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什么时候种合适

白芨什么时候种

白芨为兰科白芨属植物,止血效果特好,现在用白芨做的胶膜块,用于肝脾手术贴在刀口处,代替血钳子,效果特好,具有快速凝血作用,可代血浆多用于外科手术,主产于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省,全国各地有种植。那么白芨最佳种植季节是几月?种植到采収需要多长时间?种植方法有哪些呢?具体介绍如下:

3月初种植,栽植深度3㎝。生长期需保持土壤湿润,注意除草松土,每2周施肥1次。一般栽后2个月开花。花后至8月中旬施1次磷肥,可使块根生长充实。

白芨又名连及草、甘根、白给、箬兰、朱兰、紫兰、紫蕙、百笠。

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块根),植株高18-60厘米。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以及缅甸北部。主要花期在春季,但依各地气候之不同,晚冬至夏初都可能开花。

白芨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及园林价值。主要用于收敛止血,消肿生肌。花有紫红、白、蓝、黄和粉等色,可盆栽室内观赏,亦可点缀于较为荫蔽的花台、花境或庭院一角。


怎样种植白芨


1、时间:白芨的最佳种植时间是在每年春季的4-5月份。
2、土壤:种植白芨时,需要选择疏松肥沃的腐殖土或者沙质土。
3、种植:将白芨种子撒在土壤上,再覆盖1-2厘米的沙土。
4、防治病虫害:及时拔除染病的白芨株苗,并喷洒除菌药剂。

白芨如何种植


1、 适宜环境

种植白芨的环境要选择相对湿润,但是足够温暖的环境,白芨具有耐阴性,但是惧怕强烈的光线。所以可以选择较为阴暗的环境进行种植,保证环境的湿润,夏季避免阳光直射,防治白芨叶子干枯。


2、适合土壤

白芨适合生长在空气湿润,稍微阴暗的环境当中,种植白芨时,要选择营养丰富、且排水性好的土壤,可以选择含腐殖质较多的腐殖土或者土质疏松、营养丰富的沙壤土进行种植。


3、繁殖

白芨通常使用分株的方式进行繁殖。在收获白芨时,选择萌发顶芽的白芨作为分株,在来年进行种植,一般一个老株可以萌发出三到四个分株,种植时要注意营养的补给,尽量多次施肥,并且定期除草。


4、病虫害

白芨在生长过程中,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一般白芨种植时,容易得烂根病,所以在雨水过多的季节,要注意给白芨疏通水分,以免积水导致白芨烂根,防治害虫只需要定期喷洒杀虫剂即可。


白岌什么时候种植最好
3月初种植,栽植深度3㎝。生长期需保持土壤湿润,注意除草松土,每2周施肥1次。一般栽后2个月开花。花后至8月中旬施1次磷肥,可使块根生长充实。
白芨啥时种最佳
白芨种收时间如下:

种植:在 9 -10 月收获时,选当年生具有老秆和嫩芽的块茎作种栽。南方宜随挖随栽;北方,将种栽贮藏至翌春栽种。

收获:采收白芨栽种后,于第 4 年 10 月当茎叶黄枯时采收。此时,地下块茎已长成 8-12 个, 相当拥挤,过迟采收,生长不良。采挖时,先清除地上残茎枯叶,然后用二齿耙小心挖取块茎抖去泥土,运回加工。
来源:本文由百花居原创撰写,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