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花的栽培养护

芍药花怎样养

想要养护好芍药,在最开始种植的时候就需要做好基础。芍药的栽种方法非常多,可以选择播种、分株、扦插以及压条等,不过最常用的方法还是分株移栽,一下的时间最好是选择在秋季进行,喜欢芍药的朋友应该听说过“春分栽芍药,到老不开花”这句话,这里面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为的根为肉质,春季分株根部容易受损,恢复会比较慢。最好的移栽时间是每年的八月到九月中旬这段时间。

1.芍药的花土需要选择有机质含量比较高的微酸性土壤,可以选择普通的园土配合河沙以及腐熟的有机肥。移栽的时候注意不要伤及芍药的根部。

2.日常养护:芍药花的日常养护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首先是肥料的问题,芍药比较喜肥,尤其是在花蕾期的时候需肥量比较大,需要及时补肥。平时每隔一个月左右可以给芍药花施一次肥料,可以施一些腐熟的饼肥,在芍药花期前可以多施一些磷钾肥,芍药花期后容易缺肥,注意及时补肥。

3.其次是浇水,芍药对水分比较敏感,不可浇水过多,容易造成烂根的情况。平时保持花土湿润即可,不可出现积水,夏季蒸发比较旺盛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在叶面喷施一些清水。阴雨天气注意及时给芍药排水,避免发生积水。

4.另外就是修剪问题,芍药花在花蕾期的时候注意疏蕾,芍药花的茎秆比较细,花蕾过多容易发生倒伏的情况,所以一个花枝上面最好只保留一到两个花蕾即可,不宜过多。另外芍药芍药花开败后及时将残花剪掉,避免养分流失。深秋的时候需要将芍药的枯枝将地面部分全部剪掉。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之外平时还需要注意病虫害防治、松土除草等工作。


芍药花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种植时间

芍药可通过芍药根来种植,最佳的种植时间是在秋季,也就是每年的8月底至9月下旬这段时间。种植时间不能太早或太晚,要不会影响到生长,秋季正好气候凉爽适合栽种,并且能愈合长出新根,等到第二年春季可以迅速生长。


二、块根准备

先准备好块根,在气候凉爽的9-10月份,将块根挖出来,然后抖落土壤,晾晒好切成带小芽的块根。不能立即栽种到盆中,可先放在旁边晾干切口,涂抹上硫磺粉杀菌。

三、准备土壤

将种植地区的土壤平整好,选择土层深厚的栽种地点。如果是盆栽种植的话,要提前配置好疏松透气、营养肥沃的沙质土,提前施入底肥。

四、进行种植

整理好土壤,将带有小芽的块根栽种进去,然后覆盖上土壤轻轻压紧,大约覆盖10厘米厚的土层即可。要使小芽露在外面,栽种好浇次透水,养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五、后期管理

种植之后还是要注意好管理养护,养在散光下,定期浇水保持湿润,保持适宜的温度,定期除草。


芍药怎样栽培和管理
更多资讯请查看【花木频道】芍药的栽培管理要注意,芍药喜温和而较干燥的气候,宜栽培于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疏松的砂质土壤中,并以中性土或微碱性土为佳。芍药喜阳光,忌烈日曝晒,夏季喜凉爽环境,宜置半阴半阳处。芍药耐寒、耐旱,也耐阴。芍药喜肥,栽植前宜施以充足的腐熟堆肥、厩肥和骨粉作基肥。浇水和施肥常结合进行,花前一个月和花后半个月各浇一次水,现蕾后施一次速效性磷肥,可使芍药花开得大而色艳。每次浇水施肥后,要及时松土。芍药孕蕾时只保留顶部花蕾,侧枝花蕾均要去除,以集中养分开大花
。盆栽芍药忌积水。芍药花期较短,一般为8-10天,天气凉爽或置遮荫处,花期可延续半个月。花谢之后,及时剪去花梗,不使结籽,以免消耗养分。秋冬之际,芍药可施一次追肥,以利来年开花。
芍药花栽培与管理
排水要好,芍药喜凉爽气候,具有春发芽、秋生根的特性。高温炎热季节,植株呈半休眠状态,喜欢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忌盐碱土。由于芍药是肉质根,耐旱但怕积水,如土壤板结积水很容易使芍药肉质根腐烂。入冬至早春的整个休眠期,土壤都应保持湿润,不可太干,但排水要畅通,忌积水,否则地下块根易腐烂致死。
芍药一般采用分株繁殖。盆栽芍药可结合分株一两年换盆一次,换盆时应多保留些宿土。俗语称“春分分芍药,到老不开花”,因此芍药通常于10月份待其地上部分枯萎后进行分株,春季不宜移植。分株时需将根株掘出,用利刀顺根部裂缝处切开,使每丛带有3至5个饱满充实的芽及下面的根群,切忌伤害芽眼,然后栽于施过基肥的沙质土壤中,覆土3至4厘米,保持土壤润而不渍,一般分株栽植后第二年即能开花。
芍药在植株生长期间特别是现蕾期和开花期不可缺水。同时,要及时疏蕾,侧蕾出现后应摘去,以便养分集中,促使顶蕾花大。花凋谢后,应及时剪去花梗,以免结籽,消耗养分。芍药花谢后半个月,即6月下旬要进行施肥,以及时补充芍药开花期所消耗的养分,为芍药进入第二个旺盛生长期打好基础。
来源:本文由百花居原创撰写,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