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赞花怎么养

金盏菊怎么养护?
  • 温度

    金盏菊的生长适宜温度一般高于5度,低于20度。

    注意冬季温度过低,最好用薄膜盖住。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 湿度

    幼苗对空气湿度要求比较高。

    长大的金盏菊盆土不宜过湿,养护过程中最好干燥一点最好。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 土壤

    土壤最好用肥沃疏松的沙质土壤最好。

    土壤肥沃,更有利于金盏菊的生长哟。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 光照

    需要光照,充足光照才能长得好。

    注意不要在阴凉处养护,叶片发黄就是缺少光照~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 繁殖

    金盏菊一般采用播种的方式进行繁殖。

    注意盆栽播种,土壤需要事先消毒处理。

    播种后需要用浅土盖住。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 6

    病虫防治

    不宜室内养护。

    家中常备去除病虫害的药最好。

    初夏和早春最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威胁。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金盏菊应该怎样养护管理?

金盏菊别名:金盏花、黄金盏、长生菊、醒酒花、常春花、金盏等。

科属:菊科、金盏菊属。

原产地:南欧地区。

金盏菊

土壤: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质壤土中生长良好。可用肥沃的园土、腐叶土和沙土以2∶2∶1的比例配制培养土。

施肥:在生长期,每15~20天施稀薄液肥一次。现蕾后,浇施添加磷酸二氢钾600倍的液肥1~2次。

水分:移栽初期保持盆土湿润;成活后,可使盆土偏干,整个生长期保持盆土稍湿润。忌浇水过量。

温度:适宜生长温度为10~20℃。保持室温在6℃以上,整个冬、春季可不断开花。

光照:喜光,宜放置在阳光充足处养护。

整形修剪:苗期摘心可促进侧枝发育。开花后剪除残花,可促进萌发新花枝,并延长花期。

繁殖:多用播种法繁殖。

病虫害防治:枯萎病和霜霉病,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防治。锈病,用50%萎锈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洒。红蜘蛛和蚜虫,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


金盏花怎样养
金盏菊可播种种植,选在春秋两季播种,选择颗粒饱满、充实的种子,浸泡温水促进种子吸水,之后晾晒到阳光下,将种子杀菌消毒,将种子播种到土壤中,等待幼苗生长,等幼苗长出三片以上的真叶时移栽种植。也可扦插种植,选在春季,将插穗剪下来,扦插到基质中促进生根,等生根稳定后,进行移栽种植。



一、播种种植



1、时间:金盏菊可在春秋两季播种,一般是在9月中下旬进行秋播。

2、种子:挑选好种子,选择颗粒饱满、充实的种子,将种子浸泡到温热的水中,大约浸水3-10小时,促使种子吸水膨胀,这样能利于发芽。浸水后,将种子晾晒到阳光下,将种子杀菌消毒。




3、播种:准备好疏松、透气的基质,将基质进行消毒,去掉基质中的病菌和虫卵。将种子播种下去,然后浸水来补充水分,可以覆盖上薄膜来保温保湿,幼苗出土后,及时把薄膜揭开,促进幼苗能够见光,拔除生长不好的小苗。

