为宜,并且保持育珠水体“肥、活、爽、嫩”的状态。

扩展资料:

养殖的注意事项:


1、养殖珍珠蚌要注意这三点:水质环境、养蚌技术、对于鱼珠混养的品种选择。


2、在养殖珍珠蚌时,可以在养殖塘混养鱼类,比如说鲫鱼、花鲢、白鲢、黄辣丁等鱼类品种,但是不能混养鲶鱼、乌鱼等凶恶鱼类。


3、在混养鱼类时,不要将鱼类与患病珍珠蚌混养,不然将会导致珍珠蚌和鱼类都死亡,如果发生患病珍珠蚌,应及时用药治疗。


4、珍珠蚌又称珠母珍珠蚌,俗称蛤蜊。因其多产天然珍珠而得名珍珠蚌。壳大、厚而坚实,呈长椭圆形。壳长可达180mm ,壳高70mm ,壳宽40mm 。两壳膨大,壳面深褐色,或近黑色,并布有带光泽的斑,生活于河流及小溪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珍珠蚌


珍珠蚌怎么养
珍珠蚌养殖水质条件水深1.5~2.5米较为适宜。一定速度的流水,对育珠蚌的生长及珍珠培育极其重要。保持育珠水域的pH值在中性略偏碱的范围,以7~8为宜。
pH值偏低的酸性水体不利于育珠蚌的生长和珍珠的形成,可以通过在育珠水体中泼洒生石灰水的方法进行调节。pH值偏高又抑制了育珠蚌的生长,可以通过施加有机肥的方法进行控制。 
饵料生物三角帆蚌最适的饵料生物为硅藻、金藻、绿藻、裸藻等,其次是小型浮游动物和细菌等有机碎屑,所以培养丰富的饵料生物对珍珠养殖至关重要。



扩展资料:
养殖水域的选择

1、池塘养殖面积因地制宜,小的池塘为3~5亩,大的池塘从十几亩到几十亩都有,水深1.5~2米,水质一般都较肥,饵料生物丰富。

2、河流 无污染的河流,氧气充足,水质清新,水体呈流动状态,物质交换充分,适合三角帆蚌的生长。

3、大水面 如湖泊、水库等,水域面积较大,选择岸边或汊弯处水体较浅的水域进行珍珠养殖,水体流动性较大,水质清瘦,溶氧丰富。环境因子复杂,管理操作不太方便。
怎样养珍珠河蚌?
珍珠的价格和他的大小,光泽度有直接关系, 看着这个洒满阳光的河水,另人不由得充满幻想,河水下会有怎样的美丽世界……
  蚌很好养,只要有干净的水就行,水底一般都是沙子.比如说沙滩就是能常见到它们的地方. 如果想养珍珠就不那么容易了,要珍珠蚌才能养珍珠.还要注射珍珠粉,加上丰富的养殖经验.
  河蚌为何如此沉默,为什么不四处走走呢?其实,哪里是它不走动,它的爬行能力实在太弱,看看它身后留下的这条浅沟。您就知道它行动的艰辛了。[ ]河蚌就这么一天天的长大,有一天你会发现,河蚌的体内还孕育着神秘而高贵的东西,那就是珍珠。

  那么珍珠怎么会长在河蚌里呢?古代印度,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当牡蛎张开贝壳的时候,天上的雨点落在贝壳中就变成光彩夺目的珍珠。其实,珍珠真正的成因是小虫、沙砾等其他异物,偶然掉进贝壳内,刺激了贝类外套膜的上皮细胞。然后育成珍珠囊,珍珠囊不断分泌珍珠质,进而包围珍珠囊。天长日久就形成了珍珠。

  我国江河湖泊,星罗密布,丰富的河蚌资源,为珍珠的养殖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人们开始利用珍珠在河蚌体内这种与众不同的形成方式培育珍珠。

  但是,不是所有的河蚌都能用来育珠,我国已经发现的140多种河蚌中,大部分由于珍珠层薄,所产珍珠品质低略,或者因为实行手术困难,而没有利用价值。在众多河蚌中,三角帆蚌所产的珍珠不仅又大又圆,而且色泽鲜艳,是培育珍珠的最好品种。培育珍珠需要大量的三角番蚌,最好的办法是,用雌雄蚌来人工繁育小蚌,那么如何分辨河蚌的雌雄呢

  专家:很难区别,主要看内部的鳃。

  记者:哪种适合做亲蚌?

  专家:大、圆、、有光泽的。

  池塘里吊养河蚌前,可以先用毛竹木头打桩,一排排用绳子绑好,把亲蚌放在网笼里,悬吊于水中,为了使亲蚌吊在同一水层高度,可以用塑料泡沫或可乐瓶子做浮子,既经济又好用,这种养殖方式孕育的河蚌不仅怀卵数量会增多,而且成熟也会更早。

