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桂花怎么修剪

桂花如何修剪
1. 冬天因管理不善,叶子干枯,春季什么时间修剪,如何修剪?

  露地栽植的桂花,在北方耐受的最低温度为-5℃到-8℃,超过这一极限温度,桂花就要不同程度地受到冻害。一般的冬眠温度为0-5°. 因此,北方露地栽植桂花时,应选择向阳背风的地方,再加人为的防冬保护措施,可以安全越冬。桂花的冬季保护,每年要在冬至过后,人为地用草绳捆扎树干,或用其他保暖材料将树干包裹,这样可以防止一般的冻害。在最冷的三九天,可用透光的塑料膜将桂花的树冠包起来,注意要留透气孔,使桂花安全度过严寒的冬季。
  如果地栽桂花没有采取防护措施而受冻[今年的受冻主要是因为塑料布没固定,磨着树叶和树枝, 既冷又摇晃],就要根据受冻害的程度采取一定的复壮措施。如桂花树的叶片被冻干,枝条未冻死,开春后可人为地摘去干叶,给其薄水施肥,施肥时要适量加入硫酸亚铁(调节土壤酸碱度、促进叶子叶绿色形成),使其根部土壤环境呈酸性,有利于桂花的抽芽复壮。如果枝条被冻死,要人为地剪去冻死枝条,然后再给施肥薄水,促其抽枝生芽。如果整株桂花被冻死,那就要选择在嫁接口上端将冻死的树干锯掉,然后加强水肥管理,促其重新生长新枝。如有可能,这时最好重新移栽新桂花,这样不影响景观。挖出的桂花根,可在温室内重点培养,形成桂花盆景。

  截枝量的多少依树龄大小和生长势强弱确定。上百年的老树因生长势弱要少留枝或不留枝。生长势强的和树龄小的可适当多留些枝。在截枝时先要除去病虫枝、徒长枝和交叉枝。之后,用凡士林或波尔多液涂抹伤口,以避免病虫危害和雨水侵蚀。

  2. 夏天如何修剪?

  桂花萌发力强,有自然形成灌丛的特性。它每年在春、秋季抽梢二次,如不及时修剪抹芽,很难培育出高植株,并易形成上部枝条密集、下部枝条稀少的上强下弱现象。修剪时除因树势、枝势生长不好的应短截外,一般以疏枝为主,只对过密的外围枝进行适当疏除,并剪除徒长枝和病虫枝,以改善植株通风透光条件。要及时抹除树干基部发出的萌蘖枝,以免消耗树木内的养分和扰乱树形。

  整形修剪
  桂花修剪是培育单干桂花的重要措施。及时合理修剪,能使其通风透光,加 强光合作用,并可减少病虫害,从而使桂花生长快、树干直、树形美。主要有:

  ①剥芽、桂花发芽时,主干和基部的芽也能萌发,应及时将主干下部无用的芽剥掉,使水分营养集中,促进上部枝条发育,形成理想树形。
  ②疏枝、培育单干桂花,从幼苗开始就要有意识培养主干通直,保持一定的枝下高,剪去无用枝条,一般成材后的桂花枝下高在1.5米左右。
  ③短截、剪去徒长的顶部枝条,使桂花高度保持在3.5米左右,冠幅2.5至3米。移植桂花时,为了保持完整的树型,不宜强修剪,只需剪除干枯枝、病虫枝,疏除重叠枝、交叉枝、纤弱枝,对徒长枝要加以控制。

  适当修剪。桂花根系发达,萌发力强,成年的桂花树,每年抽梢两次。因此,要使桂花花繁叶茂,需适当修剪,保持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的生理平衡。一般应剪去徒长枝、细弱枝、病虫枝,以利通风透光,养分集中,促使桂花孕育更多、 更饱满的花芽,则开花繁茂。

  盆栽桂花的整形修剪工作应在秋季花后进行。对主干很高而下部枝条很空虚、树形又不好的植株,可以在主干高度的2/3-3/4处,将整个顶部的枝条都剪去,以刺激主干下部另发新梢。对树冠过大而呈"头重脚轻"状的植株,则可以剪去上部过强的枝条,保留下部较弱的枝条,以均衡树势。对枝条过密的植株,可以进行疏剪,使留下的枝条生长充实,开花繁茂。实践证明:整形修剪,特别是配合水肥综合管理的重度修剪,对改善桂花生长有很好的作用。

  施肥
  入冬前施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早春,以速效性氮肥为主,腐熟的豆饼、猪、禽类等肥兑水施入,促进新梢旺盛生长;6月底至7月底,施以速效氮肥为主,配合施用磷、钾肥,促进夏梢的生长。在管理实践中,还应该根据桂花生长势来确定施肥种类和数量。如在夏梢数量少于10-15%时,表明树势较弱,应增加氮肥施用的次数和数量。施肥还要做到因地制宜,合理安排。
盆栽桂花树换盆后可以修剪吗?该如何进行修剪?