4、种植:等幼苗长出三片以上的真叶时,就可以移栽种植到盆土中了。



二、扦插种植



1、时间:金盏菊扦插一般是在春季,温度在18-25℃左右,能利于扦插成活。

2、插穗:选择生长良好的金盏菊植株,从上面剪下粗壮、没有病虫害、长势好的枝条作为插穗。




3、扦插:准备好透气性好的基质,将插穗扦插到基质中,注意养护促进生根。

4、种植:等金盏菊的插穗生根稳定后,可以准备好合适的盆土,将生根的小苗进行移栽种植。
金琥花如何养
盆栽用园土加河沙作培养土。生长初期适当施入一些腐熟的农家肥,另加0.5份石灰质材料。生长期可充分浇水,但要间干间湿,每次浇水必须待盆土完全干燥后再浇,注意浇水时不要淋球体。每周施1次薄肥水。盛夏需适当遮荫。越冬温度在5℃以上。当球体直径达20厘米开始,必须每年换盆、换土1次。球径20厘米以下的,可2~3年换1次土,同时剪去枯干和过长的老根。
  金琥原产墨西哥中部干燥、炎热的热带沙漠地区,性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对肥分要求不高。盆土宜用带蛋壳粉之类石灰质的沙性壤土,盆底可用腐熟的鸡粪或豆饼、骨粉、草木炭等作基肥。
  从球体直径达20厘米开始,必须每年换盆一次。20厘米以下的,虽不必每年换盆,但一定要剪枯根和过长的老根,翻晒土壤,球体才能生长良好。换盆时,盆的直径比球体稍大一些即行。陈土能够更换最好,若条件不允许,可将陈土翻晒、过筛并加入基肥及适量石灰质材料,以补充养分和提高土壤碱性。因为仙人掌科的植物喜欢在中性或微碱性的土壤中生长。经长期栽培后,不仅因植株渐大需要换大一点的盆,还因其根系常分泌一种有机酸导致盆土酸化,所以应在每年春季换盆换土。换盆时,先将自根部开始的四周泥土松动,视球体重量取粗细合适的软绵打成瓶口结,套在球体中部偏下,拉紧瓶口结,提出绑好的金琥,清除宿土,修剪枯根和过长的老根。待根部晾干,才将其移入另一盆中,填好周围新土,分几次摇动,直至盆土充实、球体不动摇为止。先放荫凉通风而不受冻害处,再逐渐移至阳光下。
  生长期给予充足的水肥。那种认为仙人掌科植物在任何时候都不需要什么水肥的看法是片面的,不利其生长。夏季炎热,可适当遮荫,防烈日灼伤球体。气温达38℃时进人夏眠,才控制水肥。越冬温度5℃以上,保持盆土干燥。
  按一般书上所说,金琥4年生的实生苗(即播种后长出的苗达4年),可长到直径9——10厘米,10年生的植株直径可达15厘米,而要育出直径 20厘米的中型金琥则需10年以上。但在实际栽培中,只要阳光充足、温度合适、水肥适量,却生长迅速。福建一些有经验的掌类爱好者,只用3年多时间便育出直径20厘米以上的中型金琥,其中黄献胜同志培育的直径达34厘米的短刺金琥,已在1996年6月间首次开花(见插页彩照),成为国内罕见短刺金琥开花的新闻。
  金琥繁殖,通常采取以下方法:
  l.播种。春季或秋季选择饱满的金城种子(黑色);浸种催芽两天,然后播人盆土。约7——10天发芽。待仔球长至l厘米时 按5*5厘米的株行距间苗。长至4厘米,即可定植,每小盆栽一个。
  2.砍头。可在金琥球体从上至下1/3处切顶,在切口的边缘将会长出许多仔球。 可把2——4厘米的仔球嫁接到三棱箭(本名量天尺,又名三角柱、霸王鞭、剑花等)上。一年后,仔球直径可达8——10厘米,再从球体基部砍去三棱箭,置球体在干燥、通风、荫蔽处晾3——5天,才将球体栽入盆中。30——50天后球体生根,生长更为强健。
  栽培容易,喜肥沃并含石灰质的沙壤土。要求阳光充足,但夏季仍可适当遮荫。越冬温度保持8-10摄氏度,盆土要求干燥。在肥沃土壤及空气流通的条件下生长较快。栽培中宜每年换盆一次。多用播种繁殖,发芽较为容易。也常采用嫁接来繁殖,可在早春采取切顶的办法,促其孳生仔球,仔球长到0.8-1厘米时即可切下嫁接,砧木用量天尺一年生茎段较为适宜。当球长大后,应“蹲盆”使其长出自身的根系,去掉砧木。
  生长势强健,栽培容易。喜含石灰质砂壤土和充足的阳光,但夏季宜稍遮荫。越冬温度8℃~10℃,并保持盆土稍干。
  盆土可用山泥与粗沙各半,内加少量砻糠(或陈灰墙屑)及少许骨粉等拌合之。翻盆换土可每隔1至2年一次,操作时手戴硬手套等物,以防刺痛手指。摆放在阳光充足的环境,如光照不足,球体易变长形,刺的色泽亦易暗淡。忌烈日曝晒或积蓄灰尘,以防灼伤或玷污球体顶部绵毛。如能放置玻璃缸内或罩上塑料袋,则生长更佳。
  对水肥要求,平时盆土偏干忌湿,不可过湿或淋大雨。温度越低越要偏干。否则易烂根。在浇水或施肥时可用座盘法:水或肥水放入垫盘内,让它从盆底孔洞内渐渐向上吸入至根部即可。
  金琥最佳生长温度为20至25摄氏度,过冬温度需在5摄氏度以上,如室温过低或球体受冷后,会发生黄斑。如球体嫁接在三角柱上的,过冬室温需在10摄氏度以上,否则易冻坏三角柱,并直接影响球体的生长,这是现今养球者经常发生的事。
  金琥宜在含石灰质及沙砾的壤土中生长,每年换盆1次。 喜温暖,冬季8—10℃,生长适温20—25℃。温度低时要保持盆土干燥,太低球体会产生黄斑。 喜阳光,盛夏则适宜半阴,防球顶部灼伤。
  播种、扦插、嫁接繁殖。金琥种子发芽容易,但人工栽培开花颇不易。故一般用扦插繁列,生长季节切除球顶部生长点,促生子球,待其长大后扦插或嫁接,嫁接一般用量天尺作砧木。
来源:本文由百花居原创撰写,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