  母蚌成熟后,会间断的释放出一种蛋白性粘胶絮壮物,这絮壮物到底是些什么东西呢,其实这不是别的,正是母蚌体内的受精卵经过发育生成的钩介幼虫,一只母蚌能排放钩介幼虫1万到两万个。钩介幼虫很小很小,凭借我们的眼睛很难看到,要想在自然条件下采集到它,实在很难,那么通过什么办法才能采集到众多的钩介幼虫呢?办法还是有的,可将晾干后的母蚌,平放在盛水的盆里,河蚌遇水后很快释放出钩介幼虫。而钩介幼虫只有寄生在鱼身体上才能顺利变成幼蚌,看来要想采集到钩介幼虫。还得往盆里放鱼,而性情温和的黄嗓鱼,应是你的首选,当然还要体质健壮、鳍条完整,采集前可以先打一下水,使河蚌排出的幼虫均匀分布在水中,然后把寄主鱼,也就是黄嗓鱼倒入盆中,过10到15分钟,看看这种鱼鳃上是不是有小白点,有小白点就说明钩介幼虫已经成功地附着在鱼身上了。这时就可以把寄主鱼捞出,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繁殖池中了,每个池子以1到1.5米为好,可以放鱼50条左右。

  大约经过7到12天,寄生的钩介幼虫就会发育成幼蚌。从鱼的身上脱落沉到池底。在等一个月左右他们就长成了初具父母身材的半透明的小蚌。这个时候他们的身材仍然很小,只有借助放大镜才能看见,从这个时候起,我们就得用心管理了,为了给这些池子里的小蚌供氧,要使池中的水不断交换,加入新的清洁的水,同时在将池子中脏水排放掉,这样就可以保证池子中的氧气供应和水质。为了防止小蚌挤在池子的底部,影响生长发育,要经常用手翻一翻这些小蚌。

  那么,这些小蚌在哪里才能获取营养呢?

  它们的营养主要来源于这些肥沃的河塘泥。放入池子前,应先用筛子一边过滤,一边用手尽量捏碎,而那些无法过滤的泥块,应及时丢掉,这样做有利于小蚌对营养的吸收。为保证池子底部良好的通气性,应适时的铺一些沙子,采用这种培育方法。经过6到8个月,大部分小蚌就可以长到5CM达到手术蚌的规格了。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选择手术蚌呢?

  您应该挑选蚌体完整的,无残缺,壳体光泽好的,并且要求它唯一的运动器官斧足肥壮饱满。这种河蚌不仅生长快,而且抗病能力强。手术操作前应先准备好操作工具。镊子、开壳器、切片刀、开口针等手术蚌可分两种,一种是制片蚌,一种是用来插入小片的插入蚌。先取出制片蚌用开壳器将蚌壳打开,两壳分离,接着用切片刀将外套膜边缘的表皮注意表皮要取得薄厚均匀,在用镊子放在玻璃板上放平。然后 用海绵清请擦去表皮上的水分,,再用切片刀将切成两毫米见方的小块。要及时的浇上生理盐水,来保持小片湿润。

  接下来就该插片了。把插片放在手术架上,撬开双壳。用送片针和切片针插入外套膜上。小片从左向右插入,为了使接触好,要用开口针压实。这样长出的珍珠才能更圆。一般可插3行。花形布局,手术完成后,要用消毒水消毒。然后就要吊挂在养殖池中了。

  俗话说3分养7分管。经过手术的河蚌。生长过程中,体质比较弱,要经常检查一下,发现死蚌要及时清除。以免影响其他的蚌生长,同时还要注意一下蚌的位置。保持它们仰天朝上的姿势。为了不影响生长还应及时将附着在壳体上的污物清理。

  施肥是管理培育珠的关键环节。增加河水的肥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加一些鸡粪、鸟粪等等。这些肥料可不是喂河蚌的,它是为河蚌的主要食物----浮游生物提供营养。

  插入蚌体的外套膜上,经过三到五年,打开河蚌你就可以看到珍珠了。珍珠的光彩不单单是展现在我们眼前的颜色,由于,珍珠成圆球状,色彩是丛球面发出的,因而珍珠的颜色是随着光源和背景的不同而不同。就会呈现出各种美丽的色彩。珍珠那特殊的珠光宝气,和艳丽的斑斓色彩,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它的药用价值也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接受,越来越多的吸引了,当你感叹珍珠的价值和巨大魅力是,想必也不会忘记那付出一生的河蚌吧。不知道自然里有多少生灵在为人类造福啊!
  是珍珠的啊
  请多多指教,不满意没关系
珍珠蚌如何在鱼缸养

1、放入水中后,温度都可以,一般室正常内温度即可(或鱼缸设置的温度)。

  
2、 可以和热带鱼,龟类,淡水鱼类,虾类混养。可以吃这些鱼类排泄物作为食物,无需另外喂食。如果您鱼缸中,水池中没有这些鱼类,那就平均每2周左右喂养4-5小勺豆浆作为蚌的食物)或者喂食其它有机物(只要可以吃的都可以),粉碎即可。
  注意观察水里面悬浮食物丰盛时请不再加食物,(有时鱼的排泄物就很多),只要水里有即可。它是不断的吸水来吸收水里的食物的。

  
3、蚌对水几乎无要求,一般换水半个月一次,只要不缺氧水质不变臭。都可以的!水底可以放其它的(泥沙或者其它水族装饰)也可以不放。

  
4、给鱼缸消毒的时候珍珠蚌也可以同时消毒,注意消毒不要太久。一般鱼能承受它都没问题。
来源:本文由百花居原创撰写,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