盆栽桂花树换盆后可以修剪吗?该如何进行修剪?修剪盆栽桂花树的目的是促进其顶芽发芽,使盆栽桂花树的树冠更加丰满圆润。盆栽桂花树翻土后,在上好盆开始生长时,应根据其株型状况进行合理修剪。桂花断枝促芽时,应调整枝条角度,使树冠生长,减缓顶端的主导力,促进其多次萌发。它可以为更多正在发芽的枝条留有空间,从而增强桂冠的光合作用,使养分的积累更加充分,有利于桂冠的扩展和生长。


1、盆栽桂花翻身换土后,在生长初期,可以通过断枝催芽、调整枝条角度等方法,促进桂花多发新枝,为多发枝条留出空间,进一步增强植株光合作用,充分积累养分,集中供应新梢生长发育。这样可以促进桂花花冠饱满圆润,开花更多。


2、断枝催芽,当春天出芽的大部分枝条被盖住并停止生长时,从根部断开所有新的枝条,迫使枝条萌发顶芽。如果苗木已经培育了3年以上,有时为了保持树冠的平衡生长,也可以在分枝不足的地方保留1~2个新芽,但不能保留太多,否则会影响催芽的效果。


3、由于桂花枝条顶端生长优势被破坏,迫使营养生长点重新分布。在早春,当根系猛烈生长时,所有的新芽突然折断,打破了根与枝之间的生长平衡,并促进枝周围的腋芽迅速发芽,一般10天后一起发芽,比原来白色的新枝条多3-5倍,甚至更多。由于新强制分枝的数量增加了一倍,营养物质相对分散。因此,新的枝条变得短而紧凑。这样,不仅有利于桂冠的早期形成,也有利于桂花的开花。这是一种很好的断枝催芽效果,也是促进盆栽桂花树冠生长的有效方法。



桂花树怎么修剪?
修剪方法:剪口的端面应尽能避开大面与枝干相切为45度角,叶芽留在斜口上侧方向。在生长期,可帖近叶芽修剪,利于伤口愈合。非生长期,可在叶芽上端修剪。
定位剪:即指桂花造型第一次修剪,确定保留不同位置的枝条,剪去多余的枝条。山野采挖的树桩,栽培成活后,萌发很多枝条,必须剪去大部分枝条,保留造型所需要的骨干枝条,这就称之谓定位剪。定位剪之后,确定了枝条的数量、位置及枝条间的相互距离,它直接影响桂花盆景的形态美。所以在修剪前,要认真构思,考虑树木造型的形式,所谓“意在笔先”,同时要做到“胸有成竹”,方可下剪。因为枝条的取舍,取决于树景形式的确立。保留的枝条应生长健壮,上下粗细协调,尽量避免平行、对称、重叠,做到疏密有致,围绕主干上下左右展开,具有动势。

缩剪:是一种缩短枝条的修剪方法,也是树木造型和维护树景的重要措施。从造型来讲,通过缩剪使树木矮化,枝条丰满,自上往下粗细有度,弯曲有变,所以造型要注意三点:

①被剪枝干与上节枝干的粗细过渡的比例适合;
②缩剪时,留好芽眼的方向和角度,以调整新发枝条合理地占有空间位置;
③缩剪枝节宜短忌长,第一节枝长于第二节,第二节枝长于第三节枝。从维护树景来讲,绝大部分成型的桂花盆景,每年生长季节抽出的徒长枝需要进行缩剪,以维护美的姿态。
桂花盆景主要依赖摘芽、摘心来控制超长枝,维持原貌。休眠期可缩剪,生长期则不宜缩剪。休眠期进行强剪,除去各种忌枝。



  

栽培技术
种植方法
应选在春季或秋季,尤以阴天或雨天栽植最好。选在通风、排水良好且温暖的地方,光照充足或半阴环境均可。移栽要打好土球,以确保成活率。栽植土要求偏酸性,忌碱土。盆栽桂花盆土的配比是腐叶土2份、园土3份、沙土3份、腐熟的饼肥2份,将其混合均匀,然后上盆或换盆,可于春季萌芽前进行。
光照温度
在黄河流域以南地区可露地栽培越冬。盆栽应冬季搬入室内,置于阳光充足处,使其充分接受直射阳光,室温保持5℃以上,但不可超过10℃。翌年4月萌芽后移至室外,先放在背风向阳处养护,待稳定生长后再逐渐移至通风向阳或半阴的环境,然后进行正常管理。生长期光照不足,影响花芽分化。
浇水施肥
地栽前,树穴内应先搀入草本灰及有机肥料,栽后浇1次透水。新技发出前保持土壤湿润,切勿浇肥水。一般春季施1次氮肥,夏季施1次翠姆磷、钾肥,使花繁叶茂,入冬前施1次越冬有机肥,以腐熟的饼肥、厩肥为主。忌浓肥,尤其忌入粪尿。盆栽桂花在北方冬季应入低温温室,在室内注意通风透光,少浇水。4月出房后,可适当增加水量,生长旺季可浇适量的淡肥水,花开季节肥水可略浓些。
盆栽桂花如何修剪
桂花盆栽多修剪成独干式。从幼苗开始,选留一个主干。当树干达到预定高度时打顶,使其萌发3个-5个侧枝,形成树冠。以后每年冬春发芽前进行一次修剪。剪除病枯枝、过密枝、细弱枝,并对上强下弱、树形不佳的植株进行适当截短,使下部萌发不定芽,长出新枝。但修剪不能过度,否则易萌发徒长枝,影响开花数量。栽培桂花,若长期不注意修剪整形就会长成畸形株。对于这类植物可采用下列修剪法:

1、长得很高而下部缺少树叶的植株,可将主干2/3或3/4以上部分截去促使下部树干另发新枝。来年发现徒长枝、位置不当枝以及其它杂乱枝条应全部剪除,使之形成丰满的自然形。

2、头重脚轻、生长过高的枝,每年都要将上部强枝剪去约1/4,同时要剪去过密枝、细弱枝、病虫枝、徒长枝以及不能开花的老枝,以利通风透光。凡经修剪整形后的桂花树,均应加强水肥管理。整形后,在树干基部或中部发现有影响树形的丛生萌蘖,要及时将芽抹去。
来源:本文由百花居原创撰写,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