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可以种小麦

小麦什么时候播种啊?

关于小麦播种时间的问题,由于区域不同,会有差别,南方和北方来看,相差半月是很正常的现象,一些特别区域,能相差一个月,所以,单从时间分析,大概在下面这个时间段。

一般我国每年3~4月份播种春小麦,8~11月份播种冬小麦。但是不同地区有其适宜的播种时期。冬小麦:
9、10月份播种,也就是10月1号到10月23号之间进行秋小麦播种实最为合适的。每年的9月和10月都是小麦播种的高峰期,不过关于具体的播种时间,各个小麦产区还是有差异的。

次年
4、5月份收割(主要在长城以南)春小麦:春节后播种,
8、9月份收获(主要在长城以北)冬麦: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种植面积占12.3%,总产占45%。华北冬麦区,是我国主要的冬麦区,播种面积占我国的47%,总产占我国的53%。春麦:东北春麦区,黑龙江、吉林温度低,春麦适宜。西北春冬麦区,灌区和黄土高原区。

扩展资料:

小麦要高产适期播种是关键:

适期播种是充分利用当地光热和水土资源,打造适宜群体起点,培育冬前壮苗,保苗安全越冬,构建合理群体结构,预防冬春冻害和后期倒伏早衰,奠定稳产高产基础的重要技术措施。

小麦播种适期与气温和品种特性关系最为密切。河南省目前推广的小麦品种均为半冬性或弱春性品种,这两类品种冬前形成主茎5~6片叶、单株分蘖3~5个、次生根5~8条壮苗标准的适宜积温为500~600℃,若冬前积温小于400℃,将导致分蘖不足,群体偏小,次生根发育不良,苗情偏弱;大于750℃则易造成冬前旺长,冬春易发生冻害,并为后期发生倒伏和早衰埋下隐患。

各地在具体确定小麦播种适期时,还要考虑当地麦田肥力水平、土壤墒情、地形和劳动力及整地播种机具情况等作出适当调整。要特别提醒的是,由于今年秋季气温偏高,且高温持续时间长,秋作物成熟收获早,加之9月下旬全省多次出现降水过程,目前绝大部分地区土壤墒情适宜,农民朋友一定注意不要抢墒播种,以免冬前旺长,为冬春冻害和后期倒伏、早衰埋下隐患。

一定要抓住秋作物收获腾茬早和近期天气晴好的有利时机,提高整地质量,做到科学配方施肥,严格控制播量,掌握适宜播种深度,大力推广播前或播后镇压,并注意使用包衣种子或药剂拌种,对于目前墒情不足的麦田还要提前浇水造墒,确保足墒播种,努力提高播种质量,为小麦正常生长和稳产高产奠定基础。

参考资料:人民网:麦播时节 专家提醒:小麦要高产适期播种是关键


小麦的最佳播种时间是什么时候?

小麦什么时间播种最合适这是一个许多农民都在关注的问题。我国古代有一句谚语,”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说的就是小麦播种的时间,我们都知道,秋分是每年9月23日,白露往前提早15天,也就是9月5日,寒露往后延迟15天,也就是在10月7日到8日。古人认为9月23日前后播种小麦是最合适的。那么这个时间段还适合于现代的小麦播种吗?笔者查阅了大量的文献结合目前的实际工作认为,这个谚语已经不太适合于指导现在小麦播种。

以北部冬麦区为例,小麦最佳播种时间应该推迟到国庆节以后,主要理由如下。

第一是小麦的品种有了非常大的进步。与之前相比较,当前小麦品种的抗性丰产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第二温度上升造成冬前积温明显的增加。而冬前积温影响了小麦冬前的生长发育状况。如果播种过早的话,小麦冬前会出现旺长的现象。对越冬期的抗寒性是非常不利的。俗话说,麦无二旺,冬前生长过于旺盛春天势必会造成,恢复生长比较缓慢。从这个角度来讲,应当适当延后小麦的播种时间。

第三是播种水平和播种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当前主要采用机械化播种,能够控制播种的密度,播种的行距株距。那么在之前条件下,采用人工播种,播种的密度和均匀性很难有保证,因此为了获得足够的群体,需要及早的播种,以增加个体的分蘖数。

第四个是要考虑到小麦玉米上下两茬的总产量。在玉

米收获期适当晚收可以增加玉米的产量。在一定波及范围之内,小麦的产量并不会随着播期的推迟而有显著的降低,因此需要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以北部冬麦区为例,这个最佳的平衡点就是在每年的国庆节前后。再往南,冬前积温会越来越高,播种时间应该相应的推迟,如黄淮海麦区的南部小麦的播种时间,比较适合在10月15日前后。


什么时候种小麦最好
我国小麦种植分春小麦和冬小麦两个季节的。春小麦为春天播种秋天收获。冬小麦为秋末冬初播种夏天收获。熟制为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俗话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二十四节气中白露时间在9月7或8日,寒露时间在10月8或9日,秋分时间为9月22或23日。从这句俗话来看,我国冬小麦的播种时间大概在9月的中下旬到10月上旬播种。
华北冬麦区,是我国主要的冬麦区,播种面积占我国的47%,总产占我国的53%。一般年份冬麦可安全越冬,大于0℃积温4100℃。可供小麦、早中熟玉米的两熟。水是决定播种面积的限制因子。黄河以北地区多种在灌溉地上,黄淮平原是旱地麦适宜区,生产潜力大。
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种植面积占12.3%,总产占45%。3-5月江淮平原光温水较协调。3-5月降水量大于450mm的地区属不适宜种麦区。该区小麦商品率较高。
东北春麦区,黑龙江、吉林温度低,春麦适宜。西北春冬麦区,灌区和黄土高原区。除南疆外主要是春小麦,南疆冬小麦,适应好,生产力高,品质优。
西南麦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四川冬暖,温水适宜,但光照少,病虫严重。高原光照强,灌溉成熟期温度低,利于高产。青藏高原冬春麦区,光温水配合利于小麦生长、抽穗-成熟期长达50-80天。降水不足,小麦种在水浇地上。
小麦播种的最佳时期?
某一地区小麦适宜播种期安排得好,对培育壮苗,安全越冬和形成高产都是有利的。从气象条件方面看,小麦适宜播种期主要取决于气温和土壤的水分条件。 测准种子发芽适温 小麦种子发芽最适温度是20~30℃,但在这个温度范围内发芽虽然最快,但因呼吸作用旺盛,物质消耗大,根、茎并不健壮,在生产上要求根芽长生粗壮,所以小麦适播温度比发芽最适宜温度要低,在北方冬麦区为日平均气温15~18℃,长江中下游地区15~20℃。当日平均气温低于10℃或高于20℃播种都难以形成壮苗。 采用积温法推算 冬前壮苗标准一般主茎有5~6片叶,单株3~5个壮蘖。因此,现在多采用积温法推算适宜播种期。从播种到出苗约需积温100℃,而后每长一片叶子约需80℃积温。冬前如长6片叶,则需480℃的积温,加上出苗100℃,共需580℃。从北方小拔每增高100米,播种期提前4天。华北平原盛行“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的谚语。一般适播期为9月下旬~10月上旬,黄淮平原为9月下旬~10月中旬,长江中下游地区为10月中旬~11月中旬,华面地区为11月上旬~下旬。 根据土壤墒情确定 在容易发生秋旱的地区,土壤水分对出苗快慢和幼苗生长起主要作用。在这些地区有“赶进不等墒,抢墒情不等时”的说法。意思是说旱情况下季节到了,不要等雨,应抗旱播种;如果已经临近播种季节,而后土壤墒情很好,就要趁墒抢种。 总之,冬小麦适宜播种期受多种因素制约,既要看天、看地,又要看年型,但最基本的就是以冬前能形成壮苗,构成较大群体为准则。因为北方麦区春季回暖快,小麦幼穗分化期短,难以长大穗,灌浆后期气温偏高,干热风、雨后青枯及病虫害较多,干粒重不稳定、依靠大穗大粒创高产的成功可能性较小。高产应主要靠争取足够的穗数,而选择恰当的播期,冬前形成壮苗是未来提高成穗率的基础
来源:本文由百花居原创撰写,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